儿童专用座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6964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儿童专用座席,其特征在于,具有:    适于乘员落座的一种规定形状的座部;和    无论相互形状如何,能相对上述座部可以装卸,且任意一个均可选择性地被安装在上述座部上的多种的靠背部。(*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让婴儿或幼儿乘坐车辆时安装在车辆上的儿童专用座席
技术介绍
让新生儿或婴幼儿乘坐车辆时,有义务将例如特开平6-141911号公报中所示的儿童专用座席安装在车辆的座席上,再让儿童落座于其上。而且,在儿童专用座席中,例如存在根据儿童的体重被划分为4个阶段的类型(W1~W4)。因此,在儿童专用座席中,存在与儿童的体重对应的几种类型。例如,在儿童为新生儿或婴儿等,且体重不满10kg的情况(W1)下,一般使用被称为婴儿座(infant seat)类型的儿童专用座席。这种类型的儿童专用座席,儿童朝向车辆的后方落座地被安装在座席上,用儿童专用的带将儿童束缚在座位上。另外,在儿童成长且体重不满9~18kg的情况(W2)下,使用与婴儿座相比尺寸较大的儿童专用座席。这种类型的儿童专用座席,儿童朝向前方落座地被安装在座席上,与婴儿座相同,用儿童专用的带将儿童束缚在座位上。再有,对应更大的儿童,例如,体重为15kg~36kg或以下的情况(W3及W4),使用所谓的被称为少儿(junior)座类型的儿童专用座席。该少儿座通常是用来增高儿童的落座位置的底座(booster)。这种情况下,用通常的(大人用的)安全带装置的棉麻编织带束缚儿童。即,由于对应儿童的成长,必须将儿童专用座席向更大的尺寸依次换购,提高换购的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考虑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提高一种可以降低换购成本的儿童专用座席。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的儿童专用座席,其特征在于,具有适于乘员落座的一种规定形状的座部;无论相互形状如何,能相对上述座部可以装卸,且任意一个均可选择性地被安装在上述座部上的多种的靠背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1中所述的儿童专用座席中,分别构成座部与靠背部,将靠背部安装在座部上。该儿童专用座席,在上述安装状态下固定在车辆等的座席上,再将婴儿或幼儿等儿童(乘员)落座在其上。在这里,本儿童专用座席,相对一种座部,备有形状不同的多种靠背部。这些靠背部做成其中任何一个相对座部都可以装卸,这些靠背部能相对座部选择性地替换安装使用(即,形状不同的多种靠背部共用一种座部)。因此,使用儿童专用座席时(让儿童落座时),通过选择性地将上述多个靠背部中的一个靠背部安装在座部上,可以使儿童专用座席的形状不同。因此,即使需要形状不同的多种儿童专用座席,但可以只替换装卸(换购)靠背部即可,与分别购买多种的儿童专用座席的情况相比,可节约费用。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2的儿童专用座席,其特征在于,具备适于乘员落座的一种规定形状的座部;相对上述座部可以装卸的第1靠背部;在高度方向上尺寸大于上述第1靠背部,且相对上述座部可以装卸的第2靠背部,其中,上述第1靠背部及上述第2靠背部的任何一个相对上述座部能选择性地被安装。在技术方案2所述的儿童专用座席中,座部与靠背部分别构成,再将靠背部安装在座部上。该儿童专用座席,在上述安装状态下固定在车辆等的座席上,再将婴儿或幼儿等儿童(乘员)落座在其上。在这里,本儿童专用座席,相对一种座部,备有第1靠背部及第2靠背部两种靠背部。这些靠背部做成其中任何一个相对座部都可以装卸,使用儿童专用座席时(让儿童落座时),这些靠背部能相对座部选择性地替换安装使用(即,两种靠背部共用一种座部)。另外,这些第1靠背部与第2靠背部中,第2靠背部的高度方向尺寸比第1靠背部的高度方向尺寸长。因此,使用本儿童专用座席的儿童,例如,为新生儿或婴儿等体重为18kg或以下的儿童的情况下,选择两种靠背部中高度方向尺寸较短的第1靠背部,安装在座部上。与此相对,随着儿童成长和身体变大,例如,体重为15kg或以上,36kg或以下的情况下,选择两种靠背部中高度方向尺寸较长的第2靠背部,安装在座部上。这样,本儿童专用座席,通过选择性地将上述2种靠背部中的其中一个靠背部安装在座部上,对应儿童身体的大小(对应儿童的成长)使儿童专用座席的形状不同成为可能。因此,即使儿童成长,需要靠背部的高度方向尺寸更长类型的儿童专用座席,但可以只将靠背部从第1靠背部替换(换购)为第2靠背部即可,与对应儿童身体的大小分别购买儿童专用座席的情况相比,可节约费用。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3的儿童专用座席,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靠背部中与上述落座的乘员的两肩部对应的部位上,形成有一对沿厚度方向贯通上述第1靠背部的贯通孔,该贯通孔用于使束缚乘员用的带从其中穿过。在技术方案3所述的儿童专用座席中,使用的儿童,例如,为新生儿或婴儿等体重为18kg或以下的儿童的情况下,将第1靠背部安装在座部上。而且,在该阶段的儿童用的儿童专用座席中,通常设有儿童专用的束缚用带。这种情况下,沿厚度方向贯通儿童专用座席的靠背部的贯通孔,在与落座的乘员的两肩部对应的部位上形成有一对,这些贯通孔中,例如,分别通过束缚乘员用的带。各带的端部被卡止于靠背部的内面侧,从而使乘员的两肩部被束缚。在这里,在本儿童专用座席中,沿厚度方向贯通第1靠背部的贯通孔,其在与落座的乘员的两肩部对应的部位上形成有一对,束缚乘员用的带通过这一对贯通孔,因此,与传统的儿童专用座席相同,可以束缚乘员的肩部。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4的儿童专用座席,在技术方案2、3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2靠背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端上设置一对侧壁部,同时,在上述侧壁部中与上述乘员的两肩部对应的部位上沿上述靠背部的宽度方向形成有切口部,该切口部用于使束缚乘员用的带沿上述靠背部的宽度方向从其中穿过。在技术方案4所述的儿童专用座席中,使用的儿童的体重,例如为15kg或以上,36kg或以下的情况下,将第2靠背部安装在座部上。而且,这种阶段的现有的儿童用的儿童专用座席,是增高儿童的落座位置的底座,用通常(大人用)的3点式安全带装置的棉麻编织带束缚儿童。因此,不具有用于保护乘员不受来自侧方的冲击的保护装置(若将保护装置设于乘员的两侧方,则棉麻编织带被该保护装置干涉)。在这里,在本专利技术的儿童专用座席中,第2靠背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端上设有一对侧壁部。即,在落座的乘员的两侧方上设有一对侧壁部。由此,例如,受到来自侧方的冲击的情况下,乘员由该侧壁部保护。另外,这些侧壁部上形成有一对切口部。这些切口部形成于侧壁部上与乘员的两肩部对应的部位,其沿靠背部的宽度方向切口凹陷而形成的。再有,用棉麻编织带束缚儿童(乘员)时,该切口部通过棉麻编织带(例如,将儿童专用座席安装在车辆的右座席上时,将棉麻编织带通过从乘员看为右侧的切口部)。因此,没有棉麻编织带侧壁部妨碍棉麻编织带的情况(相对于乘员的身体,侧壁部过高,棉麻编织带被侧壁部干涉,棉麻编织带与乘员之间产生间隙),可以确实地束缚乘员。根据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5的儿童专用座席,在技术方案2的基础上,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第1靠背部上,沿厚度方向贯通上述第1靠背部的用于使束缚乘员用的带从其中穿过的一对贯通孔,其沿上述第1靠背部的高度方向形成有多组。在技术方案5所述的儿童专用座席中,对应乘员(儿童)的体型,可以从多组中选择最佳的一对贯通孔,由此,可以更确实地束缚乘员。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儿童专用座席的主要部分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儿童专用座席中,将第1靠背部安装在座部上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儿童专用座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星野贤司安藤隆行
申请(专利权)人:日商东海理化电机制作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