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栅木贞雄专利>正文

折叠式轮椅及起立辅助座席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043188 阅读:3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轮椅及起立辅助座席,可安全支援老年人或身障者等的起立及就座动作,折叠式轮椅中具有一对侧面框,连结两侧面框的交叉连杆,连结于交叉连杆上部的可折叠座席,该折叠式轮椅中,座席是由右前座部左前座部右后座部及左后座部构成,右前座部及左前座部的后缘藉由第一横向轴在可摇动状态下连结于右后座部及左后座部,且于前部藉由第二横向轴在可摇动状态下连结于交叉连杆,右前座部及右后座部的左侧缘藉由第一前后方向轴在可摇动状态下连结于左前座部及左后座部,右后座部及左后座部,藉由弹性零件连结于交叉连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有关于一种支援使用者站起及就座的折叠式轮椅及起立辅助座席
技术介绍
以往,为支援老年人或身障者等行动,经常会使用轮椅。通过该种轮椅,在使用者就座于轮椅座席的状态下,由使用者自己或照料者将轮椅朝所希望的方向移动。当老年人或身障者欲自轮椅或其他椅子站起及就座时,从就座姿势至站起姿势途中的阶段,必须凭借腿力支撑自己的体重。然而,当使用者腿力衰弱时,可能无法于站起或就座途中以腿力支持半蹲的姿势。此时,使用者通常必须依靠照料者辅助,一边支撑自己的体重,一边起立或就座。针对这一点,日本专利10-17964411号公报,设其为专利文献1,揭示了一种起立辅助椅,该起立辅助椅的特征是将座部分割为深度较短的前座部以及深度较长的后座部, 以铰链连结后座部的前端下部与前座部的后端部,并以前连结机关连结后座部前端下部与脚侧,同时以后连结机关连结后座部的后端下部与脚侧,构成平行连结,以氮气弹簧连结后座部前后方向中间部与脚后方下部,当氮气弹簧伸长时,后座部几乎呈平行移动而上升,同时前座部的前部因自体重量而朝前方垂下。另外,日本专利2008-2374703号公报,设其为专利文献2,揭示了一种折叠式轮椅用起立辅助装置,该装置是以布等材料包覆折叠式轮椅两侧的扶手部及座底部,该布等的座底部两侧设有框部,以设于轮椅背部的驱动部将绳索拉紧或松开,使框部上升或下降。专利文献1的起立辅助椅中,于后座部上升时,前座部前倾,让使用者可顺利地起立或就座。然而,因前座部及后座部的宽度方向为一体成形,因此例如在宽度方向中央无法折叠成山形,因此难以将该起立辅助椅运用于折叠式轮椅。另外,专利文献2的折叠式轮椅用起立辅助装置,座部整体前倾,同时上升,藉此让使用者容易进行起立或就座的动作。然而,当使用者腿力衰弱,起立时因座部前倾,使用者的腰部可能会如同坐溜滑梯般自座部表面滑落,或因情况让使用者的身体被抛向前方。因此,照料者必须在使用者起立时支撑其身体,因此无法达成减轻照料者负担的目的。此外,该轮椅还必须安装驱动部,以卷动使座部上升、下降的绳索部。该驱动部分为电动式或手动式,若为电动式,将增加折叠式轮椅的重量,增加使用不便。另外若为手动式,照料者除了必须辅助使用者起立或就座外,还必须手动操作驱动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简单结构,即可安全支援老年人或身障者使用折叠式轮椅的起立及就座动作的折叠式轮椅及起立辅助座席。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折叠式轮椅包括有包含车轮的一对侧面框、连结两侧面框的交叉连杆,以及连结于交叉连杆上部的可折叠式座席,可藉由两侧面框的间隔伸缩,使轮椅可折叠;座席包括右前座部、左前座部、右后座部及左后座;右前座部及左前座部的后缘藉由第一横向轴于可摇动状态下连结于右后座部及左后座部的前缘,且于前部,藉由第二横向轴,于可摇动状态下连结于交叉连杆;右前座部及右后座部的左侧缘藉由第一前后方向轴于可摇动状态下连结于左前座部及左后座部的右侧缘,右后座部及左后座部,藉由弹性零件连结于交叉连杆,座席在对座席负荷重量较弹性零件弹力大的状态下,略呈水平就座型态,于对座席负荷重量较弹性零件弹力小的状态下,通过弹性零件的弹力,右后座部及左后座部抬起,同时右前座部及左前座部前倾,形成立起型态。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右前座部及左前座部与右后座部及左后座部,藉由第一横向轴,自同一平面状态至折成山状的折叠状态范围内,为可摇动,右前座部及右后座部与左前座部及左后座部,藉由第一前后方向轴自同一平面状态至折成山状的折叠状态范围内,为可摇动。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右后座部的右后部及左后座部的左后部,藉由第三横向轴连结于右连接杆及左连接杆的一端,右连接杆及左连接杆的另一端,藉由第四横向轴连结于交叉连杆。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右连接杆及左连接杆的前后方向长度与右前座部及左前座部相同,于立起型态下,右后座部及左后座部略呈水平。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右连接杆及左连接杆的另一端,藉由第二前后方向轴及第三前后方向轴连结于交叉连杆。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右前座部的右端部及左后座部的左端部,藉由第二前后方向轴及第三前后方向轴连结于交叉连杆。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座席左右端设有第七前后方向轴及第八前后方向轴,该第七前后方向轴及第八前后方向轴,藉由轴承零件连结于第二前后方向轴及第三前后方向轴。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弹型零件的下端,藉由第五横向轴连结于交叉连杆的交叉点。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右后座部及左后座部,藉由连结机关连结于弹性零件上端,和弹性零件上端与交叉连杆交叉点的距离略呈一定。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连结机关具有右连结零件及左连结零件,右连结零件及左连结零件于下端藉由第四前后方向轴相连结,同时于上端藉由第五前后方向轴及第六前后方向轴连结于右后座部及该左后座部。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第五前后方向轴及第六前后方向轴,于折叠型态下,设于第一前后方向轴与第四前后方向轴高度方向的中间位置。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右连结零件及左连结零件的长度,为自第一前后方向轴起至第二前后方向轴及第三前后方向轴为止的长度与自交叉连杆交叉点起至第二前后方向轴及第三前后方向轴的长度之和,减去自第四前后方向轴起至交叉连杆交叉点的长度后,所得长度的约略一半。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弹性零件的下端藉由安装零件连结于交叉连杆, 安装零件具有上下方向的长孔,该弹性零件的下端安装于该长孔。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将套环插入长孔,弹性零件的下端以螺栓锁紧于该套环,弹性零件下端连结于安装零件,并保持上下方向的间隙。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弹性零件为压缩弹簧,压缩弹簧具有通过使用者的体重使座席下降一定程度的弹力。在此,所谓压缩弹簧,指具有对压缩方向产生反作用力的弹性零件,包含气动阻尼器、螺旋弹簧,并不限定素材。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弹性零件具备引导零件,引导与压缩弹簧伸缩方向平行设置的压缩弹簧伸缩。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引导零件具有限制零件,可于引导零件长度方向调整该限制零件的位置,以调整弹力。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限制零件是与设于引导零件周围的螺沟螺合的连结零件,以引导零件为轴心旋转,使限制零件可朝引导零件方向移动。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引导零件具备制动机关,通过制动机关,可使压缩弹簧维持伸长状态及缩短状态的任一状态。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制动机关朝制动方向弹力,操作操作部以解除制动。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制动机关的操作部,配置于侧面框的扶手附近。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制动机关具有上锁机关,可于解除制动状态下固定操作部。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具备有制动车轮的车轮制动随着朝座席立起型态移动而运作,制动车轮。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车轮制动是藉由传达机关连接于弹性零件,与弹性零件的伸长连动而运作。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车轮制动藉由传达机关连接于座席,与座席朝立起型态移动而连动并运作。本专利技术折叠式轮椅,理想状态为车轮制动由锁制动及制动带构成,该锁制动伴随座席朝立起型态移动而运作,并锁上车轮,该制动带由照料者或使用者的操作而运作,制动车轮。上述目的,还可通过一种起立辅助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折叠式轮椅,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含车轮的一对侧面框、连结该两侧面框的交叉连杆,及连结于该交叉连杆上部的可折叠座席,两侧面框的间隔可伸缩;该座席,包括右前座部、左前座部、右后座部及左后座部;右前座部及左前座部的后缘藉由第一横向轴,在可摇动状态下与右后座部及左后座部的前缘连结,且于前部藉由第二横向轴在可摇动状态下连结于交叉连杆;右前座部及右后座部的左前缘藉由第一前后方向轴,在可摇动状态下连结于左前座部及左后座部的右侧缘;右后座部及左后座部,藉由弹性零件而连结于交叉连杆;座席,是在该座席的负荷重量较该弹性零件的弹力大的状态下,形成略水平的就座型态,在该座席的负荷重量较该弹性零件的弹力小的状态下,通过该弹性零件的弹力,抬起右后座部及左后座部,同时右前座部及左前座部前倾,形成立起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栅木贞雄
申请(专利权)人:栅木贞雄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