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08942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3-26 18:01
一种重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该催化剂含有氧化铝载体和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其中,所述载体具有双峰孔结构,以压汞法表征,所述载体的孔容为大于0.4毫升/克至小于0.8毫升/克,比表面积为100-400米2/克,直径为6-20nm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60-90%,直径为100-300nm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3-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催化剂在用于渣油加氢处理时具有更好的加氢脱硫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种重油加氨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重油加氨处理催化剂及其制备与应用。
技术介绍
渣油(重油)加氨技术是渣油高效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中系列催化剂是渣油加 氨技术的核也,渣油加氨系列催化剂采用分级装填技术,不同功能的催化剂组合使用,其中 渣油加氨脱硫催化剂是渣油加氨处理技术中的主要催化剂之一,通常位于催化剂床层的后 部。渣油固定床反应器中,沿物流方向原料首先接触保护剂和脱金属剂,经过该床层后绝大 部分金属Ni和V等被脱除,部分易反应的硫化物也被脱除。因此,在脱硫催化剂床层中主 要是一些存在于稠环芳姪中的较难反应含硫化物的脱除反应。为了尽量减少RFCC装置的 生焦量,作为RFCC装置的原料预处理装置一渣油固定床加氨处理装置,其催化剂床层的 脱杂质率,特别是脱硫率、脱金属率和脱残炭率就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表明[1],进料中硫含 量的增加能直接引起催化裂化汽柴油及焦炭中硫含量的增加,影响产品质量,并导致再生 烟气排放无法达标。因此,开发高活性的渣油加氨脱硫催化剂是增强渣油加氨系列催化剂 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的重要一环。 对于加氨脱硫催化剂,它的孔径分布对催化剂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不同反 应要求催化剂具有不同的扩散性能和活性比表面。渣油经过保护剂和脱金属剂床层后,进 入脱硫剂床层的原料中含有大量的多环芳姪等化合物,当催化剂孔径较小时,传质阻力较 大。另一方面,由于脱硫接触到的物料中仍含有一定量的金属,因此积炭和金属硫化物的 沉积还可能会造成催化剂孔口堵塞、限制反应物分子扩散进入催化剂孔道内部接触到活性 中也。大量研究表明,孔结构不合适是导致渣油加氨处理催化剂失活的重要因素之一。孔 径分布对催化剂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孔催化剂有利于胶质、渐青质等少量大分子 物质的脱除,但催化剂的孔径与比表面互为负相关,即平均孔径大的催化剂,其比表面积就 小。因此为了兼顾该种性质,催化剂需要有合理的孔分布。 现有重质油加氨催化剂的不足之处在于其S、N脱除率、重金属脱除率和渐青质脱 除率之间不能达到很好的匹配,例如,脱除金属活性高的催化剂往往S、N脱除率和残炭脱 除率都不高。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很复杂。首先在于原料,渣油中各组分的特点是分子量 大,结构复杂,饱和度低(芳香性高),S、N含量高。现有技术中,具有适合于进行此类反应孔 径的催化剂为保护催化剂和脱金属催化剂,例如: CN1267537C公开的一种具有较低的积碳量和较高活性的加氨脱金属催化剂及其 制备方法。 CN1796500A公开的一种渣油加氨脱金属催化剂,该催化剂由一种具有双重孔的载 体和负载在该载体上的钢和/或鹤及钻和/或媒金属组分组成。催化剂使用的载体的制备 方法包括将一种氧化铅的前身物与一种除酸W外的含氮化合物混合、成型并赔烧。 CN1233795C公开的重油固定床加氨处理催化剂及制备方法等。 但是,该些催化剂的脱硫率普遍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具有较好加氨脱硫性能的催化剂、该 催化剂的制备方法W及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内容包括: 1. 一种重油加氨处理催化剂,含有载体和加氨活性金属组分,其中,所述载体为一 种双峰孔氧化铅载体,W压隶法表征,所述载体的孔容为大于0. 4毫升/克至小于0. 8毫升 /克,比表面积为100-400米V克,直径为6-20nm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60-90%,直径为 100-300nm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3-20 %。 [001引 2.根据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孔容为0. 5-0. 65毫升/克,比表 面积为150-300米V克,直径为6-20皿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65-85%,直径为100-300皿 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4-10 %。 3.根据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氨活性金属组分选自至少一种第W 族金属组分和至少一种第VIB族金属组分,W氧化物计并W催化剂为基准,所述W族金属 组分的含量大于3至小于等于10重量%,第VI B族金属组分的含量大于10至小于等于40 重量%。 4.根据3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W族金属组分选自钻和/或媒,第 VIB族金属组分选自钢和/或鹤,W氧化物计并W催化剂为基准,所述W族金属组分的含量 为3-6重量%,第VI B族金属组分的含量大于11至小于等于30重量%。 5.根据1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载体并在该载体上负载加氨活性金属 组分,其中,所述载体的制备包括将含有拟薄水铅石的水合氧化铅P1和P1的改性物P2混 合,之后成型、干燥并赔烧,其中,所述干燥的条件包括;温度为40-35(TC,时间为1-24小 时,所述赔烧的条件包括;温度为大于500至小于85(TC,时间为1-8小时,所述P1和P2的 重量混合比为80-96 ;4-20,P2的K值为0至小于等于0. 9,所述K =Dl2/DIi,DIi为含有拟 薄水铅石的水合氧化铅P1的酸胶溶指数,DI2为含有拟薄水铅石的水合氧化铅P1的改性物 P2的酸胶溶指数。 6.根据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1和P2的重量混合比为85-95 ;5-15 ;所 述P2的k值为0至小于等于0. 6 ;所述干燥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00-20(TC,时间为2-12小 时,所述赔烧的条件包括;温度为550-75(TC,赔烧时间为为2-6小时。 7.根据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拟薄水铅石的水合氧化铅P1的 孔容为0. 85-1. 2毫升/克,比表面为100-350米V克,最可几孔直径6-25nm。 8.根据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拟薄水铅石的水合氧化铅P1的孔容 为0. 90-1. 1毫升/克,比表面为120-320米V克,最可几孔直径7-20皿。 [001引 9.根据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2为80-300目的颗粒物。 10.根据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2为!00-200目的颗粒物。 11.根据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P1改性为P2的方法之一是将所述含有拟 薄水铅石的水合氧化铅P1成型、干燥,之后将其全部或部分进行研磨、筛分,得到粉体物为 P2,所述干燥的条件包括;温度为40-35(TC,时间为1-24小时;方法之二是将方法一得到的 成型物赔烧,赔烧温度为大于350至小于等于loocrc,赔烧时间为1-8小时,之后将其全部 或部分进行研磨、筛分,得到粉体物为P2 ;方法之H是将含有拟薄水铅石的水合氧化铅PI 闪干,闪干温度为大于150至小于等于loocrc,闪干时间为0. 05-1小时,得到粉体物为P2 ; 方法之四是将方法之一、方法之二和与方法之H得到的改性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得到。 [002引12.根据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一中的干燥的条件包括;温度为 100-20(TC,时间为2-12小时;方法之二中的赔烧温度为500-90(TC,赔烧时间为0. 1-6小 时;方法之H中的闪干温度为200-90(TC,闪干时间为0. 1-0. 5小时。 13.根据11或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2为P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重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含有载体和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其中,所述载体为一种双峰孔氧化铝载体,以压汞法表征,所述载体的孔容为大于0.4毫升/克至小于0.8毫升/克,比表面积为100‑400米2/克,直径为6‑20nm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60‑90%,直径为100‑300nm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3‑20%。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重油加氢处理催化剂,含有载体和加氢活性金属组分,其中,所述载体为一种 双峰孔氧化铝载体,以压汞法表征,所述载体的孔容为大于0. 4毫升/克至小于0. 8毫升 /克,比表面积为100-400米2/克,直径为6-20nm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60-90%,直径为 100-300nm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3-20 %。2. 根据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载体的孔容为0. 5-0. 65毫升/克,比表面积 为150-300米2/克,直径为6-20nm孔的孔体积占总孔容的65-85%,直径为100-300nm孔的 孔体积占总孔容的4-10 %。3. 根据1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氢活性金属组分选自至少一种第W族金 属组分和至少一种第VIB族金属组分,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所述W族金属组分 的含量大于3至小于等于10重量%,第VI B族金属组分的含量大于10至小于等于40重 量%。4. 根据3所述的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W族金属组分选自钴和/或镍,第VIB族 金属组分选自钥和/或钨,以氧化物计并以催化剂为基准,所述W族金属组分的含量为3-6 重量%,第VI B族金属组分的含量大于11至小于等于30重量%。5. 根据1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制备载体并在该载体上负载加氢活性金属组 分,其中,所述载体的制备包括将含有拟薄水铝石的水合氧化铝P1和P1的改性物P2混合, 之后成型、干燥并焙烧,其中,所述干燥的条件包括:温度为40-350°C,时间为1-24小时,所 述焙烧的条件包括:温度为大于500至小于850°C,时间为1-8小时,所述P1和P2的重量 混合比为80-96 :4-20,P2的k值为〇至小于等于〇. 9,所述k zDiyDIpDIi为含有拟薄水 铝石的水合氧化铝P1的酸胶溶指数,DI2为含有拟薄水铝石的水合氧化铝P1的改性物P2 的酸胶溶指数。6. 根据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1和P2的重量混合比为85-95 :5-15 ;所述P2 的k值为0至小于等于0. 6 ;所述干燥的条件包括:温度为100-200°C,时间为2-12小时,所 述焙烧的条件包括;温度为550-750°C,焙烧时间为为2-6小时。7. 根据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拟薄水铝石的水合氧化铝P1的孔容 为0. 85-1. 2毫升/克,比表面为100-350米2/克,最可几孔直径6-25nm。8. 根据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有拟薄水铝石的水合氧化铝P1的孔容为 0. 9-1. 1毫升/克,比表面为120-320米2/克,最可几孔直径7-20nm。9. 根据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2为80-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新强孙淑玲刘学芬贾燕子杨清河刘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