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摩擦片自锁式防滑差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03117 阅读:5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用防滑差速器,特别是车用摩擦片自锁防滑差速器,包括开有圆槽内腔的差速器外壳、行星齿轮和齿轮传动机构,以及松压摩擦片的弹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对分合一构成差速器外壳[1]所形成的壳体内柱面腔体内对称地装有后轿半轴齿轮[6],后轿半轴齿轮[6]的轴向外柱面上对称装有止推垫片[2]、预紧弹簧和交替安装的主、从动摩擦片,以及内球面与行星齿轮[9]背部相配合又与齿轮轴[7]相配合对称安装的压力环[8]。(*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用摩擦片自锁式防滑差速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用差速器,特别是可以实现左右半轴转矩差异分配的防滑差速器。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中广泛使用的是对称锥齿轮差速器。该差速器采用行星齿轮机构,可实现左右半轴的差速。这种结构的差速器,只能在左右半轴之间平均分配转矩,因而无法实现左右半轴之间的差力,使汽车在附着条件不好路面,特别是在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通过性很差,严重影响汽车的使用性能。另一种应用较广泛的防滑差速装置是差速锁,当汽车一侧驱动轮滑转时,可利用差速锁使差速器锁止,不起差速作用而实现防滑。它通常需要停车才能进行,不好操纵,也不方便。另外还有一种较广泛使用的防滑差速装置是摩擦片式圆锥齿轮防滑差速器,该差速器在传递转矩时,差速器壳通过斜面分别将两根行星齿轮轴的两端压紧,使后者连同行星齿轮一起分别向左右微移,并通过行星齿轮背部的圆柱台肩压向推力盘及主从动摩擦片,使主从动摩擦片压紧,在左右半轴以不同转速转动时会产生摩擦力矩,并通过半轴齿轮传递到左右半轴上,实现防滑。其缺点是加工工艺性不好,零件互换性差,制造难度大,而且没有设置预紧弹簧,防滑性能有很大局限性。此外,军用车辆和越野车辆上采用的牙嵌式自由轮差速器和蜗轮蜗杆式差速器等防滑差速器。虽然在不同程度上实现了防滑功能,但复杂的结构形式和较高的制造成本因素,应用范围受到了一定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对现有普通差速器的进一步改进。为克服现有普通差速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实现半轴转矩转移,而且转移转矩的大小与输入转矩成正比,能够显著改善汽车在附着条件不好路面,特别是在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通过性和行驶安全稳定性好的摩擦片自锁式防滑差速器。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开有圆槽内腔的差速器外壳、行星齿轮和齿轮传动机构,以及松压摩擦片的弹压机构,其特殊之处是:在两个对分合一构成差速器外壳1所形成的壳体内柱面腔体内对称地装有后轿半轴齿轮6,后轿半轴齿轮6的轴向外柱面上对称装有止推垫片2、预紧弹簧和交替安装的主、从动摩擦片,以及内球面与行星齿轮9背部相配合又与齿轮轴[7]相配合对称安装的压力环8。当装在后轿半轴齿轮6轴孔内的后桥左右半轴没有转速差时,行星齿轮9不自转,由发动机通过传动系统传到差速器外壳1的转矩在后桥左右半轴上平均分配。此时转矩是经过行星齿轮轴7、行星齿轮9、后桥半轴齿轮6传递给后桥左右半轴;当后桥左右半轴存在转速差时,行星齿轮9自转,传给差速器外壳1的转矩通过两条路线传递给后桥左右半轴。一路经过行星齿轮轴7、行星齿轮9、后桥半轴齿轮6传递给后桥半轴;另一路则经过主动摩擦片4、从动摩擦片5、后桥半轴齿轮6传递给后桥半轴。由于与差速器外壳1相配合的主动摩擦片4和与后桥半轴齿轮6相配合的从动摩擦片5必然是转速不同的,而行星齿轮轴7与压力环8的v型面相配合,因此存在相对转动的主动摩擦片4和从动摩擦片5被压力环8和碟形弹簧3压紧,产生摩擦力矩,通过后桥半轴齿轮6传到后桥左右半轴上。该摩擦力矩方向与快转的后桥半轴旋转方向相反,与慢转的后桥半轴旋转方向相同。处于慢转车轮的转矩将大于快转的车轮转矩,实现了安全、稳定可靠的自锁防滑。本技术对称装配于差速器外壳[1]半圆槽内的压力环8的外柱面上可以设有凸缘,其端部还开设有与行星齿轮轴[7]相接触的其开角由具体车型和使用-->条件确定的v型槽。本技术的主动摩擦片4可以制有与差速器外壳1内腔相配合的外凸耳10,它的两环面上还制有油线分布不同的射线状油线。本技术的从动摩擦片5制有与后桥半轴齿轮6轴向外柱面上半圆弧槽相配合的内凸耳11,它的两环面上还制有油线分布不同的环状油线。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所增设的压力环8和交替安装的主动摩擦片4、从动摩擦片5和碟形弹簧3,在后桥左右半轴存在转速差时,后桥半轴转矩会发生转移,实现了差速器稳定安全的自锁防滑,显著地改善了汽车在附着条件不好路面及双附着系数路面上的通过性。而且防滑转矩随输入转矩的增大而增加。其次是采用了同型普通差速器相同的安装形式与安装尺寸,可以实现选装,因而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和互换性。工作时不需要驾驶员的操纵,能够自行根据路面状况自动进行防滑操作。整体结构十分紧凑简洁,制造工艺性好,成本适中。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图2是本技术压力环[8]的剖面视图。图3是本技术行星齿轮轴[7]的剖面视图。图4是图3的轴剖面图。图5是本技术半轴齿轮[6]的剖面图。图6是图5的侧视图。图7是本技术主动摩擦片[4]的构造图。图8是本技术从动摩擦片[5]外形图。图9是本技术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结构图。附图中:1.差速器壳,2.止推垫片,3.碟形弹簧,4.主动摩擦片,5.从动摩擦片,6.后桥半轴齿轮,7.行星齿轮轴,8.压力环,9.行星齿轮。-->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本技术的第一个实施例。该差速器由对分合一的差速器外壳1、行星齿轮9、行星齿轮轴7、后桥半轴齿轮6、压力环8、主动摩擦片4、从动摩擦片5、碟形弹簧3及止推垫片2组成。其中差速器外壳1内柱面上开有圆槽内腔。安装时,由两个对分合一的差速器外壳1对称地装配行星齿轮轴7、行星齿轮9与压力环8、后桥半轴齿轮6、止推垫片2、碟形弹簧3和主动摩擦片4、从动摩擦片5。所述的予紧弹簧为碟形弹簧3,并设有外凸耳,碟形弹簧的锥角一般不大于9度。图2示出的压力环8的外柱面上设有与差速器外壳1圆槽内腔相配合的凸缘。它的内球面应与行星齿轮9背部相配,端部开设有角度大小根据车型和使用条件而确定的v型槽。图3图4所示出的行星齿轮轴7应与压力环8的v型槽相配合部位呈v型锥面,锥面角度与压力环v型槽开角角度相同。图5图6所示出的后桥半轴齿轮6轴向外柱面上开有装配从动摩擦片5的半圆槽。图7中的主动摩擦片4设有与差速器外壳1圆槽内腔相配的外凸耳10,两环面开设有分布不同的射线状油线。图8中的从动摩擦片5设有与后桥半轴齿轮6轴向外柱面上半圆槽相配的内凸耳11,两环面开设有分布不同的环状油线。在图1示出的第一个实施例中,主动摩擦片4和从动摩擦片5交替安装,将压力环8背面也作为一个摩擦面,并采用两片碟形弹簧。在图9示出的第二个实施例中,主动摩擦片4和从动摩擦片5交替安装,但压力环8的背面不再作为摩擦面,只采用一片碟形弹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用防滑差速器,特别是车用摩擦片自锁防滑差速器,包括开有圆槽内腔的差速器外壳、行星齿轮和齿轮传动机构,以及松压摩擦片的弹压机构,其特征在于:在两个对分合一构成差速器外壳[1]所形成的壳体内柱面腔体内对称地装有后轿半轴齿轮[6],后轿半轴齿轮[6]的轴向外柱面上对称装有止推垫片[2]、预紧弹簧和交替安装的主、从动摩擦片,以及内球面与行星齿轮[9]背部相配合又与齿轮轴[7]相配合对称安装的压力环[8]。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对称装配于差速器外壳[1]腔体内的压力环[8]的外柱面上设有凸缘,其端部还开设有与行星齿轮轴[7]相接触的开角由具体车型和使用条件确定的v型槽。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动摩擦片[4]制有与差速器外壳[1]腔体相配合的外凸耳,它的两环面上还制有油线分布不同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桓桓卢斌张宝森王运成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建安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