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95752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1-24 22:11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罩内板在保证刚度的情况下,存在重量较重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其上设置有加强筋;加强筋包括横截面积依次递减的主筋、辅筋和补强筋;主筋为两条,均从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向后延伸,两条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前后方向逐渐增大;两条主筋之间的区域为补强区,分别位于两条主筋外侧的两个区域为两个加强区;两个加强区内均设置有辅筋,辅筋从发动机罩内板边缘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主筋,并与主筋相接;补强筋位于补强区内,并连接至主筋和/或发动机罩内板边缘,形成连接两条主筋和发动机罩内板前后边缘中至少两处的补强网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发动机罩内板在保证刚度的情况下,重量轻,利于实现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罩内板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发动机罩内板。
技术介绍
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也逐渐的融入人们的生活中,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人们不仅对汽车的功能、美观提出要求,更对汽车的乘用安全性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发动机罩用于遮盖发动机,覆盖整个发动机舱,将发动机包裹在罩体内可有效地降低汽车发动机的噪音,并可防止发动机被灰尘污染,减少震动,是整车的一个重要的外观件。 发动机罩主要结构由内板和外板组成,内板与外板通过翻边、粘结、滚焊等方式结合在一起,其结构要求除了美观之外,还需要满足机械力学性能要求、被动安全性等要求。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在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加强筋的方式来提高发动机罩内板的刚度。 然而,现有的发动机罩内板在满足机械力学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重量均较重,不利于实现车身的轻量化。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发动机罩内板在满足机械力学性能要求的情况下重量较重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罩内板。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发动机罩内板,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横截面积依次递减的主筋、辅筋和补强筋;所述主筋具有两条,均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向后延伸至发动机罩内板后边缘,并且所述两条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内,位于所述两条主筋之间的区域为补强区,分别位于所述两条主筋外侧的两个区域为两个加强区;所述两个加强区内均设置有所述辅筋,并且所述辅筋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所述主筋,并与所述主筋相接;所述补强筋位于所述补强区内,并连接至所述主筋和/或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形成连接所述两条主筋和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后边缘中至少两处的补强网络。 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罩内板中,将加强筋进行分类设置,采用两条横截面积最大的主筋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设置,并且两条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此时,两条主筋可提供较大刚度。同时,在上述基础上,在上述加强区内设置横截面积稍小的辅筋,可对发动机罩内板的刚度提供部分补充,且保证发动机罩内板的扛扭转性能;最后,在补强区内,通过横截面积最小的补强筋对该区域内的机械性能进行进一步补充,且保证发动机罩内板的抗凹性能。即,本技术提供的发动机罩具有全面的刚度性能。 同时,在采用横截面积较大的主筋提供大部分刚度的情况下,针对发动机罩内板的不同区域的刚度需求,采用横截面积稍小的辅筋以及横截面积功效的补强筋对特定区域进行补强,使材料得到充分的利用,同时避免各处加强筋采用同一结构时,发动机罩内板刚度产生不必要的过量而导致加强筋重量过大,利于实现轻量化。 另外,由于不同车型发罩受力类型相似,根据本技术,在具有上述两个主筋的前提下,采用仿真技术,先由仿真拓扑优化,再校核的方法不仅可以得到较合理的加强筋,而且可以节约大量的开发时间。可以指导后续车型的设计。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加强区内均设置有多个所述辅筋。 进一步的,所述补强区内设置有连接至所述主筋,并从所述主筋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的斜向补强筋。 进一步的,所述斜向补强筋与主筋的连接点和所述辅筋与所述主筋的连接点重口 ο 进一步的,所述重合的连接点两侧的辅筋和斜向补强筋共线。 此时,可实现主筋、辅筋和补强筋之间力的顺利转移,利于提高整体加强筋的受力状况。 进一步的,所述补强区内还设置有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和/或后边缘的直向补强筋;所述斜向补强筋与所述直向补强筋相接。 此时,可在采用较少数量补强筋的情况下,提供足够的抗凹刚度,利于实现轻量化。 进一步的,以沿发动机罩内板前后方向且过发动机罩内板左右方向中点的直线为对称轴,所述加强筋呈轴对称分布。 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为边框,所述主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框的前部和后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主筋包括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所述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均从所述边框前部中点向后延伸至边框后部,并且所述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内,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之间为补强区,第一主筋外侧为第一加强区,第二主筋外侧为第二加强区;所述第一加强区内设置有第一辅筋和第二辅筋;所述第一辅筋和第二辅筋均从边框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一主筋,并均与第一主筋相接;所述第二加强区内设置有第三辅筋和第四辅筋;所述第三辅筋和第四辅筋均从边框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二主筋,并均与第二主筋相接;所述补强区内设置有第一补强筋、第二补强筋和第三补强筋;所述第二补强筋从所述第一辅筋与第一主筋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后部;所述第三补强筋从所述第四辅筋与第二主筋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后部;所述第二补强筋与第三补强筋相交;所述第一补强筋从所述边框前部中点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延伸至第二补强筋与第三补强筋的交点。 进一步的,所述主筋包括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所述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均从所述边框前部向后延伸至边框后部,并且所述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内,第一主筋和第二主筋之间为补强区,第一主筋外侧为第一加强区,第二主筋外侧为第二加强区;所述第一加强区内设置有第一辅筋和第二辅筋;所述第一辅筋和第二辅筋均从边框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一主筋,并均与第一主筋相接;所述第二加强区内设置有第三辅筋和第四辅筋;所述第三辅筋和第四辅筋均从边框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二主筋,并均与第二主筋相接;所述补强区内设置有第一补强筋、第二补强筋、第三补强筋、第四补强筋、第五补强筋、第六补强筋和第七补强筋;所述第二补强筋从所述第一主筋与边框前部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三补强筋从所述第二主筋与边框前部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二补强筋相交;所述第四补强筋从所述第一辅筋与第一主筋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所述第五补强筋从所述第四辅筋与第二主筋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并与所述第四补强筋相交;所述第六补强筋从所述第二辅筋与第一主筋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后部;所述第七补强筋从所述第三辅筋与第二主筋的连接点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边框后部,并在边框后部与所述第六补强筋相交;所述第一补强筋从第二补强筋和第三补强筋的交点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经过第四补强筋和第五补强筋的交点延伸至边框后部的第六补强筋和第七补强筋的交点处;所述第一辅筋和第四补强筋共线,所述第二辅筋和第六补强筋并线,所述第三辅筋和第七补强筋共线,所述第四辅筋和第五补强筋共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第一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发动机罩内板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第二种实施方式中提供的发动机罩内板结构示意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1、第一主筋;12、第二主筋; 21、第一辅筋;22、第二辅筋;23、第三辅筋;24、第四辅筋; 31、第一补强筋;32、第二补强筋;33、第三补强筋;34、第四补强筋;35、第五补强筋;36、第六补强筋;37、第七补强筋; 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有加强筋;所述加强筋包括横截面积依次递减的主筋、辅筋和补强筋;所述主筋具有两条,均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向后延伸至发动机罩内板后边缘,并且所述两条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内,位于所述两条主筋之间的区域为补强区(6),分别位于所述两条主筋外侧的两个区域为两个加强区;所述两个加强区内均设置有所述辅筋,并且所述辅筋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所述主筋,并与所述主筋相接;所述补强筋位于所述补强区(6)内,并连接至所述主筋和/或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形成连接所述两条主筋和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后边缘中至少两处的补强网络。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上设置有加强筋; 所述加强筋包括横截面积依次递减的主筋、辅筋和补强筋; 所述主筋具有两条,均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向后延伸至发动机罩内板后边缘,并且所述两条主筋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内,位于所述两条主筋之间的区域为补强区(6),分别位于所述两条主筋外侧的两个区域为两个加强区; 所述两个加强区内均设置有所述辅筋,并且所述辅筋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所述主筋,并与所述主筋相接; 所述补强筋位于所述补强区(6)内,并连接至所述主筋和/或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形成连接所述两条主筋和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后边缘中至少两处的补强网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加强区内均设置有多个所述辅筋。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区(6)内设置有连接至所述主筋,并从所述主筋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的斜向补强筋。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向补强筋与主筋的连接点和所述辅筋与所述主筋的连接点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合的连接点两侧的辅筋和斜向补强筋共线。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区(6)内还设置有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连接至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前边缘和/或后边缘的直向补强筋;所述斜向补强筋与所述直向补强筋相接。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以沿发动机罩内板前后方向且过发动机罩内板左右方向中点的直线为对称轴,所述加强筋呈轴对称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内板边缘为边框(4),所述主筋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边框(4)的前部和后部连接。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动机罩内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筋包括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所述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均从所述边框(4)前部中点向后延伸至边框(4)后部,并且所述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之间的间距沿发动机罩内板的前后方向逐渐增大; 所述发动机罩内板内,第一主筋(11)和第二主筋(12)之间为补强区(6),第一主筋(11)外侧为第一加强区(51),第二主筋(12)外侧为第二加强区(52); 所述第一加强区(51)内设置有第一辅筋(21)和第二辅筋(22);所述第一辅筋(21)和第二辅筋(22)均从边框(4)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一主筋(11),并均与第一主筋(11)相接;所述第二加强区(52)内设置有第三辅筋(23)和第四辅筋(24);所述第三辅筋(23)和第四辅筋(24)均从边框(4)沿向后偏内的方向延伸至第二主筋(12),并均与第二主筋(12)相接; 所述补强区¢)内设置有第一补强筋(31)、第二补强筋(32)和第三补强筋(3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万才刘向征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