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悬置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1169370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4-30 18:33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液压悬置和车辆,所述液压悬置包括:橡胶组件,橡胶组件包括橡胶主簧和橡胶副簧,橡胶主簧具有连接部和支撑部,连接部上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孔,支撑部包括两个子支撑部,两个子支撑部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上端均与连接部连接,橡胶副簧为两个,两个橡胶副簧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橡胶副簧的上端与连接部连接,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部连接,连接部、两个支撑部和两个橡胶副簧限定出上液室,其中,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每个橡胶副簧的厚度先减小后增大。根据本技术的液压悬置,使得橡胶副簧的变形主要发生在中间位置,且中间位置易变形,使得变形更充分,有利于释放应力,提高橡胶副簧耐久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辆,尤其涉及一种液压悬置和车辆


技术介绍

1、悬置系统主要包括橡胶衬套件和支架连接件两部分,其中,起隔振作用的橡胶件,不仅要提供良好的隔振性能,而且要满足系统的耐久性与安全性等要求。所以对于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中的橡胶结构,其疲劳耐久性能显得尤为重要,如何设计满足疲劳耐久性能目标要求的橡胶减振件,成为各生产企业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2、相对于纯橡胶悬置,液压悬置在整车耐久试验中出现开裂的情况更常见。开裂位置几乎都位于橡胶副簧,即液腔外表面处,腔内液体及相关结构(如节流盘、惯性通道、解耦膜等部件)决定了悬置的动态特性,一旦腔体发生开裂并漏液,液压悬置的动特性就会发生显著变化,导致液压悬置的隔振降噪等性能失效。因此,如何设计液压悬置橡胶副簧的结构,提升耐久性能,是动总悬置工程师们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液压悬置,所述液压悬置使得橡胶副簧的变形主要发生在中间位置,且中间位置易变形,使得变形更充分,有利于释放应力,提高橡胶副簧耐久性能。

2、本技术还提出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液压悬置。

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悬置,包括:橡胶组件,所述橡胶组件包括橡胶主簧和橡胶副簧,所述橡胶主簧具有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连接部上具有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连接孔,所述支撑部包括两个子支撑部,两个所述子支撑部在第二方向上间隔设置且上端均与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橡胶副簧为两个,两个所述橡胶副簧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每个所述橡胶副簧的上端与所述连接部连接,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支撑部连接,所述连接部、两个所述支撑部和两个所述橡胶副簧限定出上液室,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垂直,其中,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每个所述橡胶副簧的厚度先减小后增大。

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液压悬置,通过设置橡胶主簧,橡胶主簧具有连接部和支撑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橡胶副簧,每个橡胶副簧的上端与连接部连接,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部连接,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每个橡胶副簧的厚度先减小后增大,从而使得橡胶副簧的变形主要发生在中间位置,且中间位置易变形,使得变形更充分,有利于释放应力,提高橡胶副簧耐久性能。

5、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每个所述橡胶副簧的厚度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6、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副簧包括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且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段的厚度逐渐增大,所述橡胶副簧的背离所述上液室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7、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橡胶副簧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横截面上,所述凹槽的内轮廓为弧形。

8、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两个所述支撑部的下端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和/或,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两个所述橡胶副簧的下端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

9、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液压悬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具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两侧敞开,所述支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其中一侧具有前围挡板,所述前围挡板的上端与所述容纳空间的顶壁间隔开,所述橡胶组件设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连接部的朝向所述前围挡板的一侧的下端设有z负向限位橡胶,所述橡胶组件未被压缩状态,所述z负向限位橡胶位于所述前围挡板的上方且与所述前围挡板间隔开。

10、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围挡板的最高点的高度高于所述橡胶副簧最低点的高度。

11、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的外顶壁上设有z正向限位橡胶,所述z正向限位橡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2、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外侧壁上设有x向限位橡胶,所述x向限位橡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3、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上述的液压悬置。

14、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通过设置上述的液压悬置,设置橡胶主簧,橡胶主簧具有连接部和支撑部,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两个橡胶副簧,每个橡胶副簧的上端与连接部连接,宽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撑部连接,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每个橡胶副簧的厚度先减小后增大,从而使得橡胶副簧的变形主要发生在中间位置,且中间位置易变形,使得变形更充分,有利于释放应力,提高橡胶副簧耐久性能。

15、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每个所述橡胶副簧的厚度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副簧包括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且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段的厚度逐渐增大,所述橡胶副簧的背离所述上液室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副簧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横截面上,所述凹槽的内轮廓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两个所述支撑部的下端朝向远离彼此的方向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悬置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围挡板的最高点的高度高于所述橡胶副簧最低点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的外顶壁上设有Z正向限位橡胶,所述Z正向限位橡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相对的两外侧壁上设有X向限位橡胶,所述X向限位橡胶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液压悬置。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每个所述橡胶副簧的厚度先逐渐减小后逐渐增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副簧包括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依次连接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且在自上至下的方向上,所述第一段的厚度逐渐减小,所述第二段的厚度逐渐增大,所述橡胶副簧的背离所述上液室的一侧表面上具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第一段和所述第二段的连接处且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橡胶副簧在垂直于第二方向的横截面上,所述凹槽的内轮廓为弧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悬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树斌罗欢张运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