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罩前缓冲块,主要由PP材质的零件一和TPE材质的零件二组成,所述零件一和所述零件二通过二次包胶注塑工艺连接成一体,所述零件一包括零件本体和两个卡脚结构,所述零件一的零件本体被包裹在所述零件二内,所述两个卡脚结构用于与车身钣金连接;所述零件一的零件本体设置有井字形掏胶结构,并且所述两个卡脚结构之间设有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承受较大缓冲力,有效的避免了发动机罩关闭时碰撞车身造成车身表面变形的问题,同时起到发动机罩关闭时消声作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罩前缓冲块,主要由PP材质的零件一和TPE材质的零件二组成,所述零件一和所述零件二通过二次包胶注塑工艺连接成一体,所述零件一包括零件本体和两个卡脚结构,所述零件一的零件本体被包裹在所述零件二内,所述两个卡脚结构用于与车身钣金连接;所述零件一的零件本体设置有井字形掏胶结构,并且所述两个卡脚结构之间设有凹槽。本技术可承受较大缓冲力,有效的避免了发动机罩关闭时碰撞车身造成车身表面变形的问题,同时起到发动机罩关闭时消声作用。【专利说明】发动机罩前缓冲块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罩前缓冲块。
技术介绍
当今世界上的汽车技术飞速发展,汽车上的每一个部件都从技术含量上不断提高,尤其是与人直接接触的功能件,其技术含量越高,汽车得到的评价也就越高。汽车上的发动机罩是经常被开关的部件,在关闭时发动机罩落下时的缓冲是很重要的,如果缓冲不好就会导致发动机罩漆面损坏,甚至造成接触部件的损坏。 对于发动机罩缓冲块本身来说,一般采用橡胶材料,橡胶本身的硬度和弹性都是有限度的。有时,为了提高发动机罩的缓冲范围,往往增大缓冲块本身的高度,而缓冲块如果过高,当发动机罩落下时,往往会产生弯曲,而不是竖直的支持,从而降低缓冲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罩前缓冲块。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发动机罩前缓冲块,主要由PP材质的零件一和TPE材质的零件二组成,所述零件一和所述零件二通过二次包胶注塑工艺连接成一体,所述零件一包括零件本体和两个卡脚结构,所述零件一的零件本体被包裹在所述零件二内,所述两个卡脚结构用于与车身钣金连接; 所述零件一的零件本体设置有井字形掏胶结构,并且所述两个卡脚结构之间设有凹槽。 优选地,所述零件二承受碰撞的表面设有多个缓冲凹槽。 优选地,所述多个缓冲凹槽规则排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技术可承受较大缓冲力,有效的避免了发动机罩关闭时碰撞车身造成车身表面变形的问题,同时起到发动机罩关闭时消声作用。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罩前缓冲块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罩前缓冲块的一视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罩前缓冲块的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4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罩前缓冲块的零件一的一视图; 图5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罩前缓冲块的零件一的另一视角的视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发动机罩前缓冲块的使用状态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举例说明,而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 请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罩前缓冲块,其主要由PP材质的零件一I和TPE材质的零件二 2组成,其中零件一 I和零件二 2通过二次包胶注塑工艺连接成一体,零件一 I包括零件本体11和两个卡脚结构12,请参见图4,其中零件一 I的零件本体11被包裹在零件二 2内,两个卡脚结构12用于与车身钣金连接; 请参见图4和图5,零件一 I的零件本体11设置有井字形掏胶结构111,并且两个卡脚结构12之间设有凹槽121。 请参见图3,在本实施例中,零件二 2承受碰撞的表面设有多个规则排列的缓冲凹槽21。 在本技术及上述实施例中,零件一和零件二采用不同材质,零件一的材质为PP,其相比零件二的TPE材质硬度稍硬,因此零件一上设计的两个卡脚结构,能保持与钣金间具有一定的卡接力,加强与车身钣金的固定力度,防止该缓冲块断裂脱落风险;同时两个卡脚结构的设计,防止了缓冲块产品因转动导致功能失效的风险; 零件二的材质为TPE,此材质较零件一的PP材质硬度稍软,可以很好的起到碰撞时缓冲的效果,防止因强烈碰撞导致开裂; 同时,零件一的零件本体设置井字型掏胶结构111,该井字型掏胶结构增大了零件二与零件一之间的接触面积,防止了零件二与零件一易脱开的风险,同时也防止了零件二因壁厚太厚导致产品表面产生缩痕的问题;并且,零件一在两个卡脚结构12之间设有凹槽121,二次注塑包胶件的材料可流至此凹槽121内,使得二次包胶形成连贯无断点包胶,进一步加强了对零件一包裹力度,防止零件一与零件二易脱开的风险。 此外,零件二在其碰撞面设置的缓冲凹槽进一步增强了该缓冲块的缓冲效果,减小了相对的缓冲块缓冲压力。 请参见图6,为本技术及上述实施例的缓冲块连接在车身钣金上的示意图,其中零件一 I通过其上设置的两个卡脚结构12连接于车身钣金。F旁边的箭头为可能的碰撞力的方向。零件二主要设计为接受碰撞。因此,零件二 2的TPE材料较软,可承受较大的缓冲力。缓冲块的零件二与车身预压变形量可以设计为2_,利用该缓冲块产品可承受较大缓冲力的优点,有效的避免了发动机罩关闭时碰撞车身造成车身表面变形的问题,同时起到发动机罩关闭时消声作用。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技术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技术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技术。本技术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发动机罩前缓冲块,其特征在于,主要由PP材质的零件一和TPE材质的零件二组成,所述零件一和所述零件二通过二次包胶注塑工艺连接成一体,所述零件一包括零件本体和两个卡脚结构,所述零件一的零件本体被包裹在所述零件二内,所述两个卡脚结构用于与车身钣金连接; 所述零件一的零件本体设置有井字形掏胶结构,并且所述两个卡脚结构之间设有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罩前缓冲块,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二承受碰撞的表面设有多个缓冲凹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罩前缓冲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缓冲凹槽规则排列。【文档编号】B62D25/12GK204137125SQ201420561696【公开日】2015年2月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6日 【专利技术者】倪海玲 申请人:上海宝鹿车业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发动机罩前缓冲块,其特征在于,主要由PP材质的零件一和TPE材质的零件二组成,所述零件一和所述零件二通过二次包胶注塑工艺连接成一体,所述零件一包括零件本体和两个卡脚结构,所述零件一的零件本体被包裹在所述零件二内,所述两个卡脚结构用于与车身钣金连接;所述零件一的零件本体设置有井字形掏胶结构,并且所述两个卡脚结构之间设有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海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鹿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