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盘悬振减震器铝衬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92406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18 02: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底盘悬振减震器铝衬套,包括一个铝制的内管与外套,所述的外套包括套筒部与法兰部,所述的套筒部套在所述的内管上,所述的套筒部与内管之间打有橡胶层,所述的内管上设置有两道滚花层;其优点在于:1)设置了滚花层,比原先的光面更能粘上橡胶,所以形成的橡胶层也比较牢;2)设置了两道滚花层,使两头高中间低,没有滚花的地方较低,增加了防脱性能;3)设置了压印,使得外套与橡胶层的粘附力量增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底盘悬振减震器铝衬套,包括一个绍制的内管与外套,所述的外套包括套筒部与法兰部,所述的套筒部套在所述的内管上,所述的套筒部与内管之间打有橡胶层,所述的内管上设置有两道滚花层;其优点在于:1)设置了滚花层,比原先的光面更能粘上橡胶,所以形成的橡胶层也比较牢;2)设置了两道滚花层,使两头高中间低,没有滚花的地方较低,增加了防脱性能;3)设置了压印,使得外套与橡胶层的粘附力量增强。【专利说明】 底盘悬振减震器绍衬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零部件,具体是底盘悬振减震器铝衬套。
技术介绍
衬套类零件是最常见的零件,主要用来支撑一起软性的管状零件,如油管,气管坐寸ο 衬套类零件一般有内管与外套组成,为了防止撞碰使用噪音,这类零件会采用打橡胶的方法,来连接两个零件。 正常使用情况下,衬套类零件只是起到支撑作用,但是也难免会出现受到撞击后,内管与外套脱落的情况,特别是在橡胶层老化的情况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橡胶层粘附力强的底盘悬振减震器铝衬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底盘悬振减震器铝衬套,包括一个铝制的内管与外套,所述的外套包括套筒部与法兰部,所述的套筒部套在所述的内管上,所述的套筒部与内管之间打有橡胶层,所述的内管上设置有两道滚花层。 所述的套筒部上设置有若干个向内凸起的压印,所述的压印陷入所述的橡胶层。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设置了滚花层,比原先的光面更能粘上橡胶,并且形成的橡胶层也比较牢;2)设置了两道滚花层,使两头高中间低,没有滚花的地方较低,增加了防脱性能;3)设置了压印,使得外套与橡胶层的粘附力量增强。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参见图1到图2所示,图中标注如下:内管(I)、外套(2)、套筒部(3)、法兰部(4)、橡胶层(5)、滚花层(6)、压印(7)。 底盘悬振减震器铝衬套,包括一个铝制的内管I与外套2,外套2包括套筒部3与法兰部4,套筒部3套在内管I上,套筒部3与内管I之间打有橡胶层5,内管I上设置有两道滚花层6,橡胶层5的两端各设置在一个滚花层6中;设置了滚花层,比原先的光面更能粘上橡胶,所以形成的橡胶层也比较牢;设置了两道滚花层,使两头高中间低,没有滚花的地方较低,增加了防逃脱性能。 套筒部3上设置有多个向内凸起的压印7,使得外套与橡胶层的粘附力量增强。【权利要求】1.底盘悬振减震器铝衬套,包括一个铝制的内管(I)与外套(2),所述的外套(2)包括套筒部(3)与法兰部(4),所述的套筒部(3)套在所述的内管(I)上,所述的套筒部(3)与内管(I)之间打有橡胶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I)上设置有两道滚花层(6),所述的橡胶层(5)的两端各设置在一个所述的滚花层(6)中。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悬振减震器铝衬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筒部(3)上设置有若干个向内凸起的压印(7)。【文档编号】F16L3/12GK204025930SQ201420475457【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2日 【专利技术者】葛鹏毅 申请人:宁波世纪东港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底盘悬振减震器铝衬套,包括一个铝制的内管(1)与外套(2),所述的外套(2)包括套筒部(3)与法兰部(4),所述的套筒部(3)套在所述的内管(1)上,所述的套筒部(3)与内管(1)之间打有橡胶层(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1)上设置有两道滚花层(6),所述的橡胶层(5)的两端各设置在一个所述的滚花层(6)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鹏毅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世纪东港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