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秀圆专利>正文

车轮内胎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6175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车轮内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    一可活动接合形成一封闭圆环状的内胎本体(10),该内胎本体(10)呈一长条形的中空管状,其两端各具有一封闭端(11),该内胎本体(11)的内侧面具有一充气嘴(12)。(*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与车轮的内胎结构有关,更详而言之,特指一种不需拆卸车轮即可进行更换的车轮内胎结构
技术介绍
惯用的车轮结构于一车轮钢圈上套设有一圆环状的中空车轮内胎,且于该车轮内胎外侧缘处并包覆设有一车轮外胎;其中,该车轮内胎上设有一充气嘴,通过该充气嘴的设置,可将空气充入车轮内胎,以撑起该车轮外胎,使其产生弹性;然而,由于该车轮钢圈轴设固定于车架之上,当使用者欲更换新的内胎时,需得先将该车轮钢圈自车架上卸下,才可将内胎自车轮钢圈处拆下更换,更换完毕后还得再次将车轮钢圈装回车架,如此一来需要耗费相当多的时间与精神于更换车胎的工作,尤其后车轮部份因装设有其它传动机构,装卸更是耗时甚巨,实为不便;更甚者,若于自行车的比赛中若发生内胎破裂的问题,更换新车胎的时间过长,还会影响到比赛的成绩。新型内容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轮内胎结构,可使车轮内胎的更换不需拆卸车轮即可进行。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车轮内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可活动接合形成一封闭圆环状的内胎本体,该内胎本体呈一长条形的中空管状,其两端各具有一封闭端,该内胎本体的内侧面具有一充气嘴。其中,该封闭端呈一可使两封闭端顺利接合的渐缩斜面状。其中,该内胎本体呈弯曲弧状。其中,该充气嘴位于靠近该内胎本体的一封闭端处。其中,相对于该充气嘴的另一封闭端具有一接合部。其中,该接合部上具有一可供该充气嘴穿过接合的穿孔。本技术进步效果本技术的内胎本体呈一长条形的中空管状,未充气前可自由弯曲,当使用者欲更换车轮内胎时,不需将车轮拆下,只需将长条形的内胎本体穿过车架,直接将内胎本体环绕装设于轮胎钢圈上,再将两封闭端活动接合即可形成一封闭圆环状的内胎结构;使用者欲拆下本技术内胎时,亦只须要将未充气的内胎本体两封闭端分离,即可自该轮胎钢圈上抽出,拆装工作简单方便,完全不需要任何多余的拆卸工作,不但省时又更方便;再者,该封闭端呈一渐缩斜面状,且该内胎本体略呈弯曲弧状,当内胎本体自充气嘴灌入高压空气后,该内胎本体可自动膨胀呈一封闭圆环状,且两封闭端可利用相对应设置的渐缩斜面顺利接合。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立体示意图。图2本技术的另一状态立体示意图。图3本技术的安装动作示意图(一)。图4本技术的安装动作示意图(二)。图5本技术的安装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车轮内胎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一内胎本体10,该内胎本体10呈一长条形的中空管状,该内胎本体10略呈弯曲弧状,以利其可弯曲成一封闭圆环状;该内胎本体10的两端各为一封闭端11,该封闭端11呈一渐缩斜面状,且两封闭端11的渐缩斜面为相对设置,使两封闭端11间可顺利接合;其中,该内胎本体10于靠近其中一封闭端11的内侧面处设有一充气嘴12,且于相对该充气嘴12的另一封闭端11处设有一接合部13,该接合部13上设有一穿孔14,该穿孔14可供充气嘴12穿设接合;明了上述本技术的详细结构后,以下针对本技术的动作原理及操作过程作一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其为一般常见的轮胎钢圈20,该轮胎钢圈20上设有一充气孔21,该轮胎钢圈20安装于一车架30之上,且该轮胎钢圈20套接有一外胎40,当使用者欲安装内胎本体10时,先将轮胎钢圈20上的外胎40推离,使得该轮胎钢圈20的凹槽外露,再将内胎本体10自车架30间穿过,使其环绕于轮胎钢圈20的凹槽内(如图4所示),并将该充气嘴12与另一封闭端11的接合部13穿孔14穿设接合,再将充气嘴12自轮胎钢圈20上的充气孔21穿出,即可使得该内胎本体10固定于轮胎钢圈20上,最后再将外胎40覆盖于轮胎钢圈20与内胎本体10上,即可完成安装工作;请参阅图5所示,由于该两封闭端11上设有相对设置的渐缩斜面,且该内胎本体10略呈弯曲弧状,当该内胎本体10完成充气工作后,该内胎本体10可自动膨胀呈一封闭圆环状,使其紧密靠合于轮胎钢圈20上,且该两封闭端11亦可随之膨胀并紧密结合,而不会导致衔接处凹凸不平的问题;且本技术利用该充气嘴12与穿孔14套合,使该内胎本体10形成一封闭圆环,再以穿出该充气孔21的方式固定其位置,当内胎本体10充气后,该接合部13可产生弹性拉紧的力量,使两封闭端11紧靠接合;反之,当本技术欲自轮胎钢圈20上拆下时,只需将内胎本体10内含气体泄出,将外胎40脱离轮胎钢圈20,并将充气嘴12自充气孔21与接合部13的穿孔14处退出,再将内胎本体10自车架30上抽出即可;本技术的内胎本体10呈一长条形的中空管状,未充气前可自由弯曲,使用者不需将车轮拆下,直接即可将内胎本体10环绕装设于轮胎钢圈20上,再将两封闭端11活动接合即可形成一封闭圆环状的内胎结构;使用者欲拆下本技术时,亦只须要将未充气的内胎本体10两封闭端11分离,即可自该轮胎钢圈20上抽出,拆装工作简单方便,完全不需要任何多余的拆卸工作,不但省时又更方便;再者,该封闭端系11呈一渐缩斜面状,且该内胎本体10略呈弯曲弧状,当内胎本体10自充气嘴12灌入高压空气后,该内胎本体10可自动膨胀呈一封闭圆环状,且两封闭端11可利用相对应设置的渐缩斜面顺利接合,使得内胎本体两封闭端11的接合处不会产生凹凸不平的问题;且该内胎本体10为一长条形外观,与惯用的圆环状内胎相较下,收藏更为方便,更适合随车携带、以备不时之需使用;虽然本案是以一个最佳实施例做说明,但精于此技艺者能在不脱离本案精神与范畴下做各种不同形式的改变。以上所举实施仅用以说明本案而已,非用以限制本案的范围。举凡不违本案精神所从事的种种修改或变化,俱属本案申请专利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车轮内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含有一可活动接合形成一封闭圆环状的内胎本体(10),该内胎本体(10)呈一长条形的中空管状,其两端各具有一封闭端(11),该内胎本体(11)的内侧面具有一充气嘴(1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内胎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封闭端(11)呈一可使两封闭端(11)顺利接合的渐缩斜面状。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轮内胎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内胎本体(10)呈弯曲弧状。4.如权利要求1项所述的车轮内胎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充气嘴(12)位于靠近该内胎本体(10)的一封闭端(11)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轮内胎结构,其特征在于相对于该充气嘴(12)的另一封闭端(11)具有一接合部(13)。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轮内胎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接合部(13)上具有一可供该充气嘴(12)穿过接合的穿孔(14)。专利摘要一种车轮内胎结构,其主要包含有一内胎本体,该内胎本体呈一长条形的中空管状,其两端各为一封闭端,该内胎本体的内侧面设有一充气嘴;据此,当使用者欲更换车轮内胎时,只需将长条形的内胎本体穿过车架,并将该内胎本体环绕装设于轮胎钢圈上,并直接将该内胎本体的两封闭端相互接合以形成一封闭圆环状的内胎结构,不需拆卸车轮即可更换车轮内胎。文档编号B60C5/00GK2875856SQ20052014527公开日2007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5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05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许秀圆 申请人:许秀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秀圆
申请(专利权)人:许秀圆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