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674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轮胎,其在成对的侧壁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上具有环形装饰带,所述装饰带具有沿圆周方向交替且连续地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表示域和一个或多个第二表示域,其中,    所述第一表示域由背景部分和前景部分组成,所述背景部分连续通向邻接所述第一表示域的侧壁部并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值,所述前景部分被布置在所述背景部分中,具有与所述背景部分的沿轮胎径向的最大宽度相同的沿所述轮胎径向的最大宽度,并且形成表面粗糙度值比所述背景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值大的标记,构成所述第二表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背景部分具有比所述侧壁部和所述第一表示域的所述背景部分中的任何一个粗糙的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成对的侧壁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上设置有装饰带并且在该装饰带上形成有标记的轮胎。更特别地,本专利技术旨在提高标记的可见性以及防止由标记的形成引起的轮胎的使用寿命的降低。
技术介绍
为了表示轮胎的商标、商业外观(trade dress)等,已经实行在轮胎的侧壁上形成由字符、符号或图形组成的标记。下述轮胎是旨在使标记可辨识的轮胎的例子(参见专利文献1)。图1的(a)是示出该传统轮胎的侧视图,图1的(b)是沿图1的(a)中的箭头b1观察时的剖视图。在该轮胎中,在侧壁91的表面上形成具有背景部分92的环形装饰带94,在该背景部分92中沿圆周方向排列多个脊部以形成粗糙表面。在背景部分92中设置表面粗糙度与背景部分92的表面粗糙度不同的前景部分93。利用这些部分的表面粗糙度的不同,标记变得可见。图2的(a)是示出这种轮胎的另一个例子的侧视图,图2的(b)是沿图2的(a)中的箭头b2观察时的剖视图。在这些图中示出的轮胎被构造成:同样在侧壁91A的表面上形成环形装饰带94A,在一部分装饰带的圆周部分上布置由脊部98A组成的背景部分92A,并且在背景部分92A中设置表面粗糙度与背景部分92A的表面粗糙度不同的前景部分93A,以形成标记。在图3的(a)和图3的(b)中示出使标记可辨识的另一种方法,图3的(a)和图3的(b)分别是轮胎的侧视图和沿箭头b3观察时的剖视图。在该轮胎中,在侧壁91B的表面上设置环形-->装饰带94B,并且在装饰带的一部分或全部上形成从周围突出的用作背景部分的凸部。在背景部分92B中设置从侧壁91B的表面凹进的前景部分93B。这样,轮胎被构造成通过在这些部分之间形成不平(bump)来表示标记。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19392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在图1所示的轮胎中,当为了增大标记而使前景部分93延伸到背景部分92的边缘或其附近时,应力很可能集中在宽度为d1的窄宽度凹部97处从而从此处产生裂纹,该凹部97位于前景部分和背景部分的边缘之间。因此,前景部分不能足够大以可辨识。图2所示的轮胎也可出现该问题,从而,必须防止应力集中在宽度为d2的窄宽度凹部97A。另一方面,在图3所示的轮胎中,前景部分93B被设置成从侧壁部91B的表面凹进。从而,当前景部分93B表示字符时,前景部分93B本身变为窄宽度凹部并且易于遭受裂纹。另外,模具的形成前景部分93B的部分必须从模具的对应于侧壁的部分突出,这使制造模具的过程更困难,并且使加工精度劣化。考虑到这些问题已经作出了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一部分装饰带可能产生的裂纹并且提高形成在装饰带上的标记的可见性的轮胎。解决问题的方式<1>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轮胎,其在成对侧壁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上具有环形装饰带,该装饰带具有沿圆周方向交替且连续地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表示域和一个或多个第二表示域,其中,-->第一表示域由背景部分和前景部分组成,该背景部分连续通向邻接第一表示域的侧壁部并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值,该前景部分被布置在背景部分中,具有与背景部分的沿轮胎径向的最大宽度相同的沿轮胎径向的最大宽度,并且形成表面粗糙度值比背景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值大的标记,构成第二表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背景部分具有比侧壁部和第一表示域的背景部分中的任何一个粗糙的表面。这里使用的“标记”包括字符、符号、图形及其组合。这里使用的“表面粗糙度值”或“表面粗糙度”被定义为根据JIS B0601、通过使用凸凹的平均间隔Sm和十点平均粗糙度Rz在满足下式(1)~(3)的范围内测量的Rz值。Rz越大意味着表面粗糙度值越粗糙。Sm(mm)≤3          (1)Rz(μm)≤3000      (2)Rz(μm)/Sm(mm)≥100(3)根据该定义,可以通过在平滑表面上布置称为脊部的突起以及通过使平滑表面经受砂处理或凹坑处理(stain finishing)来使表面粗糙度值更粗糙。<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1>的轮胎,其中,第一表示域的沿径向的最大宽度是第二表示域的沿径向的最大宽度的0.9~1.1倍。<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1>或<2>的轮胎,其中,第一表示域的沿径向的最大宽度与第二表示域的沿径向的最大宽度相同。<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1>至<3>中任何一项的轮胎,其中,前景部分占第一表示域的面积的比例是65%以上,而背景部分占第二表示域的面积的比例是40%以上。--><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1>至<4>中任何一项的轮胎,其中,在第二表示域的背景部分中排列相对于轮胎径向倾斜的脊部,以使该背景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值比周围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值大。<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1>至<5>中任何一项的轮胎,其中,在第一表示域的前景部分中排列相对于轮胎径向倾斜的脊部,以使前景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值比背景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值大。<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6>的轮胎,其中,第一表示域的前景部分中的脊部的顶部布置在从侧壁的表面凹进的高度位置。<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4>或<5>的轮胎,其中,第一表示域的前景部分中的脊部与第二表示域的背景部分中的脊部在相对于轮胎径向的倾斜角度、截面形状和配置间距方面是相同的。<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1>至<6>中任何一项的轮胎,其中,在第二表示域的背景部分中设置前景部分,该前景部分形成表面粗糙度值比背景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值小的标记。<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根据<1>至<9>中任何一项的轮胎,其中,环形装饰带的沿轮胎径向的径向外缘在(0.5D+0.6H)~(0.5D+0.8H)的范围内,而环形装饰带的沿轮胎径向的径向内缘在(0.5D+0.15H)~(0.5D+0.45H)的范围内,其中,D是对应轮辋的轮辋直径,H是轮胎的截面高度。本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1>,第一表示域的前景部分直接布置在连续通向侧壁部并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值的背景部分中,因此可以通过增大由前景部分和背景部分之间的表面粗糙度值的差异形成的-->标记的径向宽度来使标记可辨识。此外,不在侧壁和前景部分之间形成窄宽度的凹部,这可以防止由于窄宽度的凹部的裂纹引起的轮胎故障。而环形装饰带是外观最可辨识的部分,环形装饰带的除了第一表示域之外的全部区域是具有粗糙度值比侧壁的表面的粗糙度值大的背景部分的第二表示域,因此,当在环形装饰带中的一部分上产生与主要标记的形成无关的凹凸或污迹时,这些凹凸或污迹较不明显以提高轮胎的外观性能。根据<2>,第一表示域的沿径向的最大宽度是第二表示域的沿径向的最大宽度的0.9~1.1倍,因此可以提高装饰带的可见性。如果第一表示域的沿径向的最大宽度小于第二表示域的沿径向的最大宽度的0.9倍,则第一表示域中的上述部分的径向宽度不足以获得良好的可见性。另一方面,如果第一表示域的沿径向的最大宽度超过第二表示域的沿径向的最大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轮胎,其在成对的侧壁的至少一个的表面上具有环形装饰带,所述装饰带具有沿圆周方向交替且连续地布置的一个或多个第一表示域和一个或多个第二表示域,其中,所述第一表示域由背景部分和前景部分组成,所述背景部分连续通向邻接所述第一表示域的侧壁部并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值,所述前景部分被布置在所述背景部分中,具有与所述背景部分的沿轮胎径向的最大宽度相同的沿所述轮胎径向的最大宽度,并且形成表面粗糙度值比所述背景部分的表面粗糙度值大的标记,构成所述第二表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的背景部分具有比所述侧壁部和所述第一表示域的所述背景部分中的任何一个粗糙的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示域的沿所述径向的最大宽度是所述第二表示域的沿所述径向的最大宽度的0.9~1.1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示域的沿所述径向的最大宽度与所述第二表示域的沿所述径向的最大宽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景部分占所述第一表示域的面积的比例是65%以上,而所述背景部分占所述第二表示域的面积的比例是40%以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何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表示域的所述背景部分中排列相对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糸井大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