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702900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包括负载敏感压力模块、比例控制阀先导油源模块、逻辑控制模块、比例换向模块、比例先导控制模块、多个主回路功能控制模块和连接及转接模块,所述负载敏感压力模块用于控制整个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的油源,其包括溢流阀、#1节流阀、#2截止阀和第一先导型溢流阀,所述比例控制阀先导油源模块与外部先导控制油源相连用于向所述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提供先导油源,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包括多个逻辑控制阀,所述比例换向模块包括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对应数量的液控先导比例阀或电磁比例换向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维护、结构简单、集成化、可配组、开放式以及节能的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路控制阀,尤其涉及一种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比例多路控制阀,一般功能是标准的,如同一组阀的流量一般是在一定的范围,控制形式一旦定下来也很难改变,变量泵负载传感回路阀和定量泵开式回路阀功能一般不能转换,主回路上不能加液压锁等功能阀,阀内不能实现不同阀组合流功能;另外,负载比例功能和普通开关供能阀不能串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维护、结构简单、集成化以及节能的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包括:负载敏感压力模块,所述负载敏感压力模块用于控制整个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的油源,其包括溢流阀、#1节流阀、#2截止阀和第一先导型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分别并联至P口和MP口,所述MP口外接压力表,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并联至T口,所述第一先导型溢流阀的进油口通过#1节流阀与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先导型溢流阀的进油口通过#2截止阀并联至LS口,所述第一先导型溢流阀的出油口并联至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Z口用于外接控制油源,当外接油源为负载敏感变量泵时,所述#1节流阀连通同时所述#2截止阀截断,LS口与变量泵的负载敏感口相连,P口与所述变量泵的压力油口相连,T口与回油系统相连,T1口为卸油口且与回油箱相连,当外接油源为负载敏感定量泵时,所述#1节流阀截断同时所述#2截止阀连通,所述LS口截断;比例控制阀先导油源模块,所述比例控制阀先导油源模块与外部先导控制油源相连用于向所述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提供先导油源,所述比例控制阀先导油源模块的A口并联至Z口,T口并联至T1口,B口并联至LS口用于检测所述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总的LS反馈压力;逻辑控制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比例控制阀,所述多个比例控制阀为第一比例控制阀和第二比例控制阀,所述第一比例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比例控制阀均包括第二先导型溢流阀、LS梭阀和两通压力补偿阀,所述两通压力补偿阀用于在负载压力或供油压力变化时使执行机构流量保持恒定不变,所述两通压力补偿阀的进油口并联至P口,所述第一比例控制阀中LS梭阀的回油口连于LS口,所述第二比例控制阀中LS梭阀的回油口连于第一比例控制阀中LS梭阀的一进油口,所述两通压力补偿阀的一油口、所述第二先导型溢流阀的进油口以及LS梭阀的一进油口并联,所述第二先导型溢流阀的回油口并联至T1口,所述第二比例控制阀中LS梭阀的一进油口连于LS口;比例先导控制模块,所述比例先导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比例先导控制阀,所述多个比例先导控制阀为第一比例先导控制阀和第二比例先导控制阀,所述第一比例先导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比例先导控制阀为液控比例先导控制阀或电控比例先导控制阀中的一种,所述液控比例先导控制阀和电控比例先导控制阀根据需要进行互换;比例换向模块,所述比例换向模块包括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对应数量的液控先导比例换向阀或电磁比例换向阀,包括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和第二液控比例换向阀,所述第一比例先导控制模块的a口与所述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左先导口相连,所述第一比例先导控制模块的b口与所述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右先导口相连,所述第二比例先导控制模块的a口与所述第二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左先导口相连,所述第二比例先导控制模块的b口与所述第二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右先导口相连,所述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两个个油口分别与T口以及T1口相连,所述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的一个油口与所述两通压力补偿阀的回油口相连;多个主回路功能控制模块,所述多个主回路控制模块为第一主回路控制模块和第二主回路控制模块,所述第一主回路控制模块的两个油口分别并联至T口,所述第二主回路控制模块的两个油口分别并联至T口,所述第一主回路控制模块的A1口和B1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的两个油口相连,所述第二主回路控制模块的A2口和B2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液控比例换向阀的两个油口相连;以及连接及转接模块,所述连接及转接模块包括阀和用于转接不同通径阀组的转接阀块,当前后阀组流量相差较大时通过所述转接阀块进行过渡,将所述P口、T口、LS口、T1口以及Z口过渡到后阀块组。可选的,所述负载敏感压力模块、比例控制阀先导油源模块、逻辑控制模块、比例换向模块、比例先导控制模块、主回路功能控制模块和连接及转接模块集成为一体。可选的,所述T口包括第一T口和第二T口,所述第一T口用于常用,所述第二T口用于备用。可选的,所述P口包括第一P口和第二P口,所述第一P口用于常用,所述第二P口用于备用。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和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高的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实现多个不同压力流量的回路能够同时工作,且在不同的比例信号控制下,每个回路彼此互不影响按比例实现不同回路流量分配,并通过LS反馈压力信号给负载敏感变量泵控制泵的恒压变量压力点,从而实现控制泵的输出系统需要的流量,或给定量泵系统反馈压力信号给负载敏感压力阀动态控制阀的溢流压力,实现节约功率的目的,即系统需要多少功率通过LS反馈成比例提供给系统,或低压溢流,不产生过多的热功率损耗。通过模块式结构,目前我们可以实现多路阀比例流量从400L/min到2L/min的多回路混合串接,通过功能模块的扩展,可以实现双泵及多泵阀内比例合流,实现比例控制阀组和普通换向阀组的混搭在同一个多路阀中,在阀片主回路上集成单或双平衡阀以及液压锁等同类型阀件。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的原理框图;图2为图1中负载敏感压力模块的原理框图;图3为图1中比例控制阀先导油源模块的原理框图;图4为图1中主回路功能控制模块的原理框图;图5为图1中连接及转接模块的原理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一种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包括:负载敏感压力模块1,所述负载敏感压力模块1用于控制整个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的油源,如图2所示,其包括溢流阀11、#1节流阀13、#2截止阀14和第一先导型溢流阀12,所述溢流阀11的进油口分别并联至P口和MP口,所述MP口外接压力表,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并联至T口,所述第一先导型溢流阀的进油口通过#1节流阀与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先导型溢流阀的进油口通过#2截止阀并联至LS口,所述第一先导型溢流阀的出油口并联至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Z口用于外接控制油源,当外接油源为负载敏感变量泵时,所述#1节流阀连通同时所述#2截止阀截断,LS口与变量泵的负载敏感口相连,P口与所述变量泵的压力油口相连,T口与回油系统相连,T1口为卸油口且与回油箱相连,当外接油源为负载敏感定量泵时,所述#1节流阀截断同时所述#2截止阀连通,所述LS口截断;所述LS油路和T1油路中间可以加装带节流孔的塞子以降低系统压力波动;所述第一先导型溢流阀中的流量为整个阀组系统的最大通过流量,通过安装不同阻尼,可以实现变量泵负载敏感系统和定量泵负载敏感系统之间的转换;该负载敏感压力模块1中的LS’、P’、T’、T1’和Z’油口分别与逻辑控制模块相连,所述负载敏感压力模块1中的A、P、T和B油口分别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敏感压力模块,所述负载敏感压力模块用于控制整个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的油源,其包括溢流阀、#1节流阀、#2截止阀和第一先导型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分别并联至P口和MP口,所述MP口外接压力表,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并联至T口,所述第一先导型溢流阀的进油口通过#1节流阀与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先导型溢流阀的进油口通过#2截止阀并联至LS口,所述第一先导型溢流阀的出油口并联至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Z口用于外接控制油源,当外接油源为负载敏感变量泵时,所述#1节流阀连通同时所述#2截止阀截断,LS口与变量泵的负载敏感口相连,P口与所述变量泵的压力油口相连,T口与回油系统相连,T1口为卸油口且与回油箱相连,当外接油源为负载敏感定量泵时,所述#1节流阀截断同时所述#2截止阀连通,所述LS口截断;比例控制阀先导油源模块,所述比例控制阀先导油源模块与外部先导控制油源相连用于向所述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提供先导油源,所述比例控制阀先导油源模块的A口并联至Z口,T口并联至T1口,B口并联至LS口用于检测所述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总的LS反馈压力;逻辑控制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包括多个逻辑控制阀,所述多个逻辑控制阀为两个比例控制阀,所述两个比例控制阀为第一比例控制阀和第二比例控制阀且均包括第二先导型溢流阀、LS梭阀和两通压力补偿阀,所述两通压力补偿阀用于在负载压力或供油压力变化时使执行机构流量保持恒定不变,所述两通压力补偿阀的进油口并联至P口,所述第一比例控制阀中LS梭阀的回油口连于LS口,所述第二比例控制阀中LS梭阀的回油口连于第一比例控制阀中LS梭阀的一进油口,所述两通压力补偿阀的一油口、所述第二先导型溢流阀的进油口以及LS梭阀的一进油口并联,所述第二先导型溢流阀的回油口并联至T1口,所述第二比例控制阀中LS梭阀的一进油口连于LS口;比例先导控制模块,所述比例先导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比例先导控制阀,所述多个比例先导控制阀为第一比例先导控制阀和第二比例先导控制阀,所述第一比例先导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比例先导控制阀为液控比例先导控制阀或电控比例先导控制阀中的一种,所述液控比例先导控制阀和电控比例先导控制阀根据需要进行互换;比例换向模块,所述比例换向模块包括与所述逻辑控制模块相对应数量的液控先导比例换向阀或电磁比例换向阀,包括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和第二液控比例换向阀,所述第一比例先导控制模块的a口与所述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左先导口相连,所述第一比例先导控制模块的b口与所述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右先导口相连,所述第二比例先导控制模块的a口与所述第二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左先导口相连,所述第二比例先导控制模块的b口与所述第二液控比例换向阀的右先导口相连,所述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两个个油口分别与T口以及T1口相连,所述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的一个油口与所述两通压力补偿阀的回油口相连;多个主回路功能控制模块,所述多个主回路控制模块为第一主回路控制模块和第二主回路控制模块,所述第一主回路控制模块的两个油口分别并联至T口,所述第二主回路控制模块的两个油口分别并联至T口,所述第一主回路控制模块的A1口和B1口分别与所述第一液控比例换向阀的两个油口相连,所述第二主回路控制模块的A2口和B2口分别与所述第二液控比例换向阀的两个油口相连;以及连接及转接模块,所述连接及转接模块包括阀和用于转接不同通径阀组的转接阀块,当前后阀组流量相差较大时通过所述转接阀块进行过渡,将所述P口、T口、LS口、T1口以及Z口过渡到后阀块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其特征在于,包括:负载敏感压力模块,所述负载敏感压力模块用于控制整个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的油源,其包括溢流阀、#1节流阀、#2截止阀和第一先导型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分别并联至P口和MP口,所述MP口外接压力表,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并联至T口,所述第一先导型溢流阀的进油口通过#1节流阀与所述溢流阀的进油口相连,所述第一先导型溢流阀的进油口通过#2截止阀并联至LS口,所述第一先导型溢流阀的出油口并联至所述溢流阀的出油口,Z口用于外接控制油源,当外接油源为负载敏感变量泵时,所述#1节流阀连通同时所述#2截止阀截断,LS口与变量泵的负载敏感口相连,P口与所述变量泵的压力油口相连,T口与回油系统相连,T1口为卸油口且与回油箱相连,当外接油源为负载敏感定量泵时,所述#1节流阀截断同时所述#2截止阀连通,所述LS口截断;比例控制阀先导油源模块,所述比例控制阀先导油源模块与外部先导控制油源相连用于向所述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提供先导油源,所述比例控制阀先导油源模块的A口并联至Z口,T口并联至T1口,B口并联至LS口用于检测所述模块化负载敏感电液比例多路阀总的LS反馈压力;逻辑控制模块,所述逻辑控制模块包括多个逻辑控制阀,所述多个逻辑控制阀为两个比例控制阀,所述两个比例控制阀为第一比例控制阀和第二比例控制阀且均包括第二先导型溢流阀、LS梭阀和两通压力补偿阀,所述两通压力补偿阀用于在负载压力或供油压力变化时使执行机构流量保持恒定不变,所述两通压力补偿阀的进油口并联至P口,所述第一比例控制阀中LS梭阀的回油口连于LS口,所述第二比例控制阀中LS梭阀的回油口连于第一比例控制阀中LS梭阀的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一比例控制阀中所述两通压力补偿阀的一油口、所述第二先导型溢流阀的进油口以及LS梭阀的第二进油口并联,所述第二比例控制阀中所述两通压力补偿阀的一油口、所述第二先导型溢流阀的进油口以及LS梭阀的第二进油口并联,所述第二先导型溢流阀的回油口并联至T1口,所述第二比例控制阀中LS梭阀的第一进油口连于LS口;比例先导控制模块,所述比例先导控制模块包括多个比例先导控制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和平刘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安宝瑞力液压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