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低温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702901 阅读:1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2-03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低温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所述催化剂主要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其中碱金属主要为钾盐,如碳酸钾、硫酸钾或硝酸钾等,钾/碳质量分数为1~20%;碱土金属为钙盐,钙/钾质量分数为10~50%;过渡金属主要为铁、镍、钼、钴、镉中的一种或两种,可以是其盐类或氧化物,过渡金属/钾质量分数为5~30%。本发明专利技术有利于解决中低温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催化剂容易与煤中矿物质反应而中毒失活、催化剂活性不够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将来实现工业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低温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所述催化剂主要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其中碱金属主要为钾盐,如碳酸钾、硫酸钾或硝酸钾等,钾/碳质量分数为1~20%;碱土金属为钙盐,钙/钾质量分数为10~50%;过渡金属主要为铁、镍、钼、钴、镉中的一种或两种,可以是其盐类或氧化物,过渡金属/钾质量分数为5~30%。本专利技术有利于解决中低温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催化剂容易与煤中矿物质反应而中毒失活、催化剂活性不够稳定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有助于将来实现工业化。【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中低温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涉及一种主要含有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中的一种或两种元素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的埃克森美孚公司(Exxon)就开发了以K2CO3为催化剂的煤水蒸汽气化生产代用天然气的工艺,该工艺将传统的煤高温气化得到粗合成气,然后经耐硫变换、低温甲醇洗、干法精脱硫以及多段甲烷化反应等工序整合到了一个气化反应器中,具有流程短、操作简单、能耗低、成本低等诸多优点。但该催化剂对煤种的适用范围较窄,活性不够稳定,催化剂的回收利用都存在问题。后来美国的巨点能源(GPE )公司在上述基础上,经过多年的技术改进与升级,推出了“一步法低温催化气化煤制天然气”的技术,即“蓝气技术”,目前正在积极的进行商业推广,但仍存在煤的单程气化率低、催化剂煤种适用性较窄、催化剂易与煤中矿物质反应生成难溶的硅酸盐和硫化铁盐,部分催化剂难于回收等问题,从而导致部分催化剂失活,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复合式多元催化剂,通过浸溃的方法,将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均匀的添加到煤粉上,从而可以有效提高催化剂活性、稳定性和甲烷收率。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中低温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的复合式多元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在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煤粉是一种将未处理过的煤经过烘干、粉碎、筛分等操作步骤制得的20?40目的煤颗粒。 在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催化煤粉是一种由催化剂均匀分散在煤粉内外表面上的混合物。 在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预处理样品是指经碱土金属处理过的混合物。 在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中低温是指600?800°C。 在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碳转化率是指从反应开始到每次收集样品时,收集到的产品气中含碳物质的总摩尔数与投料煤粉中碳元素的总摩尔数之比。 此外在本专利技术中,提及的甲烷收率是指从反应开始到每次收集样品时,收集到的总甲烷摩尔数与投料煤粉中碳元素的总质量之比。 解决该专利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中低温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的催化剂,其特征是所述催化剂主要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其中碱金属为钾盐,钾/碳质量分数为I?20%;碱土金属为钙盐,钙/钾质量分数为10?50% ;过渡金属为铁、镍、钥、钴、镉中的一种或两种,过渡金属/钾质量分数为5?30%。 一般地,所述碱土金属主要为钾盐,如碳酸钾、硫酸钾或硝酸钾等,优选碳酸钾。 所述钾/碳质量分数为I?20%,优选的5?15%,最优的8?12%。 所述碱土金属主要为钙盐,其可以为:硝酸钙、醋酸钙、磷酸钙或氯化钙等,优选的硝酸钙、醋酸钙,最优选的硝酸钙。 所述钙/钾质量分数为10?50%,优选的20?40%,最优选的25?35%。 所述过渡金属主要为铁、镍、钥、钴、镉中的一种或两种,可以是其盐类或氧化物,其盐类可以是硫酸盐、硝酸盐或氯化物。 所述过渡金属/钾质量分数为5?30%,优选的10?25%,最优选的15?20%。 一种用于中低温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煤粉,将其浸溃于钙盐溶液中,在常温?90°C下搅拌I?4h,然后经抽滤、100?200°C氮气气氛中烘干I?5h,再经冷却磨碎得到预处理样品;以及2)取部分预处理样品,将其浸溃于含有碱金属盐和过渡金属盐溶液中,在常温?90°C下搅拌I?4h,然后经抽滤,100?200°C氮气气氛中烘干I?5h,再经冷却过筛得到最终催化煤粉,密封保存备用。 3)所述步骤I)中预处理样品的粒度> 20目。 所述步骤2)中催化煤粉的粒度为10?60目,优选的20?40目。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I)本专利技术有利于解决中低温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催化剂容易与煤中矿物质反应而中毒失活的问题。 (2)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可以提高煤粉的气化速率。 (3)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是复合多元催化剂,不但可以解决催化剂中毒失活和煤粉气化速率慢的问题,还可以有效提高产品气中甲烷产率。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5h内随时间变化甲烷产率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内容,下面例举了一些具体的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只限于列举的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使用的煤种为胜利褐煤(本实验室测得数据:碳元素含量52.03%,总硫含量0.97%),在使用前,经过烘干、粉碎、筛分等操作步骤得到20?40目的煤粉,作为下面各实施例的原煤粉。 实施例1制备单组分钾盐催化煤粉,称取20g煤粉,将其浸溃于40ml的碳酸钾溶液中,在常温?90°C下搅拌I?4h,然后经抽滤,100?200°C氮气气氛中烘干I?5h,再经冷却过筛得到“K”催化煤粉,密封保存备用,其中钾/碳质量分数约为10%。 实施例2制备双组分催化煤粉,称取20g的煤粉,将其浸溃于40ml硝酸钙溶液中,在常温?90°C下搅拌I?4h,然后经抽滤、100?200°C氮气气氛中烘干I?5h,再经冷却磨碎得到预处理样品。 接着取1g预处理样品,将其浸溃于40ml的碳酸钾中,在常温?90°C下搅拌I?4h,然后经抽滤,100?200°C氮气气氛中烘干I?5h,再经冷却过筛得到“K-Ca”催化煤粉,密封保存备用。其中钾/碳质量分数约为10%,钙/钾质量分数约为30%。 实施例3制备复合式多元催化煤粉,称取20g的煤粉,将其浸溃于40ml硝酸钙溶液中,在常温?90°C下搅拌I?4h,然后经抽滤、100?200°C氮气气氛中烘干I?5h,再经冷却磨碎得到预处理样品。 接着取1g预处理样品,将其浸溃于40ml的碳酸钾和硝酸镍溶液中,在常温?90°C下搅拌I?4h,然后经抽滤,100?200°C氮气气氛中烘干I?5h,再经冷却过筛得到“K-Ca-Ni”催化煤粉,密封保存备用。其中钾/碳质量分数约为10%,钙/钾质量分数约为30%,镍/钾质量分数为约20%。 下面主要举例考察不同过渡金属盐类对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 实施例4称取20g的煤粉,将其浸溃于40ml硝酸钙溶液中,在常温?90°C下搅拌I?4h,然后经抽滤、100?200°C氮气气氛中烘干I?5h,再经冷却磨碎得到预处理样品。 接着取1g预处理样品,将其浸溃于40ml的碳酸钾和硫酸亚铁溶液中,在常温?90°C下搅拌I?4h,然后经抽滤,100?200°C氮气气氛中烘干I?5h,再经冷却过筛得到“K-Ca-Fe”催化煤粉,密封保存备用,其中钾/碳质量分数约为10%,钙/钾质量分数约为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中低温煤催化气化制天然气的催化剂,其特征是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和过渡金属,其中碱金属为钾盐,钾/碳质量分数为1~20%;碱土金属为钙盐,钙/钾质量分数为10~50%;过渡金属为铁、镍、钼、钴、镉中的一种或两种,或着其盐类或氧化物,过渡金属/钾质量分数为5~3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华郝爱香李海涛吕锋祝东红侯红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南化集团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