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向器底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696252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11-26 23: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器底盖,包括盖体(1),在所述盖体(1)的上板面设有第一固定螺孔(2)、第二固定螺孔(2’)、第一定位柱(3)和第二定位柱(3’),在所述盖体(1)的右侧前部向右水平伸出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伸出端还设有第一支耳(5),在所述盖体(1)的左侧后部向左水平伸出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伸出端还设有第二支耳(5’)。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原有转向器底盖的盖体上一体成型地加设了两个定位柱、两个连接杆和两个支耳,在运输过程中不会造成干涉还避免了支耳的丢失,部件装配也更加简捷,结构新颖,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向器底盖,包括盖体(1),在所述盖体(1)的上板面设有第一固定螺孔(2)、第二固定螺孔(2’)、第一定位柱(3)和第二定位柱(3’),在所述盖体(1)的右侧前部向右水平伸出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伸出端还设有第一支耳(5),在所述盖体(1)的左侧后部向左水平伸出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伸出端还设有第二支耳(5’)。本技术在原有转向器底盖的盖体上一体成型地加设了两个定位柱、两个连接杆和两个支耳,在运输过程中不会造成干涉还避免了支耳的丢失,部件装配也更加简捷,结构新颖,适用范围广。【专利说明】一种转向器底盖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转向器底盖。
技术介绍
汽车转向器底盖上的固定螺孔需要螺接支耳来达到开启和封闭的作用,而支耳的体积较小,又是橡胶材料制成,在中转过程中容易造成挤压变形或丢失,从而影响装配效率,生产成本也有所升高,如何解决运输和装配之间产生的矛盾成为一个关键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便于运输和装配的转向器底盖。 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转向器底盖,包括盖体,在所述盖体的上板面对角设有第一固定螺孔和第二固定螺孔,在所述第一固定螺孔的后部竖直向上设有第一定位柱,在所述第二固定螺孔的前部竖直向上设有第二定位柱,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对称设置; 在所述盖体的右侧前部向右水平伸出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伸出端还设有第一支耳,所述第一支耳的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连接孔,该第一支耳的上部外侧设有一段螺纹;在所述盖体的左侧后部向左水平伸出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伸出端还设有第二支耳,所述第二支耳的中部也设有开口向上的连接孔,该第二支耳的上部外侧也设有一段螺纹。 采用以上结构,在盖体的上板面设置两个定位柱,在盖体的左、右两侧面还设置有两个连接杆,每个连接杆上都设置有一个支耳,每个支耳的连接孔直径与对应位置的定位柱直径相适配,这样在运输过程中,多个本技术叠放时,把支耳套接在定位柱上,多个支耳或连接杆之间就不会缠绕在一起,连接杆也不易受力折断,支耳也就不容易丢失,装配的时候,取下支耳,直接与盖体上的固定螺孔螺接固定即可,有利于本技术的运输和装配,结构新颖,操作简捷,适用于各类型车辆。 为了使支耳套接在定位柱上不易发生脱落的情况,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定位柱和第二定位柱均为“T”型圆柱体,所述“T”型圆柱体的水平段的直径为22mm,,所述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上的连接孔直径与对应侧定位柱的直径相适配。 为了不给本技术增加太多的重量,同时为了便于生产,所述第一连接杆和第二连接杆的直径为3mm。 为了降低热量,光线,空气尤其是臭氧对材质使用寿命的影响。同时提高对极性溶液和化学物的抗性,保持较低的吸水率,并具有良好的绝缘特性,作为优选,所述盖体、第一定位柱、第二定位柱、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一支耳和第二支耳由ETDM材料一体成型制成。 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原有转向器底盖的盖体上一体成型地加设了两个定位柱、两个连接杆和两个支耳,在运输过程中不会造成干涉还避免了支耳的丢失,部件装配也更加简捷,结构新颖,适用范围广。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一种转向器底盖由盖体I等组成,在所述盖体I的上板面对角设有第一固定螺孔2和第二固定螺孔2’,在所述第一固定螺孔2的后部竖直向上设有第一定位柱3,在所述第二固定螺孔2’的前部竖直向上设有第二定位柱3’,所述第一定位柱3和第二定位柱3’均为“T”型圆柱体且对称设置,所述“T”型圆柱体的水平段的直径为22mm。 在所述盖体I的右侧前部向右水平伸出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伸出端还设有第一支耳5,所述第一支耳5设有开口向上的连接孔,该第一支耳5的上部外侧设有一段螺纹;在所述盖体I的左侧后部向左水平伸出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伸出端还设有第二支耳5’,所述第二支耳5’也设有开口向上的连接孔,该第二支耳5’的上部外侧也设有一段螺纹,所述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4’的直径为3mm,所述第一支耳5和第二支耳5’上的连接孔直径与对应侧定位柱的直径相适配。 所述盖体1、第一定位柱3、第二定位柱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4’、第一支耳5和第二支耳5’由ETDM材料一体成型制成。 本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 本技术在生产装配中转的过程中,需要叠放在一起进行运输,这时把第一支耳5和第二支耳5’分别套接在对应侧的第一定位柱3和第二定位柱3’上,由于两个支耳采用ETDM材料制成,具有延展性,再加上两个支耳上的连接孔的直径与两个“T”型定位柱的水平段的直径相适配,两个支耳在运输过程中不易从定位住上脱落并造成丢失;在装配时,把定位柱上的支耳取下,并将支耳与对应侧的固定螺孔螺接固定即可。 本技术未描述部分与现有技术一致,在此不作赘述。 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转向器底盖,包括盖体(I),在所述盖体(I)的上板面对角设有第一固定螺孔(2)和第二固定螺孔(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螺孔(2)的后部竖直向上设有第一定位柱(3),在所述第二固定螺孔(2’)的前部竖直向上设有第二定位柱(3’),所述第一定位柱(3)和第二定位柱(3’ )对称设置; 在所述盖体(I)的右侧前部向右水平伸出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伸出端还设有第一支耳(5),所述第一支耳(5)的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连接孔,该第一支耳(5)的上部外侧设有一段螺纹;在所述盖体(I)的左侧后部向左水平伸出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二连接杆(4’ )的伸出端还设有第二支耳(5’),所述第二支耳(5,)的中部也设有开口向上的连接孔,该第二支耳(5,)的上部外侧也设有一段螺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器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柱(3)和第二定位柱(3’ )均为“T”型圆柱体,所述“T”型圆柱体的水平段的直径为22mm,所述第一支耳(5)和第二支耳(5,)上的连接孔直径与对应侧定位柱水平段的直径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器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杆(4)和第二连接杆(4,)的直径为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向器底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I)、第一定位柱(3)、第二定位柱(3’)、第一连接杆(4)、第二连接杆(4’)、第一支耳(5)和第二支耳(5,)由ETDM材料一体成型制成。【文档编号】B62D1/00GK203958263SQ201420432715【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日 【专利技术者】颜泽刚, 肖义尧, 邓小华, 汪文, 黄锋, 聂云涛, 陈方东, 刘统亮 申请人:重庆恒伟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向器底盖,包括盖体(1),在所述盖体(1)的上板面对角设有第一固定螺孔(2)和第二固定螺孔(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固定螺孔(2)的后部竖直向上设有第一定位柱(3),在所述第二固定螺孔(2’)的前部竖直向上设有第二定位柱(3’),所述第一定位柱(3)和第二定位柱(3’)对称设置;在所述盖体(1)的右侧前部向右水平伸出第一连接杆(4),所述第一连接杆(4)的伸出端还设有第一支耳(5),所述第一支耳(5)的中部设有开口向上的连接孔,该第一支耳(5)的上部外侧设有一段螺纹;在所述盖体(1)的左侧后部向左水平伸出第二连接杆(4’),所述第二连接杆(4’)的伸出端还设有第二支耳(5’),所述第二支耳(5’)的中部也设有开口向上的连接孔,该第二支耳(5’)的上部外侧也设有一段螺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泽刚肖义尧邓小华汪文黄锋聂云涛陈方东刘统亮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恒伟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