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式双离合器,包括工作飞轮及其两侧设置的第一从动盘和第二从动盘,所述工作飞轮的一侧通过第一从动盘与实心输入轴传动配合,工作飞轮的另一侧通过第二从动盘与空心输入轴传动配合,空心输入轴上依次套设有卡环、支撑承力轴承和第二从动盘,卡环近空心输入轴的首端设置,卡环的侧部与支撑承力轴承的侧部相接触,所述空心输入轴通过支撑承力轴承与工作飞轮的中部旋转配合;所述工作飞轮的四周通过离合器盖与花键组中部固定连接,花键组的侧部通过多个弧形弹簧减震器与发动机飞轮侧部传动配合。本设计不仅减少了发动机曲轴的弯曲震动和轴向窜动,而且有效减小起车内噪声和变速箱噪声。(*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干式双离合器,包括工作飞轮及其两侧设置的第一从动盘和第二从动盘,所述工作飞轮的一侧通过第一从动盘与实心输入轴传动配合,工作飞轮的另一侧通过第二从动盘与空心输入轴传动配合,空心输入轴上依次套设有卡环、支撑承力轴承和第二从动盘,卡环近空心输入轴的首端设置,卡环的侧部与支撑承力轴承的侧部相接触,所述空心输入轴通过支撑承力轴承与工作飞轮的中部旋转配合;所述工作飞轮的四周通过离合器盖与花键组中部固定连接,花键组的侧部通过多个弧形弹簧减震器与发动机飞轮侧部传动配合。本设计不仅减少了发动机曲轴的弯曲震动和轴向窜动,而且有效减小起车内噪声和变速箱噪声。【专利说明】一种干式双离合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双离合器,尤其涉及一种干式双离合器,具体适用于减小发动机震动和车内噪音。
技术介绍
双离合器变速器(DCT)利用双离合器的特点使得车辆可以在动力不中断的情况下自动选挡,通过在两个离合器之间切换进行换挡,为实现变速箱的自动控制提供可能。双离合器担负着档位切换、起步控制、动力传递、扭转减振、过载保护等重要作用,是DCT系统的关键部件之一。而干式离合器由于其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成本低的特点,应用十分广泛。 手动变速器中使用的离合器通常是“常闭式离合器”,通过离合器操作结构使离合器分离。虽然分离力对发动机曲轴有影响,但分离力较小且作用时间短。用于双离合器变速器(DCT)的干式双离合器,出于安全原因考虑,要求使用“常开式离合器”。通过离合器操作结构使离合器结合。由于离合器结合力比较大,作用时间长。如果将离合器结合力传递到发动机曲轴上会对发动机产生伤害。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为CN 102822551A,申请公布日为2012年12月12日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离合器,包括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具有能够相对于第一反压板轴向运动的第一压紧板,用于联接一与所述第一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一离合器盘。所述第二离合器具有能够相对于第二反压板轴向运动的第二压紧板,用于联接一与所述第二输出轴相连接的第二离合器盘。虽然该专利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小发动机的振动,但其仍存在以下缺陷: 1、该专利技术中双离合器的操纵力会沿轴向通过发动机飞轮传递到发动机曲轴上引起曲轴的轴向窜动。 2、该专利技术中的双离合器通过发动机飞轮与曲轴相连接,引起曲轴弯曲震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动机曲轴的弯曲震动和轴向窜动大的问题,提供一种发动机曲轴的弯曲震动和轴向窜动小的干式双离合器。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干式双离合器,包括工作飞轮及其两侧设置的第一从动盘和第二从动盘,所述工作飞轮的一侧通过第一从动盘与第一从动盘中部设置的实心输入轴传动配合,所述工作飞轮的另一侧通过第二从动盘与第二从动盘中部设置的空心输入轴传动配合; 所述空心输入轴上依次套设有卡环、支撑承力轴承和第二从动盘,所述卡环近空心输入轴的首端设置,卡环的侧部与支撑承力轴承的侧部相接触,所述空心输入轴通过支撑承力轴承与工作飞轮的中部旋转配合; 所述工作飞轮的四周通过离合器盖与花键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花键组的侧部通过多个弧形弹簧减震器与发动机飞轮侧部传动配合,所述弧形弹簧减震器沿发动机飞轮侧面圆周均勻设置。 所述花键组包括外花键和内花键,所述外花键的中部与离合器盖的中部固定连接,外花键的外圆周面与内花键的中部相啮合,所述内花键的侧部通过弧形弹簧减震器与发动机飞轮传动配合。 所述第一从动盘的中部设置有实心轴花键毂,所述第一从动盘与实心轴花键毂相连接的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从动盘减震弹簧;所述第二从动盘中部设置有空心轴花键毂,所述第二从动盘与空心轴花键毂相连接的圆周面上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从动盘减震弹簧,所述第二从动盘减震弹簧与第一从动盘减震弹簧的结构一致,所述第二从动盘上的第二从动盘减震弹簧的数量和布置方式均与第一从动盘上的第一从动盘减震弹簧相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1、本技术一种干式双离合器中的工作飞轮通过其中部设置的支撑承力轴承与空心输入轴旋转配合,支撑承力轴承的侧部与卡环的侧部相接触,卡环能够防止支撑承力轴承沿空心输入轴轴向滑动,使支撑承力轴承外部套设的工作飞轮在空心输入轴上保持轴向、径向相对位置不变,从而使双离合器在空心输入轴上保持轴向、径向相对位置不变,离合器换挡时离合器的操纵力依次通过工作飞轮、空心输入轴、变速箱壳体轴承传递到变速箱的壳体上,避免发动机曲轴的运转受到离合器操纵力的影响,减少了发动机曲轴的轴向窜动;同时,工作飞轮通过支撑承力轴承套设在空心输入轴上,离合器的重力通过空心输入轴传递到变速箱壳体上,使发动机曲轴的运转不受离合器重量的影响,减少了发动机曲轴的弯曲震动。因此,本设计能有效减少发动机曲轴的弯曲震动和轴向窜动。 2、本技术一种干式双离合器中的双离合器通过紧密配合的内外花键与发动机飞轮的上的弧形弹簧减震器连接,紧密配合的内外花键消除了发动机扭矩交替变化引起的噪声,浮动的弧形弹簧减震器能够有效弥补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安装同轴度低的问题,便于飞轮的安装;弧形弹簧减震器使双离合器与发动机飞轮之间的连接变成了弹性连接,使发动机曲轴不受离合器操纵力,对发动机的震动衰减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本设计安装同轴度高、有效衰减发动机震动。 3、本技术一种干式双离合器中的弧形弹簧减震器与第一从动盘减震弹簧、第二从动盘减震弹簧一起形成两级弹簧减震布置,有效降隔离了发动机震动的同时减小了换挡冲击力对轴系的振动,使动力输出更加平稳。因此,本设计动力输出平稳换挡冲击小。 4、本技术一种干式双离合器中的双离合器能够预装到变速箱的实心输入轴和空心输入轴上,避免了原设计双离合器在安装过程中同时穿插两个花键轴的问题,大大降低了安装难度。因此,本设计有效降低了安装难度。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工作飞轮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从动盘1、实心轴花键毂11、第一从动盘减震弹簧12、第二从动盘2、空心轴花键毂21、第二从动盘减震弹簧22、工作飞轮3、支撑承力轴承31、空心输入轴4、卡环41、离合器盖5、花键组51、外花键52、内花键53、发动机飞轮6、弧形弹簧减震器61。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 -图2,一种干式双离合器,包括工作飞轮3及其两侧设置的第一从动盘I和第二从动盘2,所述工作飞轮3的一侧通过第一从动盘I与第一从动盘I中部设置的实心输入轴传动配合,所述工作飞轮3的另一侧通过第二从动盘2与第二从动盘2中部设置的空心输入轴4传动配合; 所述空心输入轴4上依次套设有卡环41、支撑承力轴承31和第二从动盘2,所述卡环41近空心输入轴4的首端设置,卡环41的侧部与支撑承力轴承31的侧部相接触,所述空心输入轴4通过支撑承力轴承31与工作飞轮3的中部旋转配合; 所述工作飞轮3的四周通过离合器盖5与花键组51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花键组51的侧部通过多个弧形弹簧减震器61与发动机飞轮6侧部传动配合,所述弧形弹簧减震器61沿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干式双离合器,包括工作飞轮(3)及其两侧设置的第一从动盘(1)和第二从动盘(2),所述工作飞轮(3)的一侧通过第一从动盘(1)与第一从动盘(1)中部设置的实心输入轴传动配合,所述工作飞轮(3)的另一侧通过第二从动盘(2)与第二从动盘(2)中部设置的空心输入轴(4)传动配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输入轴(4)上依次套设有卡环(41)、支撑承力轴承(31)和第二从动盘(2),所述卡环(41)近空心输入轴(4)的首端设置,卡环(41)的侧部与支撑承力轴承(31)的侧部相接触,所述空心输入轴(4)通过支撑承力轴承(31)与工作飞轮(3)的中部旋转配合;所述工作飞轮(3)的四周通过离合器盖(5)与花键组(51)中部固定连接,所述花键组(51)的侧部通过多个弧形弹簧减震器(61)与发动机飞轮(6)侧部传动配合,所述弧形弹簧减震器(61)沿发动机飞轮(6)侧面圆周均匀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久,刘旭,殷勇,魏为民,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商用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