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带行走机构和底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2202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17
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和底盘,包括框架主体以及被支撑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多个旋转轮,所述框架主体包括:沿纵向方向平行设置的两个纵向框架;以及安装在所述两个纵向框架之间的多个横向框架。所述旋转轮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第一结合装置安装在所述纵向框架的前端的上部。由于用于支撑作业车辆的几乎整个重量的支撑框架由纵向框架和横向框架形成,在满足能够支撑作业车辆的支撑强度的情况下,两个纵向空间之间具有多个空间,从而降低了支撑框架本身的重量,进而降低了整个作业车辆的重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履带行走机构和底盘
本技术涉及一种履带式作业车辆,特别是,涉及一种作业车辆的履带行走机构和包括这种履带行走机构的底盘。
技术介绍
目前,在例如推土机、挖掘机之类的履带作业车辆中,用于支撑履带的行走机构一般包括框架主体和安装在框架主体上的驱动轮、导向轮、支重轮和托带轮等,框架主体一般由较为厚重的金属铸造而成,以提供足够的支撑强度和稳定性。但是,在对于诸如玉米收割机、水稻收割机之类的履带作业车辆,有时候需要在泥泞的松软土地上作业,为了减少对土地的破坏,需要尽量降低整个作业车辆的重量,而较为重的行走机构显然不符合降低作业车辆重量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或者其它方面的缺陷,本技术提出一种用于作业车辆的履带行走机构和底盘,能够降低履带行走机构的重量,进而降低整个作业车辆的重量。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包括框架主体以及被支撑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多个旋转轮,所述框架主体包括:两个纵向框架,沿纵向方向平行设置;以及多个横向框架,安装在所述两个纵向框架之间。在上述履带行走机构中,所述旋转轮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第一结合装置安装在所述纵向框架的前端的上部。在上述履带行走机构中,所述第一结合装置包括:第一基座,安装在所述纵向框架的第一端的上部;可移动基座,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移动;以及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的第一端抵靠所述第一基座,第二端抵靠所述可移动基座;所述导向轮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基座的与所述弹性装置相反的一侧。在上述履带行走机构中,所述可移动基座包括:基板,所述基板的第一侧抵靠所述弹性装置的第二端;以及两个支撑臂,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平行延伸,所述导向轮安装在所述支撑臂之间。在上述履带行走机构中,所述第一结合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基座,在所述弹性装置的第二端附近安装在所述纵向框架的上部;以及两个引导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上,并可滑动地穿过所述基板。在上述履带行走机构中,所述第二基座大致为L形,具有大致相互垂直的两个臂;该第二基座的一个臂安装在所述纵向框架上,所述引导杆安装在第二基座的另一个臂上。在上述履带行走机构中,所述第一基座大致为L形,具有大致相互垂直的两个臂;该第一基座的一个臂安装在所述纵向框架上,所述弹性装置的第一端安装在第一基座的另一个臂上。在上述履带行走机构中,在所述第二基座的安装在纵向框架的臂上设置至少一个支撑凸台;在所述可移动基座的基板的第二侧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支撑凸台上。在上述履带行走机构中,所述旋转轮包括多个支重轮,所述支重轮通过第一轴承座安装在所述纵向框架的下部。在上述履带行走机构中,所述旋转轮包括多个托带轮,所述托带轮通过支撑架安装在所述纵向框架的上部。在上述履带行走机构中,所述旋转轮包括驱动轮,所述驱动轮通过安装在所述纵向框架后端的第二轴承座安装在所述纵向框架上。在上述履带行走机构中,所述纵向框架由“C”或者“工”形钢制成,并包括:上凸缘;与所述上凸缘相对的下凸缘;以及连接在上凸缘与下凸缘之间的主体部。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作业车辆的底盘,包括:两个履带,两个所述的履带行走机构,所述两个履带分别安装在所述履带行走机构上;以及连接支撑结构,连接两个所述履带行走机构并支撑作业车辆的作业部分。所述作业车辆为联合收割机。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各种实施例所述的履带行走机构,由于用于支撑作业车辆的几乎整个重量的支撑框架由纵向框架和横向框架形成,在满足能够支撑作业车辆的支撑强度的情况下,两个纵向空间之间具有多个空间,从而降低了支撑框架本身的重量,进而降低了整个作业车辆的重量。【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及优点能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其中:图1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底盘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履带行走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示出图2所示的履带行走机构的侧视图;图4是示出图2所示的履带行走机构的俯视图;图5是示出图2或图3所示的履带行走机构的左端部分的一种放大图;图6是示出图2或图3所示的履带行走机构的左端部分的另一种放大图;图7是示出图6所示的部分履带行走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中拆除了用于安装导向轮的第一结合装置;以及图8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履带行走机构的立体示意图,图中拆除了用于安装导向轮的第一结合装置。【具体实施方式】虽然将参照含有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的附图充分描述本技术,但在此描述之前应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修改本文中所描述的技术,同时获得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因此,须了解以上的描述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为一广泛的揭示,且其内容不在于限制本技术所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参见图2-8,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履带式作业车辆的履带行走机构100,包括框架主体以及被支撑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多个旋转轮。所述框架主体包括:两个纵向框架1,沿纵向方向(作业车辆的行进方向或者长度方向)平行设置;以及例如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方式安装在两个纵向框架I之间的多个横向框架2。进一步地,在根据本技术的履带行走机构100中,纵向框架I由预制成形的“匚”或者“工”形钢制成,并包括:上凸缘11 ;与上凸缘11相对的下凸缘12 ;以及连接在上凸缘11与下凸缘12之间的主体部13。在另一种实施例中,纵向框架I也可以由截面为大致长方形的型钢制成。在一种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旋转轮包括用于引导履带201 (参见图1)转向的导向轮6,所述导向轮通过第一结合装置安装在纵向框架I的第一端(图3和4中的左端)的上部。具体而言,第一结合装置包括:第一基座3,例如通过焊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安装在纵向框架I的第一端的上部;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移动的可移动基座5 ;以及例如螺旋弹簧之类的弹性装置4,所述弹性装置4的第一端(图3和4中的左端)抵靠第一基座3,第二端(图3和4中的右侧)抵靠可移动基座5,使得可移动基座5可对抗弹性装置4的弹力而相对于第一基座3移动,导向轮6安装在可移动基座5的与所述弹簧相反的一侧(图3和4中的左侧)。由于可移动基座5可对抗弹性装置4的弹力而相对于第一基座3移动,由此可以使履带201张紧,因此导向轮6也称做张紧轮。在进一步的示例性实施例中,可移动基座5包括:基板51,所述基板51的第一侧抵靠弹性装置4的第二端;以及两个支撑臂52,在基板51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的两端平行延伸,导向轮6安装在两个支撑臂52之间。进一步地,在两个支撑臂52的端部通过螺栓结构安装有轴承座61,导向轮6安装在轴承座61上。在根据本技术的履带行走机构100的进一步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结合装置还包括:第二基座7,在弹性装置4的第二端附近安装在纵向框架I的上部;以及两个引导杆71,固定在第二基座7上,并可滑动地穿过基板51。参见图7和8,第二基座7具有大致的L形,具有大致相互垂直的两个臂,所述第二基座7的一个臂72例如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纵向框架I的上凸缘11上,引导杆71固定地安装在第二基座7的另一个臂73上。另夕卜,第一基座3具有大致的L形,具有大致相互垂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包括框架主体以及被支撑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多个旋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包括: 两个纵向框架,沿纵向方向平行设置;以及 多个横向框架,安装在所述两个纵向框架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履带行走机构,包括框架主体以及被支撑在所述框架主体上的多个旋转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主体包括: 两个纵向框架,沿纵向方向平行设置;以及 多个横向框架,安装在所述两个纵向框架之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履带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轮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第一结合装置安装在所述纵向框架的前端的上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履带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装置包括: 第一基座,安装在所述纵向框架的第一端的上部; 可移动基座,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基座移动;以及 弹性装置,所述弹性装置的第一端抵靠所述第一基座,第二端抵靠所述可移动基座; 所述导向轮安装在所述可移动基座的与所述弹性装置相反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履带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移动基座包括: 基板,所述基板的第一侧抵靠所述弹性装置的第二端;以及 两个支撑臂,在所述基板的与所述第一侧相反的第二侧平行延伸,所述导向轮安装在所述支撑臂之间。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履带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结合装置进一步包括: 第二基座,在所述弹性装置的第二端附近安装在所述纵向框架的上部;以及 两个引导杆,固定在所述第二基座上,并可滑动地穿过所述基板。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履带行走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基座大致为L形,具有大致相互垂直的两个臂;该第二基座的一个臂安装在所述纵向框架上,所述引导杆安装在第二基座的另一个臂上。7.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振芳常润海肖圣春于珍珠
申请(专利权)人:约翰迪尔天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