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天津大学专利>正文

具有抗凝血及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冠状动脉支架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345336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1 17: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具有抗凝血及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冠状动脉支架及制备方法。将支架浸泡在多巴胺和赖氨酸溶液中水浴;再浸泡在N-(3-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盐溶液中预处理;然后将处理的支架溶解在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磷酰胆碱溶液中,向溶液中加入四甲基乙二胺、N,N-亚甲基二丙烯酰胺和过硫酸铵反应;再浸泡在RGD多肽溶液中,加入TEMED和APS,反应制备得到涂层。冠状动脉支架的涂层中含有的MPC部分可以降低蛋白吸附、抑制吸附蛋白的变性和血小板粘连,抑制炎症反应;含有的RGD部分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对支架的粘附,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支架更好的存在于体内发挥功能,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
技术介绍
冠状动脉支架自应用于临床以来,发展很快,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已成为心肌血运重建的主要手段。在许多医院的心导管室,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80%的病例植入冠状动脉支架。原因为:(I)植入支架后造影的影像非常好,急性期结果好;(2)由于支架能够治疗由球囊扩张引起的急性或濒临闭塞,使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明显提高;(3)支架可以降低再狭窄率,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4)植入支架容易操作;(5)支架的应用可以减少操作时间;(6)对于复杂病变,球囊扩张结果往往不理想,植入支架可以得到满意的结果。这些广泛的应用归功于支架技术的完善、对植入支架血管壁损伤的深入理解以及辅助药物治疗的进步。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支架均为金属支架,存在一些缺陷,主要为血栓形成和内膜增生引起的支架内再狭窄。MPC与血液成分见的相互作用小,可以降低蛋白吸附、抑制吸附蛋白的变性和血小板粘连,抑制炎症反应,同时具有良好的血液及组织相容性,具有很好的抗凝血作用。RGD部分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对支架的粘附,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使支架更好的存在于体内发挥其功能。同时,涂层好的支架在应用于实际临床之前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抗凝血及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冠状动脉支架,其特征是在支架上设置有MPC凝胶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凝血及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粘附作用的冠状动脉支架,其特征是在支架上设置有MPC凝胶涂层。2.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架,其特征是在所述的支架凝胶涂层上接有RGD多肽。3.权利要求1或2的冠状动脉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是步骤如下: 1)取普通支架依次用有机溶剂、去离子水超声处理;取出后,用氮气流将支架吹干; 2)取多巴胺盐酸盐和赖氨酸,加入pH= 6~9的缓冲液配置成的多巴胺溶液,浓度为1~100mg/mL ;将步骤1)处理后的支架浸泡在上述溶液中,放置于20~100°C水浴锅中1~10h ;用蒸馏水清洗,取出支架用氮气流将其吹干; 3)用蒸馏水配制N-(3-氨基丙基)甲基丙烯酸盐(APM)溶液,浓度为10~400mg/mL,将支架浸泡其中充分反应,反应完毕后取出支架用蒸馏水反复冲洗,用氮气流将其吹干; 4)在离心管中用蒸馏水溶解MPC制成溶液,浓度为10~400mg/mL;加入浓度均为10~400mg/mL的B1S和TEMED,混匀,将支架放入其中,加入浓度为10~400mg/mL引发剂APS ;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颖杨贤金亓洪昭崔振铎原续波张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