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319562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2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座椅滑动装置具备:锁止装置,其通过驱动源能够在限制车辆用座椅的移动的锁止状态与允许车辆用座椅的移动的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锁止装置的工作。控制装置具备:操作检测部,其检测对设置在车辆用座椅的操作开关的操作;第1控制部,其对应于检测出操作,将锁止装置切换为解除状态,并对应于操作的检测已停止,将锁止装置切换为锁止状态;车门开闭检测部,其检测车辆车门的开闭动作;以及第2控制部。第2控制部判断在车辆车门的打开动作时应允许车辆用座椅的移动的车门打开时解除条件是否成立,并在车门打开时解除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将锁止装置切换为解除状态,且保持该解除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已知一种具备通过驱动源能够在锁止状态(座椅滑动锁止)与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的锁止装置的座椅滑动装置。例如,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锁止装置通常时通过弹簧的弹力维持为锁止状态。而且,基于马达的驱动力,能够使锁止装置从锁止状态切换为解除状态,并保持该解除状态。S卩,通过采用这样的具有驱动源的锁止装置,座椅滑动装置的解除变得容易。另夕卜,能够将其操作开关(解除要求开关)设置在任意的位置。例如,通过在座椅靠背设置操作开关,能够使前排座椅(主要是副驾驶席)从后排座椅移动。由此,从后部车门(后部车门开口)的上下车(通行)变得容易等能够提高乘客的便利性。然而,由于在乘客容易操作的位置设置操作开关,所以有可能进行不需要座椅滑动装置的解除的状况下的误操作,或者不应解除座椅滑动装置的状态下的操作。因此,以往,对于这样的附加地设置的操作开关,仅在进行对该操作开关的操作的期间,换句话说限于继续操作,才保持锁止装置的解除状态。而且,由此,一般采用避免因误输入、误识别所造成的解除状态继续的情况,来实现其安全性的提高的构成。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 206154号公报然而,由于需要这样的继续操作,从而存在未充分利用通过动力源能够进行座椅滑动装置的解除这样的优点这样的问题。例如,在乘客拿货物的状态下从后部车门搭乘的情况下,如果通过一次操作就能够解除前排座椅的座椅滑动装置的锁止,则非常便利。然而,在上述那样的以往技术中,需要乘客使锁止解除用的操作杆持续这样的操作。因此,结果,实际情况大多是乘客为了操作操作杆而不得不放下货物,在这一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基于误输入、误识别而锁止装置的解除状态继续这样的状况的产生,并进一步提高便利性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方式提供一种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该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具备:锁止装置,其通过驱动源能够在限制车辆用座椅的移动的锁止状态与允许上述车辆用座椅的移动的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上述锁止装置的工作。上述控制装置具备:操作检测部,其检测对设置在上述车辆用座椅的操作开关的操作;第I控制部,其对应于检测出上述操作,将上述锁止装置切换为上述解除状态,并且对应于上述操作的检测已停止,将上述锁止装置切换为上述锁止状态;车门开闭检测部,其检测车辆车门的开闭动作;以及第2控制部,其是在上述车辆车门的打开动作时判断应允许上述车辆用座椅的移动的车门打开时解除条件是否成立的第2控制部,并在上述车门打开时解除条件成立的情况下使上述锁止装置切换为上述解除状态,且保持该解除状态。根据上述构成,限于认为在车辆车门的打开动作时应允许座椅的移动的状况下,能够使锁止装置切换为解除状态,并保持该解除状态。其结果,能够抑制基于误输入、误识别而解除状态继续这样的状况的产生,并提高乘客搭乘时的便利性。本专利技术例如应用于车辆的副驾驶席的情况下,乘客从后部车门(后部车门开口)搭乘时,基于车门打开时解除条件的成立来解除副驾驶席的座椅滑动锁止。该解除状态不需要对操作开关继续操作而被保持。由此,乘客即使在手被货物占用的状态下,也能够容易上下车。【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的概略图。图2是锁止/解除的状态转换图。图3是表示具备了上述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的车辆的示意图。图4是表示车门打开时解除条件判定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结束条件判定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6是表示禁止条件判定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7是表示解除控制以及锁止控制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8是表示其它例子的车门打开时解除条件判定的处理顺序的流程图。图9是表示其它例子的车门打开时解除条件判定的处理顺序示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根据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车辆用座椅I具备坐垫2、以能够相对于该坐垫2的后端部自由倾动的方式设置的座椅靠背3和设置在该座椅靠背3的上端的头枕4。在车辆的地板F上设置有并列配置的一对下部横条5。在一对下部横条5上安装有在分别对应的下部横条5上滑动的一对上部导轨6。座椅I的坐垫2被固定在这些上部导轨6上。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这些下部横条5以及上部导轨6形成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10。车辆的乘客通过利用该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10的功能,能够进行车辆前后方向(图中,左右方向)上的座椅I的位置调整。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10具备:锁止装置12,其能够在将马达11作为驱动源来限制座椅I的移动的锁止状态(座椅滑动锁止)与允许该座椅I的移动的解除状态(座椅滑动锁止的解除)之间进行切换;以及ECU (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13,其用作对该锁止装置12的工作进行控制的控制装置。本实施方式的锁止装置12具有通过将设置在座椅I的锁止爪插入在形成于下部横条5的锁止孔,来限制座椅I的移动的公知的锁止机构(省略图示)。通过马达11的驱动力使锁止爪动作,从而能够在锁止状态与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在ECU13连接有乘客在锁止状态与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操作时所使用的操作开关15。具体而言,E⑶13中,操作开关15包括设置在坐垫2的侧面(座椅侧面)的座椅侧面解除要求开关15A以及设置在座椅靠背3的背面的座椅靠背解除要求开关15B。S卩,在本实施方式中,由ECUl3构成操作检测部。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ECU13对应于进行了对各操作开关15的操作(解除要求开关(SW) = 0N),将锁止装置12控制成切换为解除状态α。与此相对的,E⑶13对应于操作已停止(解除要求SW = OFF),将锁止装置12控制成切换为锁止状态β。详述如下,如图1所示,在E⑶13连接有解除限位开关16,该解除限位开关16在锁止装置12移到完全的解除状态(锁止爪的拔脱完成)的情况下成为“0Ν”。另外,在ECU13连接有锁止位置限位开关17,该锁止位置限位开关17在锁止装置12移到完全的锁止状态(锁止爪的插入完成)的情况下成为“0N”。如图2所示,在解除控制时,若解除限位开关16被设定为“0N”,则E⑶13使马达11的驱动停止。由此,锁止装置12从解除工作状态α I移至解除保持状态α O。另外,在锁止控制时,锁止位置限位开关17被设定为“ON”,E⑶13使马达11的驱动停止。由此,锁止装置12从锁定工作状态β I移至锁止位置保持状态β O。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10例如应用于车辆20的副驾驶席21。由此,车辆20的乘客从在后排座椅22的侧方(该图中,下侧)开口的后部车门开口23搭乘时,能够操作座椅靠背解除要求开关15Β,来解除副驾驶席21的座椅滑动锁止。另夕卜,在该车辆20中,在后部车门开口 23设置有滑动车门24,该滑动车门24通过在车辆前后方向(该图中,左右方向)上移动,能够有选择性地打开和关闭该后部车门开口 23。而且,通过使副驾驶席21向前方移动,例如,利用了后部车门开口 23的向驾驶席25的上下车也变得容易,并能够提高车辆20的便利性。如图1所示,在ECU13连接有对该滑动车门24的开闭动作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是座椅滑动装置,其中,具备:锁止装置,其通过驱动源能够在限制车辆用座椅的移动的锁止状态与允许所述车辆用座椅的移动的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及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锁止装置的工作,所述控制装置具备:操作检测部,其检测对设置在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操作开关的操作;第1控制部,其对应于检测出所述操作,将所述锁止装置切换为所述解除状态,并且对应于所述操作的检测已停止,将所述锁止装置切换为所述锁止状态;车门开闭检测部,其检测车辆车门的开闭动作;以及第2控制部,其是判断在所述车辆车门的打开动作时应允许所述车辆用座椅的移动的车门打开时解除条件是否成立的第2控制部,并在所述车门打开时解除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将所述锁止装置切换为所述解除状态,且保持该解除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09 JP 2011-2704111.一种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是座椅滑动装置,其中,具备: 锁止装置,其通过驱动源能够在限制车辆用座椅的移动的锁止状态与允许所述车辆用座椅的移动的解除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以及 控制装置,其控制所述锁止装置的工作,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 操作检测部,其检测对设置在所述车辆用座椅上的操作开关的操作; 第I控制部,其对应于检测出所述操作,将所述锁止装置切换为所述解除状态,并且对应于所述操作的检测已停止,将所述锁止装置切换为所述锁止状态; 车门开闭检测部,其检测车辆车门的开闭动作;以及 第2控制部,其是判断在所述车辆车门的打开动作时应允许所述车辆用座椅的移动的车门打开时解除条件是否成立的第2控制部,并在所述车门打开时解除条件成立的情况下将所述锁止装置切换为所述解除状态,且保持该解除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中, 在通过所述车门开闭检测部检测出所述车辆车门的打开动作且通过所述操作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操作的情况下,所述第2控制部将所述锁止装置切换为所述解除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中, 在从所述车辆车门的打开动作开始规定时间内通过所述操作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操作的情况下,所述第2控制部将所述锁止装置切换为所述解除状态。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中, 在所述车辆车门打开时通过所述操作检测部检测出所述操作的情况下,所述第2控制部将所述锁止装置切换为所述解除状态。5.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中, 所述控制装置具备第2操作检测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宝角惣一朗高柳均前田敏朗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