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0284536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05 10: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进一步减小导轨内部所需的配置空间。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具备:锁止杆(30),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自如地与上导轨(4)连结;存储件(60),载置于下导轨(3)的底壁部(12),通过向上方的作用力与上导轨(4)卡合并解除与下导轨(3)的卡合,通过朝向下方的按压力与下导轨(3)卡合并解除与上导轨(4)的卡合;存储连杆(80),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自如地与上导轨(4)连结;第一双臂柄连杆(90),转动自如地与上导轨(4)的上部连结;限位部件(70),固定在上导轨(4)内,在上导轨(4)伴随椅背的前倒向前方移动之后向后方移动时,与存储件(60)抵接,将向后方的移动卡止在移动前的下导轨(3)与上导轨(4)的相对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进一步减小导轨内部所需的配置空间。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具备:锁止杆(30),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自如地与上导轨(4)连结;存储件(60),载置于下导轨(3)的底壁部(12),通过向上方的作用力与上导轨(4)卡合并解除与下导轨(3)的卡合,通过朝向下方的按压力与下导轨(3)卡合并解除与上导轨(4)的卡合;存储连杆(80),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自如地与上导轨(4)连结;第一双臂柄连杆(90),转动自如地与上导轨(4)的上部连结;限位部件(70),固定在上导轨(4)内,在上导轨(4)伴随椅背的前倒向前方移动之后向后方移动时,与存储件(60)抵接,将向后方的移动卡止在移动前的下导轨(3)与上导轨(4)的相对位置。【专利说明】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例如公知有专利文献I所记载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如图14所示,该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具备:下导轨110 ;上导轨120,其连结为能够相对于该下导轨110相对移动;以及锁止部件(省略图示),其选择性地卡止下导轨110与上导轨120的相对移动。载置于下导轨110的存储件130通过由存储件施力部件132产生的向上方的作用力,与上导轨120卡合,并且解除与下导轨110的卡合,通过克服存储件施力部件132的作用力的朝向下方的按压力,与下导轨110卡合,并且解除与上导轨120的卡合。与上导轨120的上部连结为能够转动的锁止解除用杆141通过由杆施力部件(省略图示)产生的作用力,保持在解放锁止部件的初始转动位置,并且在椅背处于从落座状态前倾的状态(以下,也称为“前倒”)时,通过克服杆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而转动,从而向解除卡止上述相对移动的转动方向按压锁止部件。另外,与上导轨120的上部连结为能够转动并且经由连结杆143与锁止解除用杆141连结的存储作动用杆142,在锁止解除用杆141保持在初始转动位置时,保持在解放存储件130的初始转动位置,并且伴随着椅背的前倒,经由锁止解除用杆141而转动,从而向下方按压存储件130。并且,固定于上导轨120的存储保持托架135伴随着椅背前倒后上导轨120向座椅前方的移动,进入存储件130的上方从而保持该存储件130的与下导轨110的卡合状态。并且,另外,固定于上导轨120的前端部的限位部件136在上导轨120伴随着椅背的前倒向座椅前方移动以后向座椅后方移动时,与存储件130抵接从而将向座椅后方的移动卡止在移动前的下导轨110与上导轨120的相对位置(被存储的相对位置)。作为这种结构,若锁止解除用杆141以及存储作动用杆142伴随着椅背的前倒转动,则锁止解除用杆141解除锁止部件对下导轨110与上导轨120的相对移动的卡止,并且存储作动用杆142将存储件130以卡合等方式与下导轨110卡合。在该状态下,若上导轨120向座椅前方移动,虽然从存储作动用杆142解放存储件130,但是由于保持托架135进入上方,所以维持与下导轨110的卡合状态。然后,若在椅背的前倒状态下,上导轨120向座椅后方移动,则通过限位部件136与存储件130抵接,从而暂时卡止该移动。由此,上导轨120回归至伴随着椅背的前倒向座椅前方移动之前的下导轨110与上导轨120的相对位置(被存储的相对位置),接下来,若抬起椅背消除前倒,则从锁止解除用杆141解放的锁止部件卡止下导轨110与上导轨120的相对移动。同时,从存储作动用杆142解放的存储件130通过由存储件施力部件132产生的作用力,与上导轨120卡合,并且解除与下导轨110的卡合。根据以上说明,在上导轨120伴随着椅背的前倒向座椅前方移动以后向座椅后方移动时,经由椅背前倒的消除回归至移动前的状态。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201434号公报然而,在专利文献I中,将存储件130以卡合等方式与上导轨120卡合的位置设定于上导轨120的前端部,从而能够通过相对于锁止解除用杆141独立的存储作动用杆142,按压存储件130。因此,需要在上导轨120的上部配设锁止解除用杆141、存储作动用杆142、连结杆143,因此毫无疑义地会增大导轨外部所需的配置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进一步减小导轨外部所需的配置空间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解决上述课题的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具备:下导轨,其构成为能够固定于车辆地板,并且具有:一对第一纵壁部,它们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底壁部,其在两个所述第一纵壁部的下端之间连结;一对第一凸缘,它们从两个所述第一纵壁部的上端向相互对置的宽度方向内侧伸出并且进一步向所述第一纵壁部的下端侧折返;上导轨,其构成为能够固定于座椅,所述座椅具有:形成座椅座面的椅垫、和倾动自如地支承于该椅垫的后端部的椅背,所述上导轨具有:一对第二纵壁部,它们在两个所述第一凸缘之间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盖壁部,其在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上端之间连结;一对第二凸缘,它们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下端向相互分离的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并且以被所述第一纵壁部以及所述第一凸缘包围的方式进一步折返,所述上导轨能够相对移动地相对于所述下导轨连结,并且锁止部件,其在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宽度方向内侧,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自如地与所述上导轨连结,通过伴随向上下方向的转动而与所述下导轨卡合、分离,从而选择性地对所述下导轨与所述上导轨的相对移动进行卡止;存储件,其载置于所述底壁部,利用由存储件施力部件产生的向上方的作用力而与所述上导轨卡合并且解除与所述下导轨的卡合,利用克服所述存储件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朝向下方的按压力而与所述下导轨卡合且解除与所述上导轨的卡合;存储连杆,其在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宽度方向内侧,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自如地与所述上导轨连结,利用由存储连杆施力部件产生的作用力来保持释放所述锁止部件以及所述存储部件的初始转动位置,并且通过克服所述存储连杆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向解除方向转动,从而向解除所述相对移动的卡止的转动方向按压所述锁止部件,并且向下方按压所述存储部件;杆部件,其转动自如地与所述上导轨的上部连结,利用由杆施力部件产生的作用力来保持解放所述存储连杆的初始转动位置,并且通过伴随所述椅背的前倒而克服所述杆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进行转动,从而向所述解除方向按压所述存储连杆;以及限位部件,其固定于所述上导轨内,在所述上导轨伴随所述椅背的前倒而向座椅前方移动之后向座椅后方移动时,该限位部件与所述存储件抵接,从而将向座椅后方的移动卡止在移动前的所述下导轨与所述上导轨的相对位置。根据该结构,若所述杆部件伴随着所述椅背的前倒,克服所述杆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从其初始转动位置转动,则向所述解除方向按压所述存储连杆。与此相伴,若所述存储连杆克服所述存储连杆施力部件的作用力,从其初始转动位置向所述解除方向转动,则向解除卡止所述相对移动的转动方向按压所述锁止部件,并且向下方按压所述存储件。由此,所述锁止部件解除卡止所述相对移动。同时,所述存储件与所述下导轨卡合,并且解除与所述上导轨的卡合。此时,所述上导轨能够向座椅前方移动。另一方面,在所述上导轨欲向座椅后方移动时,处于与所述下导轨固定的固定状态的所述存储件与所述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辆用座椅滑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下导轨,其构成为能够固定于车辆地板,并且具有:一对第一纵壁部,它们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底壁部,其在两个所述第一纵壁部的下端之间连结;一对第一凸缘,它们从两个所述第一纵壁部的上端向相互对置的宽度方向内侧伸出并且进一步向所述第一纵壁部的下端侧折返;上导轨,其构成为能够固定于座椅,所述座椅具有:形成座椅座面的椅垫、和倾动自如地支承于该椅垫的后端部的椅背,所述上导轨具有:一对第二纵壁部,它们在两个所述第一凸缘之间沿宽度方向并排设置;盖壁部,其在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上端之间连结;一对第二凸缘,它们分别从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下端向相互分离的宽度方向外侧伸出并且以被所述第一纵壁部以及所述第一凸缘包围的方式进一步折返,所述上导轨能够相对移动地相对于所述下导轨连结,并且锁止部件,其在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宽度方向内侧,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自如地与所述上导轨连结,通过伴随向上下方向的转动而与所述下导轨卡合、分离,从而选择性地对所述下导轨与所述上导轨的相对移动进行卡止;存储件,其载置于所述底壁部,利用由存储件施力部件产生的向上方的作用力而与所述上导轨卡合并且解除与所述下导轨的卡合,利用克服所述存储件施力部件的作用力的朝向下方的按压力而与所述下导轨卡合且解除与所述上导轨的卡合;存储连杆,其在两个所述第二纵壁部的宽度方向内侧,绕沿宽度方向延伸的轴线转动自如地与所述上导轨连结,利用由存储连杆施力部件产生的作用力来保持释放所述锁止部件以及所述存储部件的初始转动位置,并且通过克服所述存储连杆施力部件的作用力向解除方向转动,从而向解除所述相对移动的卡止的转动方向按压所述锁止部件,并且向下方按压所述存储部件;杆部件,其转动自如地与所述上导轨的上部连结,利用由杆施力部件产生的作用力来保持解放所述存储连杆的初始转动位置,并且通过伴随所述椅背的前倒而克服所述杆施力部件的作用力进行转动,从而向所述解除方向按压所述存储连杆;以及限位部件,其固定于所述上导轨内,在所述上导轨伴随所述椅背的前倒而向座椅前方移动之后向座椅后方移动时,该限位部件与所述存储件抵接,从而将向座椅后方的移动卡止在移动前的所述下导轨与所述上导轨的相对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山田幸史小岛康敬后藤直希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精机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