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13200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13 15:43
轮胎被构造成使得轮胎骨架构件与胎圈芯(18)之间的接合力增大。该轮胎(10)包括:轮胎骨架构件,其由骨架用树脂材料环状地形成,并且设置有沿轮胎宽度方向间隔地配置的一对胎圈部(12)、分别从一对胎圈部(12)沿轮胎径向向外延伸的一对胎侧部(14)和连接一对胎侧部(14)的胎冠部(16);环状的胎圈芯(18),其埋设在胎圈部(12)内并接合至胎圈部(12),并且均通过将覆盖用树脂材料涂敷并接合至沿轮胎周向延伸的一个或多个胎圈帘线(18B)而形成;以及延伸部(100),在轮胎的侧视图中该延伸部从胎圈芯(18)沿与轮胎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被接合至轮胎骨架构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至少一部分由树脂材料形成的轮胎。
技术介绍
诸如乘用车等的车辆中采用的已知充气轮胎例如由橡胶构件、由有机纤维材料制成的构件和钢构件构成。然而,使用过的橡胶在再循环中的用途受到限制,例如利用通过焚烧进行热再循环(thermal recycling),或者通过碾碎而用作路面材料来处理橡胶。近年来,从轻量化和易于再循环的角度出发,需要诸如热塑性树脂或热塑性弹性体等的热塑性材料用作轮胎材料。例如,日本特开2010-188634号公报(专利文献I)公开了一种构成轮胎骨架部的轮胎骨架构件由热塑性材料形成的轮胎制造方法。在日本特开2010-188634号公报中公开的轮胎的制造方法中,将胎圈芯配置在用于形成轮胎骨架构件的模具的腔中,并接着将熔融的热塑性材料注入腔内以形成轮胎骨架构件。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1886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考虑到对通过上述方法形成的轮胎骨架构件与胎圈芯之间的接合力仍然存在改善的余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增大轮胎骨架构件与胎圈芯之间的接合力。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的轮胎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其包括:轮胎骨架构件,所述轮胎骨架构件由骨架用树脂材料环状地形成,并且包括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间隔地配置的一对胎圈部、从所述一对胎圈部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和连接所述一对胎侧部的胎冠部;环状的胎圈芯,所述胎圈芯被埋设接合于所述胎圈部,并且由沿轮胎周向延伸且覆盖接合有覆盖用树脂材料的单股或多股的胎圈帘线形成;以及延伸部,从轮胎侧面观察时所述延伸部从所述胎圈芯沿着与轮胎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被接合至所述轮胎骨架构件。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1.12.12 JP 2011-2713291.一种轮胎,其包括: 轮胎骨架构件,所述轮胎骨架构件由骨架用树脂材料环状地形成,并且包括在轮胎宽度方向上间隔地配置的一对胎圈部、从所述一对胎圈部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的一对胎侧部和连接所述一对胎侧部的胎冠部; 环状的胎圈芯,所述胎圈芯被埋设接合于所述胎圈部,并且由沿轮胎周向延伸且覆盖接合有覆盖用树脂材料的单股或多股的胎圈帘线形成;以及 延伸部,从轮胎侧面观察时所述延伸部从所述胎圈芯沿着与轮胎周向交叉的方向延伸,并且被接合至所述轮胎骨架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从所述胎圈芯朝向轮胎径向外侧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被插入所述胎侧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部被插入所述胎冠部。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轮胎,其特征在于,在轮胎周向上间隔地形成多个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河野好秀今誓志长谷川圭一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