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25008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2 02:22
本充气轮胎(1)具有:胎面部;轮胎侧部;以及遍及胎面部、轮胎侧部和胎圈部延伸的胎体部。胎体部具有胎体主体部和绕着胎圈芯折返的折返部。轮胎侧部的外侧表面形成有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凹陷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凹部,周向凹部上设置有湍流发生用突起。在轮胎截面中,胎体主体部的内侧表面和与标准轮辋接触的轮辋分离点之间的距离被规定为轮胎基准厚度,折返部的内侧表面与周向凹部的轮胎外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规定为轮胎厚度,多个湍流发生用突起设置在轮胎厚度为轮胎基准厚度的20%与60%之间的区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其具有与路面接触的胎面部、与胎面部相连的轮胎侧部和 与轮胎侧部相连的胎圈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在诸如越野子午线(ORR)轮胎和卡车巴士子午线(TBR)轮胎等的 重载用轮胎中,轮胎侧部的橡胶,特别是胎圈部侧的橡胶容易因与轮辋凸缘的摩擦和来自 轮辋凸缘的向上推力而变形。为了抑制这种变形,采用增加轮胎侧部的橡胶厚度特别是增 加胎圈部侧的橡胶厚度的方法。然而,如果橡胶的厚度增加,则容易因橡胶变形而发热。轮 胎侧部的发热促使橡胶劣化,导致轮胎的耐久性劣化,因此一直期望一种抑制轮胎胎侧部 温度上升的轮胎。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出了一种方法:在轮胎侧部的一部分设置从轮胎侧部的外 侧表面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湍流发生用突起,以在轮胎侧部的外侧表面产生空气的 湍流,因而抑制了温度上升(例如,见专利文献1)。 在重载用轮胎中,由于轮胎侧部的橡胶的厚度比乘用车用轮胎的厚度厚,因此虽 然湍流发生用突起的设置赋予了轮胎侧部的外侧表面冷却效果,但却无法冷却轮胎的内 部,使得可能无法充分地得到抑制温度上升的效果。 因而,近年来,已考虑在轮胎侧部沿着轮胎周向的一部分形成向轮胎宽度方向内 侧凹陷的周向凹部,同时,在形成周向凹部的区域设置湍流发生用突起,由此更有效地抑制 温度上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 :国际公开番号W02009/08463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周向凹部形成的区域的橡胶厚度比其它区域的橡胶厚度小。在湍流发生用 突起形成在橡胶厚度小的区域的情况下,在制造轮胎期间轮胎内部设置的胎体部可能变 形。具体地,归因于伴随在成形湍流发生用突起时的橡胶的流动,构成胎体部的胎体帘线可 能有时沿轮胎宽度方向凸凹。存在胎体部的这种变形导致轮胎耐久性降低的问题。 即,虽然将湍流发生用突起设置在形成周向凹部的区域能够有效地抑制温度上 升,但是轮胎耐久性容易降低,因此需要对策。 因而,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轮胎,其同时实现抑制轮胎侧部的温度上升和提 高轮胎耐久性两者。 作为本专利技术人从同时实现抑制轮胎侧部的温度上升和提高轮胎耐久性的观点出 发进行的深入研宄的结果,本专利技术人发现,如果轮胎厚度在预定范围内,则能够增强抑制温 度上升的效果,并能够抑制在轮胎制造期间对胎体部的变形的影响。 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概述如下:一种轮胎(充气轮胎1),其包括:与路面接触的胎面部 (胎面部10);与所述胎面部相连的轮胎侧部(轮胎侧部20);与所述轮胎侧部相连的胎圈 部(胎圈部30);以及遍及所述胎面部、所述轮胎侧部和所述胎圈部延伸的胎体部(胎体 部40),其中所述胎体部具有胎体主体部(胎体主体部41)和折返部(折返部42),所述胎 体主体部设置在从所述胎面部经由所述轮胎侧部到所述胎圈部的胎圈芯的范围,所述折返 部在所述胎圈芯处折返,所述轮胎侧部形成有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凹陷且沿轮胎周向延伸 的周向凹部(周向凹部100),所述周向凹部设置有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多个湍流发 生用突起(湍流发生用突起110),以及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和轮胎径向的轮胎截面中,在 所述胎体主体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表面和与标准轮辋接触的轮辋分离点之间的 距离被规定为轮胎基准厚度(轮胎基准厚度T0)、以及所述折返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 内侧表面与所述周向凹部的轮胎外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规定为轮胎厚度(轮胎厚度Tl)的 情况下,所述多个湍流发生用突起设置在所述轮胎厚度为所述轮胎基准厚度的20 %以上且 60%以下的区域。【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部分分解立体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截面图。 图3(a)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部分放大立体图,图3(b) 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部分放大侧视图,图3(c)是沿着图3(b)中 示出的线A-A截取的截面图。 图4是图2中示出的截面图的周向凹部部分的放大图。 图5(a)是根据实施例的充气轮胎的部分放大截面图,图5(b)是根据传统例的充 气轮胎的部分放大截面图,图5(c)是根据比较例1的充气轮胎的部分放大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 接着,将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注意,在以下附图的说明中,相同 或相似的部件将由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然而,应当注意,附图是概念性的,各尺寸 的比率等与实际的不同。因此,应当通过考虑以下说明来确定具体尺寸等。此外,在附图之 间,存在尺寸关系和比率彼此不同的被包含部分。 【第一实施方式】 首先,说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 (1)充气轮胎1的构造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是安装于诸如自卸卡车等的建筑车辆的重载用充 气轮胎(重载用轮胎)。将参照【附图说明】充气轮胎1的构造。图1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 的充气轮胎1的局部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局部截面图。 图3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的局部放大截面图。图4是图2中示出的周向凹部部 分的放大图。 如图1所示,充气轮胎1具有在轮胎行驶期间与路面接地的胎面部10、与胎面部 10相连的轮胎侧部20和与轮胎侧部20相连的胎圈部30。 轮胎侧部20在其外侧表面具有向轮胎宽度方向Tw内侧凹陷并沿轮胎周向TC延 伸的周向凹部100。充气轮胎1具有构成充气轮胎1的骨架的胎体部40和设置在胎面部 10中的胎体部40的轮胎径向Td外侧的带束层50。 胎体部40包括胎体帘线和由覆盖胎体帘线的橡胶形成的层。胎体部40遍及胎面 部10、轮胎侧部20和胎圈部30延伸。胎体部40具有主体部41和折返部42,主体部41在 从胎面部10经由轮胎侧部20到胎圈部30中的胎圈芯45的范围设置,折返部42在胎圈芯 45处折返。 在充填有标准内压且未施加载荷的无载荷状态下的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和轮胎径 向Td的轮胎截面中,折返部42的轮胎径向Td外侧的端部42x设置在位于轮胎径向Td最 内侧的胎圈端部31的轮胎径向Td外侧且位于轮胎高度H的40%以上且60%以下的范围。 在本实施方式中,轮胎高度H是在充气轮胎1装配于车轮轮辋60的状态下从位于轮胎径向 Td内侧的下端的胎圈端部31到与路面接地的胎面部10的胎面表面的轮胎径向Td上的长 度。 带束层50通过利用橡胶部件含浸钢丝帘线而形成。此外,带束层50包括沿轮胎 径向Td层叠的多个层。胎圈部30沿着轮胎周向Tc设置,并布置在轮胎赤道线CL的胎面 宽度方向Tw的两侧。注意由于充气轮胎1具有相对于轮胎赤道线CL线对称的结构,因此 图1仅示出其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充气轮胎1装配于车轮轮辋60的状态下,将充气轮胎1与车 轮轮辋60的轮辋凸缘61接触的轮胎径向Td最外侧的点规定为轮辋分离点61a。充气轮 胎1装配于车轮轮辋60的状态表示充气轮胎1以与标准中规定的最大载荷对应的充气压 力装配于标准中规定的标准轮辋(标准轮辋)的状态。该状态也称为将处于具有标准内压 且未施加载荷的无载荷状态的充气轮胎1装配于车轮轮辋60的状态。 这里,标准是JATM年鉴(日本机动车轮胎制造商协会标准,2010年版)。应当注 意,在使用地或制造地适用TRA标准或ETRTO标准的情况下,则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其包括:与路面接触的胎面部;与所述胎面部相连的轮胎侧部;与所述轮胎侧部相连的胎圈部;以及遍及所述胎面部、所述轮胎侧部和所述胎圈部延伸的胎体部,其中所述胎体部具有胎体主体部和折返部,所述胎体主体部设置在从所述胎面部经由所述轮胎侧部到所述胎圈部的胎圈芯的范围,所述折返部在所述胎圈芯处折返,所述轮胎侧部形成有向轮胎宽度方向内侧凹陷且沿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凹部,所述周向凹部设置有向轮胎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多个湍流发生用突起,以及在沿着轮胎宽度方向和轮胎径向的轮胎截面中,在所述胎体主体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表面和与标准轮辋接触的轮辋分离点之间的距离被规定为轮胎基准厚度、以及所述折返部的轮胎宽度方向内侧的内侧表面与所述周向凹部的轮胎外表面之间的距离被规定为轮胎厚度的情况下,所述多个湍流发生用突起设置在所述轮胎厚度为所述轮胎基准厚度的20%以上且60%以下的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村宏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