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723629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7-11 15:10
一种轮胎,其设置有:胎面部,其与路面接触;胎侧部,其被设置为与胎面部连续;以及胎圈部,其与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连续,并且该轮胎被构造为在胎侧部的至少一部分中设置有:污染防止橡胶层,其不含抗老化剂;以及涂料层,其与污染防止橡胶层邻接并且在胎侧部的外表面露出,该轮胎的特征在于,涂料层的轮胎径向最外端从胎趾起向轮胎径向外侧间隔了轮胎截面高度的65%或更大,并且污染防止橡胶层的轮胎径向最外端位于涂料层的轮胎径向最外端的轮胎径向外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胎,该轮胎包括在胎侧部的至少一部分的外表面露出的涂料层。
技术介绍
广泛使用在侧部的外表面配置涂料层以在该侧部的外表面形成装饰部等的轮胎。在这种轮胎中,如专利文献1中说明地,为了防止从周围的橡胶渗出的抗老化剂使装饰部受到污染和变色,已知的技术通过配置不含有任何污染性抗老化剂的非污染性或微污染性的胎侧内层橡胶来使装饰部与含有抗老化剂的胎侧橡胶隔离。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4-12120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提高装饰部的可视性,如图2所示地使装饰部优选地位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w的轮胎径向外侧。图2通过假想线夸张地示出了当轮胎在负荷转动时轮胎的胎侧部如何扭曲(变形)。如图所示地,轮胎在负荷转动时的扭曲量在轮胎最大宽度位置Pw附近具有峰值,该扭曲量向轮胎最大位置Pw的轮胎径向内侧减小。因而,存在如下问题:当装饰部位于轮胎最大宽度位置附近以提高装饰部的可视性时,特别地,装饰部在轮胎的径向最外端部处易于发生剥离。近年来,已提出具有较薄的胎侧部以降低滚动阻力并且扁平化以提高转弯性能的轮胎。在这些轮胎中,胎侧部的扭曲较大,因此上述问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轮胎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轮胎,其包括:胎面部,所述胎面部与路面接触;胎侧部,所述胎侧部与该胎面部相连;以及胎圈部,所述胎圈部与所述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相连,其中,该胎侧部的至少一部分包括:污染防止橡胶层,所述污染防止橡胶层不含抗老化剂;以及涂料层,所述涂料层与该污染防止橡胶层邻接且在该胎侧部的外表面露出,该涂料层的轮胎径向最外端从胎趾起向轮胎径向外侧间隔了轮胎截面高度的65%或更大,以及该污染防止橡胶层的轮胎径向最外端位于该涂料层的轮胎径向最外端的轮胎径向外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2.11.08 JP 2012-2465101.一种轮胎,其包括:胎面部,所述胎面部与路面接触;胎侧部,所述胎侧部与该胎面部相连;以及胎圈部,所述胎圈部与所述胎侧部的轮胎径向内侧相连,其中,该胎侧部的一部分包括不含抗老化剂的污染防止橡胶层,该胎侧部的其它部分包括含有抗老化剂的橡胶层,该胎侧部还包括与该污染防止橡胶层邻接且在该胎侧部的外表面露出的涂料层,该涂料层的轮胎径向最外端从胎趾起向轮胎径向外侧间隔了轮胎截面高度的65%或更大,以及该污染防止橡胶层的轮胎径向最外端位于该涂料层的轮胎径向最外端的轮胎径向外侧,所述轮胎包括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所述至少一个胎体帘布层包括:主体部分,所述主体部分从所述胎面部起经过所述胎侧部环状延伸到所述胎圈部;以及折返部分,所述折返部分与所述主体部分连续并且绕着所述胎圈部折返,所述污染防止橡胶层的轮胎径向最内端在轮胎径向上与所述胎体帘布层的折返端部间隔了5mm或更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胎,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德武聪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