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23653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9 08:17
本充气轮胎在轮胎周向(Dc)上具有多个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花纹槽(510),并且本充气轮胎设置有由横向花纹槽(510)划分的肩部陆部(500)。在肩部陆部(500)处形成多个钩状刀槽花纹(600)。钩状刀槽花纹(600)具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刀槽花纹部(610);以及与周向刀槽花纹部(610)连通并且沿着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钩状刀槽花纹部(620)。沿着钩状刀槽花纹部(620)的延长线(L1)与横向花纹槽(510)的延长线(L2)相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专利摘要】本充气轮胎在轮胎周向(Dc)上具有多个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花纹槽(510),并且本充气轮胎设置有由横向花纹槽(510)划分的肩部陆部(500)。在肩部陆部(500)处形成多个钩状刀槽花纹(600)。钩状刀槽花纹(600)具有:沿着轮胎周向延伸的周向刀槽花纹部(610);以及与周向刀槽花纹部(610)连通并且沿着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钩状刀槽花纹部(620)。沿着钩状刀槽花纹部(620)的延长线(L1)与横向花纹槽(510)的延长线(L2)相交。【专利说明】轮胎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由沿胎面宽度方向延伸的横向花纹槽划分的块状陆部的轮胎。
技术介绍
传统地,在安装于乘用车辆的充气轮胎(以下,称为轮胎)中,例如,为了实现诸如在确保耐磨耗性的同时提高可操纵性的通常处于取舍关系的两种性能的共存,已经提出各种胎面花纹。例如,已知如下的轮胎:该轮胎具有规则地形成于块状陆部上的具有2mm至IOmm长度的多个刀槽花纹,以在确保耐磨耗性的同时提高转弯性能(参照专利文献I)。根据这种轮胎,陆部的刚性被多个刀槽花纹适当地降低,因而防止了偏磨损,并且能够确保耐磨耗性。此外,利用多个刀槽花纹和包含在形成陆部的橡胶中的短纤维,特别地提高了冰路或雪路上的转弯性能。同时,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等的加剧,相比以前更需要汽车节省能源。在这种环境下,需要轮胎进一步减小滚动阻力。作为减小轮胎的滚动阻力的一个方法,考虑减小胎面橡胶的厚度(胎面厚度)。然而,当胎面厚度变薄时,形成于 胎面的槽的深度不能被制得与以前一样深,因而引起另一个问题。具体地,存在如下问题:由槽划分的陆部的刚性变得太高,降低了耐磨耗性。此外,槽的深度浅使得难以从胎面的接地面充分地排水,降低了抗湿路滑胎性。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13691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第一特征概括为如下轮胎(充气轮胎10):该轮胎(充气轮胎10)包括在胎面宽度方向(胎面宽度方向Dt)上的中央区域(中央区域Ac)形成的沿轮胎周向(轮胎周向Dc)的多个大角度槽(大角度槽100),其中,各大角度槽的槽深(槽深Dl)为6mm或更小,在胎面表面的视图中由各大角度槽与轮胎周向形成的各角度(Θ I)为15度或更小,并且满足W/D1≤2.0的关系,其中,Dl表示各大角度槽的槽深,W表示邻接该大角度槽的陆部的在胎面宽度方向上的宽度。在第一特征中,各大角度槽可以包括:第一直线槽部(直线槽部110),其为朝向胎面宽度方向的一端侧倾斜的直线状的槽;以及第二直线槽部(直线槽部160),其为朝向胎面宽度方向的另一端侧倾斜的直线状的槽。在第一特征中,第一直线槽部的轮胎赤道线(轮胎赤道线CT)侧的端部(端部111)可以连通到第二直线槽部的轮胎赤道线侧的端部(端部161)。在第一特征中,小角度槽(小角度槽200)可以连通到第一直线槽部和第二直线槽部的胎面肩部侧的端部(端部112、端部162)中的任一方,小角度槽与轮胎周向形成的角度(Θ 2)比第一直线槽部与轮胎周向形成的角度大,周向槽(周向槽300)可以形成于形成了小角度槽的部分,小角度槽的槽深(槽深D2)可以比周向槽的槽深(槽深D3)深。在第一特征中,周向槽可以包括:倾斜槽部(倾斜槽部310),其具有随着从轮胎赤道线侧向胎面肩部延伸而变深的槽深;以及槽底部(槽底部360),其具有比倾斜槽部的槽深深的槽深。在第一特征中,第一直线槽部在轮胎赤道线侧的端部的槽宽(槽宽GWl)可以比第二直线槽部在轮胎赤道线侧的端部的槽宽(槽宽GW2)窄。第二特征概括为如下轮胎(充气轮胎10):该轮胎(充气轮胎10)包括由横向花纹槽(横向花纹槽510)划分的块状陆部(肩部陆部500),在轮胎周向(轮胎周向Dc)上形成多个沿胎面宽度方向(胎面宽度方向Dt)延伸的横向花纹槽,其中,在块状陆部上形成多个钩状刀槽花纹(钩状刀槽花纹600),各钩状刀槽花纹包括:周向刀槽花纹部(周向刀槽花纹部610),其沿着轮胎周向延伸;以及钩状刀槽花纹部(钩状刀槽花纹部620),其连通到周向刀槽花纹部并且沿着胎面宽度方向延伸,沿着钩状刀槽花纹部的延长线(延长线LI)与沿着横向花纹槽的延长线(延长线L2)相交。在第二特征中,在所述块状陆部内,可以在胎面宽度方向上形成多个所述钩状刀槽花纹。在第二特征中,在所述块状陆部内,可以在轮胎周向上形成多个所述钩状刀槽花纹。在第二特征中,所述钩状刀槽花纹部可以从所述周向刀槽花纹部朝向胎面宽度方向的外侧延伸。在第二特征中,所述横向花纹槽的深度可以为6mm或更小。在第二特征中,所述块状陆部可以设置于胎面肩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根据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的示意性主视图。图3是沿着图2中示出的线F3-F3截取的充气轮胎10的截面图。图4是图2中示出的F4部分的放大图。图5是图2中示出的F5部分的放大图。图6是沿着图5中示出的线F6-F6截取的小角度槽200的截面图。图7是图2中示出的F7部分的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接着,将参照【专利附图】【附图说明】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轮胎(充气轮胎)。注意,在以下对附图的说明中,相同或类似的附图标记用于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然而,需要留意,附图为示意性示出的,各尺寸的比率等与实际的各尺寸的比率等不同。因此,应当考虑以下的说明来确定具体的尺寸等。此外,在附图中,各自的尺寸关系或比率可能不同。( I)轮胎的整体示意性构造图1是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充气轮胎10的示意性立体图。图2是充气轮胎10的示意性主视图。如图1和图2所示,在充气轮胎10上,形成大角度槽100、小角度槽200和周向槽300。注意,充气轮胎10可以填充诸如氮气等非活性气体来替代空气。大角度槽100形成于胎面宽度方向Dt上的中央区域Ac。中央区域Ac为包括经过充气轮胎10的胎面宽度方向Dt上的中心的轮胎赤道线CT的区域,在标准载荷被施加至设定为具有由JATMA等规定的标准内压的充气轮胎10的状态下,中央区域Ac表示意味着胎面宽度的三分之一的区域。沿着轮胎周向Dc形成多个大角度槽100。以如下方式构造大角度槽100:大角度槽100是在胎面表面视图中与胎面宽度方向形成75度或更大的角度的槽。也就是,大角度槽100是使得与轮胎周向Dc (具体地为轮胎赤道线CT)形成的角度Θ I (参见图4)为15度或更小的槽。小角度槽200与大角度槽100连通。小角度槽200与轮胎周向Dc(具体地为轮胎赤道线CT)形成的角度θ 2大于大角度槽100与轮胎周向Dc (具体地为轮胎赤道线CT)形成的角度。也就是,小角度槽200是与胎面宽度方向Dt形成的角度小于大角度槽100与胎面宽度方向Dt形成的角度的槽。周向槽300是沿着轮胎周向Dc延伸的直线状的槽。周向槽300被形成为与形成小角度槽200的部分重叠。也就是,小角度槽200被形成为延伸到周向槽300。此外,在周向槽300的胎面宽度方向上的外侧形成陆部400,陆部400为直线状的并且沿着轮胎周向Dc延伸。陆部400的在胎面宽度方向Dt上的宽度比周向槽300的在胎面宽度方向Dt上的宽度窄,在陆部400的胎面宽度方向Dt上的外侧形成肩部陆部500,肩部陆部500形成在胎面宽度方向D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木胁幸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