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超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省力的移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013846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5-08 06: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省力的移车器,采用Y形双连杆结构起升车辆,结构简单、省力。所述新型省力的移车器,包括起升构件、支撑构件以及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构件,主要由直线滑杆和连杆共同构成Y形双连杆结构,起升车辆的过程更省力;支撑构件主要由套筒、套筒轴、L型支撑架和深沟球轴承组成,能减小起升过程中的摩擦。这样通过起升构件起升车辆,利用支撑构件支撑整车重量,并借助万向轮使车辆能够任意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省力的移车器,采用Y形双连杆结构起升车辆,结构简单、省力。所述新型省力的移车器,包括起升构件、支撑构件以及万向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升构件,主要由直线滑杆和连杆共同构成Y形双连杆结构,起升车辆的过程更省力;支撑构件主要由套筒、套筒轴、L型支撑架和深沟球轴承组成,能减小起升过程中的摩擦。这样通过起升构件起升车辆,利用支撑构件支撑整车重量,并借助万向轮使车辆能够任意移动。【专利说明】—种新型省力的移车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移动设计领域,具体是一种新型省力的移车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机动车的拥有量的不断增加,不仅道路越来越拥堵,停车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具体表现在乱停乱放、违章停车、阻碍交通、侵占他人车位等。在车主不在场的情况下,若发生紧急状况,需要将其移开,人力移车无疑费时费力,而如果动用拖车,由于拖车体积大,在一些狭小的空间不易操作,因此一种新型省力的移车器成为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省力的新型移车器,解决了现有携带不方便,搬运不及时等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一种新型省力的移车器,包括起升构件、支撑构件以及万向轮。移车器通过直线滑杆的往复伸缩,使连杆相对转动,使得两平行支撑板能靠拢或张开,从而能够抬起或放下车辆。可利用四个移车器将整个车辆抬起,并通过万向轮,使得车辆可任意移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采用Y形双连杆的结构来抬升车辆,抬升力大,并且抬升力来自于电动推杆,节省了人力;在套筒中加入了深沟球轴承,减小车辆抬升过程中的摩擦力。【专利附图】【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两支撑板平行)。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示意图(两支撑板张开)。附图3、4为起升构件示意图。附图5为支撑构件示意图。其中:1_滚筒、2-支撑板、3-万向轮、4-柱销1、5_铰接杆、6-电动推杆、7-螺栓、8-L形支撑架、9-深沟球轴承、10-柱销2、11-直线滑杆、12-连杆、13-滚筒轴、14-柱销3、15-支撑座、16-沟槽、17-小平面、18-螺母。【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图2、图3、图4及图5所示,新型省力的移车器包括起升构件、支撑构件以及万向轮。图1所示为两支撑板合拢时移车器的整体示意图,此时车辆被抬起;图2所示为两支撑板张开时移车器的整体示意图,此时车辆被放下。参见图1、图2及图4,通过电机提供抬起车辆的动力,直线滑杆的往复运动带动两连杆的转动,使两支撑板合拢或张开,从而使得车辆抬起或放下。参见图5,套筒轴放在L形支撑架上,两端通过螺母进行固定,套筒通过深沟球轴承装在套筒轴上,以减小抬升车辆过程中的摩擦力,便于抬升车辆。参见图1,车辆抬起后,可通过固定在支撑板两端的万向轮带动,使车辆能够任意移动。【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省力的移车器,包括起升构件、支撑构件以及万向轮(3),其中: 1)起升构件:支撑板(2)、柱销I(4)、铰接杆(5)、电动推杆(6)、柱销2 (10)、直线滑杆(11)、连杆(12)、柱销3 (14)、支撑座(15); 2)支撑构件:套筒(I)、螺栓(7)、L形支撑架(8)、深沟球轴承(9)、套筒轴(13)、螺母(1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升构件,其特征在于:铰接杆(5)与支撑板(2)通过柱销2 (10)铰接,连杆(12)与支撑板(2)通过柱销3 (14)铰接,支撑座(15)焊接在铰接杆(5)上,直线滑杆(11)与两连杆通过柱销I (4)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构件,其特征在于:L形支撑架(8)通过螺栓(7)与支撑板(2)固接;深沟球轴承(9)内圈固定于套筒轴(13)上,外圈固定于套筒(I)的内孔中;螺母(18 )旋在套筒轴(13 )的两端,夹紧套筒轴(13 )与L行支撑板(8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套筒轴(13),其特征在于:套筒轴(13)两端有小平面(17),小平面(17)与L行支撑架(8)中沟槽(16)的底面重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万向轮(3),其特征在于:万向轮(3)的轮子可360°旋转,通过焊接固定于支撑板(8)上。【文档编号】B60S13/00GK103770757SQ201410044275【公开日】2014年5月7日 申请日期:2014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月31日 【专利技术者】李超, 李喜艳, 胡兰雄, 王超超, 王俊芳, 陈千 申请人:李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超李喜艳胡兰雄王超超王俊芳陈千
申请(专利权)人:李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