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型专用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00073 阅读:3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注射型专用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它的制备方法是:低温脱脂豆片、一次浸出、蛋白液与豆渣分离、二次浸出、蛋白液与豆渣分离、脱气、酸沉、初级凝乳与乳清的分离、水洗、次级凝乳与初级乳清分离、老化、中和及热处理、喷雾干燥、喷涂磷脂。(*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大豆深加工
,确切的说是注射型专用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生产的大豆分离蛋白主要是应用于肉制品中的凝胶型分离蛋白,低温肉制品生产中使用的注射型专用分离蛋白尚无生产,国外有几个厂家已对注射型专用蛋白进行了研制和生产,如美国保利来公司、ADM公司等。但是,即便是国外生产的专用分离蛋白,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它虽然分散性好,但分散稳定性差,一般在50-70%之间,乳化能力也不高,普遍在300-450ml/g,凝胶值低,一般在500g/9mm-700g/9mm。并且产品质量不稳定、成本较高。目前,国内大豆分离蛋白在肉制品中的需求量为60000吨/年,并且需求量在逐年增长。大豆分离蛋白主要的应用领域为肉制品,在叉烧肉、火腿、培根等低温肉制品中,需要将分离蛋白溶液注射到肉中。然而,中国市场上销售的分离蛋白绝大多数分散性、溶解性差,使用不便,而且国内大豆蛋白厂家也无注射型专用分离蛋白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注射型专用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1)低温脱脂豆片取低温脱脂白豆片投入浸出罐。(2)一次浸出将低温脱脂豆片溶于45℃-52℃水中。首先将45℃-52℃的水按水料比22∶1-8∶1加入浸出罐中,用氢氧化钠(NaOH,浓度为10%-30)将水与低温脱脂豆片的pH值调至6.8-9.0,匀速搅拌,保持以上工艺条件10-40分钟后即为一次浸出的浸出液。(3)蛋白液与豆渣分离。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机分离,分离后液相为一次浸出的蛋白液,固相为一次浸出豆渣,一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20%。(4)二次浸出将一次浸出豆渣溶于二次浸出罐中,水温保持45℃-52℃之间,水料比12∶1-5∶1,将水加入浸出罐中。pH值保持自然,不进行人工调整,二次浸出保持10-30分钟后为二次浸出的浸出液。(5)豆渣和蛋白液的二次分离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后液相为二次浸出蛋白液,分离后二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20%(6)脱气分离后将一次浸出蛋白液和加二次浸出蛋白打入脱气罐,加入消泡剂,添加量为6-12kg/h。(7)酸沉蛋白液经脱气后经泵进入酸沉罐前,经一个在线混拌器加加浓度为10%-30%食品级盐酸调pH值,将pH值控制在4.2-4.5。同时经一个在线混拌器添加磷脂,添加量0.2-1.8%。(8)初级凝乳和初级乳清的分离经酸沉后的蛋白液由分离机分离,分离机分离出的轻相为初级乳清,重相为初级凝乳,初级乳清要求离心实验时沉淀物≤0.05ML/15ML。初级凝乳固形物为10-25%。(9)将初级凝乳在解碎机中加水稀释至浓度为6-16%。(10)水洗初级凝乳经解碎机加水解碎稀释后在管道中进行水洗,根据初级凝乳流量计算机自动控制加水阀,水料比6∶1-2∶1,水温为45℃-50℃,加水量为6-18T/h,之后进入水冼罐。进行水洗。(11)次级凝乳和次级乳清的分离水洗后的初级凝乳进入分离机,乳清离心试验沉淀物≤0.05ml/ml,经分离机分离后轻相为次级乳清,分离机分离出来的次级凝乳进入解碎机加水稀释,经泵进入老化工序,稀释后的凝乳浓度约为6-16%。(12)老化将水洗后的次级凝乳加入老化罐,调整次级凝乳固形物浓度6-16%之后,加入双氧水,用量为15-30L/T干物质,保持老化时间0.5-4小时。(13)中和及热处理老化后的次凝乳经泵进入缓冲罐,有液位控制系统保证缓冲罐的液位恒定,再通过泵进入接触器中进行连续中和,在接触上有pH计检测点,通过调节碱计量泵加碱中和,调整次级凝乳pH值6.0-7.5,在中和同时进行热处理,对物料进行物理改性和杀菌。杀菌温度80℃-90℃,凝乳经泵到均质机然后经泵抽出通过均质机均质后到达高压泵进行喷雾干燥。(14)喷雾干燥、卵磷脂喷涂采用压力喷雾,热风干燥,高压泵出口压力达500bar以上,干燥塔凝乳进料量为2-4T/h,出口温度为80-90℃,水蒸发量为2-4T/h,凝乳先经过过滤器再经过均质机送到高压泵再到干燥塔内脱去水分,同时设在塔内的喷嘴对物料喷涂磷脂,卵磷脂喷涂量为干物质的0.5-2%,喷嘴压力300-400kg/cm2,塔出口温度80-90℃,干粉经冷却转到下一工序。(15)混拌和包装喷雾干燥后的产品在流化床内喷涂磷脂,经混拌器混拌后,进行包装。本专利技术创造的优点1、本专利技术解决了分离蛋白在低温肉制品中应用的难点。2、蛋白质提取采用二次浸出工艺,蛋白质得率高,在线连续酸沉,在线添加乳化剂卵磷脂,连续中和并经改性修饰后,在喷雾塔干燥的同时喷涂磷脂,生产出一种注射型专用分离蛋白。3、本工艺采用自动化控制连续生产,避免了传统间歇生产的产品得率低、质量不稳定、成本高的缺点。4、老化工序对蛋白质进行改性,在连续中和反应器中实现中和和杀菌。5、该方法生产的产品在水中迅速分散并溶解,无团粒、疙瘩,使其在低温肉制品的加工中应用更方便,具有良好的保水性,防止离水,提高出品率;具有良好的凝胶形成性,弹力加强;具有良好的结合性防止身裂。在其他工业生产应用时,产品不扬尘,溶解性好,使用方便。6、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性能指标粗蛋白质(干基%)≥90pH值6.7±0.5NSI(%)≥90溶解性轻微搅拌,全部溶解分散性无结快,于水中迅速分散分散稳定性(%)≥90乳化能力(ml/g)≥500凝胶力(g/mm)1000/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1)低温脱脂豆片取低温脱脂白豆片投入浸出罐。(2)一次浸出将低温脱脂豆片溶于45℃-52℃水中。首先将45℃-52℃的水按水料比22∶1-8∶1加入浸出罐中,用氢氧化钠(NaOH,浓度为10%-30)将水与低温脱脂豆片的pH值调至6.8-9.0,匀速搅拌,保持以上工艺条件10-40分钟后即为一次浸出的浸出液(3)蛋白液与豆渣分离。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机分离,分离后液相为一次浸出的蛋白液,固相为一次浸出豆渣,一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20%。(4)二次浸出将一次浸出豆渣溶于二次浸出罐中,水温保持45℃-52℃之间,水料比12∶1-5∶1,将水加入浸出罐中。pH值保持自然,不进行人工调整,二次浸出保持10-30分钟后为二次浸出的浸出液。(5)豆渣和蛋白液的二次分离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后液相为二次浸出蛋白液,分离后二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20%。(6)脱气分离后将一次浸出蛋白液和加二次浸出蛋白打入脱气罐,加入消泡剂,添加量为6-12kg/h。(7)酸沉蛋白液经脱气后经泵进入酸沉罐前,经一个在线混拌器加浓度为10%-30%食品级盐酸调pH值,将pH值控制在4.2-4.5。同时经一个在线混拌器添加磷脂,添加量0.2-1.8%。(8)初级凝乳和初级乳清的分离经酸沉后的蛋白液由分离机分离,分离机分离出的轻相为初级乳清,重相为初级凝乳,初级乳清要求离心实验时沉淀物≤0.05ML/15ML。初级凝乳固形物为10-25%。(9)将初级凝乳在解碎机中加水稀释至浓度为6-16%。(10)水洗初级凝乳经解碎机加水解碎稀释后在管道中进行水洗,根据初级凝乳流量计算机自动控制加水阀,水料比6∶1-2∶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注射型专用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低温脱脂豆片取低温脱脂白豆片投入浸出罐。(2)一次浸出将低温脱脂豆片溶于45℃-52℃水中。首先将45℃-52℃的水按水料比22∶1-8∶1加入浸出罐中,用 氢氧化钠(NaOH,浓度为10%-30)将水与低温脱脂豆片的pH值调至6.8-9.0,匀速搅拌,保持以上工艺条件10-40分钟后即为一次浸出的浸出液(3)蛋白液与豆渣分离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机分 离,分离后液相为一次浸出的蛋白液,固相为一次浸出豆渣,一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20%。(4)二次浸出将一次浸出豆渣溶于二次浸出罐中,水温保持45℃-52℃之间,水料比12∶1-5∶1,将水加入浸出罐中。pH值保持自然,不进行 人工调整,二次浸出保持10-30分钟后为二次浸出的浸出液。(5)豆渣和蛋白液的二次分离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后液相为二次浸出蛋白液,分离后二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20%。(6)脱气 分离后将一次浸出蛋白液和加二次浸出蛋白打入脱气罐,加入消泡剂,添加量为6-12kg/h。(7)酸沉蛋白液经脱气后经泵进入酸沉罐前,经一个在线混拌器加加浓度为10%-30%食品级盐酸调pH值,将pH值控制在4.2-4.5。同时 经一个在线混拌器添加磷脂,添加量0.2-1.8%。(8)初级凝乳和初级乳清的分离经酸沉后的蛋白液由分离机分离,分离机分离出的轻相为初级乳清,重相为初级凝乳,初级乳清要求离心实验时沉淀物≤0.05ML/15ML。初级凝乳固形物 为10-25%。(9)将初级凝乳在解碎机中加水稀释至浓度为6-16%。(10)水洗初级凝乳经解碎机加水解碎稀释后在管道中进行水洗,根据初级凝乳流量计算机自动控制加水阀,水料比6∶1-2∶1,水温为45℃-50℃,加水 量为6-18T/h,之后进入水冼罐。进行水洗。(11)次级凝乳和次级乳清的分离水洗后的初级凝乳进入分离机,乳清离心试验沉淀物≤0.05ml/ml,经分离机分离后轻相为次级乳清,分离机分离出来的次级凝乳进入解碎机加水稀释,经泵 进入老化工序,稀释后的凝乳浓度约为6-16%。(12)老化将水洗后的次级凝乳加入老化罐,调整次级凝乳固形物浓度6-16%之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射型专用分离蛋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1)低温脱脂豆片取低温脱脂白豆片投入浸出罐。(2)一次浸出将低温脱脂豆片溶于45℃-52℃水中。首先将45℃-52℃的水按水料比22∶1-8∶1加入浸出罐中,用氢氧化钠(NaOH,浓度为10%-30)将水与低温脱脂豆片的pH值调至6.8-9.0,匀速搅拌,保持以上工艺条件10-40分钟后即为一次浸出的浸出液(3)蛋白液与豆渣分离。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机分离,分离后液相为一次浸出的蛋白液,固相为一次浸出豆渣,一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20%。(4)二次浸出将一次浸出豆渣溶于二次浸出罐中,水温保持45℃-52℃之间,水料比12∶1-5∶1,将水加入浸出罐中。pH值保持自然,不进行人工调整,二次浸出保持10-30分钟后为二次浸出的浸出液。(5)豆渣和蛋白液的二次分离将可溶性蛋白,碳水化合物和盐从浸出液分离出来。分离后液相为二次浸出蛋白液,分离后二次浸出蛋白液浓度为6-20%。(6)脱气分离后将一次浸出蛋白液和加二次浸出蛋白打入脱气罐,加入消泡剂,添加量为6-12kg/h。(7)酸沉蛋白液经脱气后经泵进入酸沉罐前,经一个在线混拌器加加浓度为10%-30%食品级盐酸调pH值,将pH值控制在4.2-4.5。同时经一个在线混拌器添加磷脂,添加量0.2-1.8%。(8)初级凝乳和初级乳清的分离经酸沉后的蛋白液由分离机分离,分离机分离出的轻相为初级乳清,重相为初级凝乳,初级乳清要求离心实验时沉淀物≤0.05ML/15ML。初级凝乳固形物为10-25%。(9)将初级凝乳在解碎机中加水稀释至浓度为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俊车运河张健杜群林杨刘跃泉王珏符群
申请(专利权)人:哈高科大豆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3[中国|哈尔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