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450911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2-04 15: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新型驾驶室后悬置支架,解决了现有支架刚度及强度不足、装配困难、不适应车辆轻量化发展趋势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支架包括上窄下宽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腹部部分为上下双十字形支撑结构的镂空设计,双十字形支撑结构上固定有上下两个开设水平及竖直减重孔的装配块;支架本体的底部部分为开裆式结构,分为左支腿和右支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科学,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美观大方,通用性强,并且重量轻、强度高,重量比原结构轻了4.5kg,降低了58.6%,强度比原结构增大了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重卡悬置机构,具体是一种新型驾驶室后悬置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驾驶室后悬置支架经铸造而成,驾驶室后悬置支架有支撑和定位作用,在支撑时主要承受来自驾驶室下落时的冲击,要将冲击力准确卸载到车架上。现支架自身较重,整体壁厚分布不均匀,导致产生局部应力造成破坏,存在的具体缺陷为:1)过于笨重,在装配中不易操作;2)上下薄弱,中间粗壮,传力不均匀,易损坏;3)安装减振弹簧的支撑块过大,局部过硬造成与支架主体连接处有应力点;4)质量大,增大油耗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而提供一种新型驾驶室后悬置支架。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新型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包括上窄下宽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由上至下分为顶部部分、上部部分、腹部部分和底部部分,顶部部分设有折钩,上部部分开设有第一减重孔,腹部部分为镂空设计,镂空结构为上下双十字形支撑结构,即上部一个十字形结构、下部一个十字形结构且上下两个十字形结构的竖筋相接;腹部部分的两侧边为圆弧过渡设计;在支架本体的其中一面上位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的两处交叉处分别设有一个装配块,每个装配块上沿其水平轴线及竖直轴线分别开设有第二减重孔;在支架本体的另一面上位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的下方垂直固定有支撑板,支撑板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的竖筋之间固定有斜筋;支架本体的底部部分为开裆式结构,分为左支腿和右支腿,开裆式结构即为分叉结构,分叉为左支腿和右支腿。本技术支架是利用CAE软件在不同工况下进行的优化,通过拓扑分析方法,在受力小的部位优化出多个减重孔,在受力较大部位优化出加强筋结构,解决零件过重和强度不足的问题。本技术将支架的腹部部分无用的材料去除,设计成镂空的骨架结构、即上下双十字形支撑结构,减小质量的同时,骨架由上至下成辐射状,根部稳健,符合结构力传递路线,用于提高整个支架的刚度。支撑板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之间设有斜筋加强支撑,当双十字形支撑结构受力时能通过斜筋将力传递到车架上卸载。本技术支架结构左右完全对称,腹部部分边缘框架结构较厚,并从腹部部分的根部延伸至顶部,设计成上窄下宽且侧边处大圆弧过渡结构,整个支架设计满足刚度、强度要求,还符合轻量化设计思路。在安装减振弹簧处,支架设计有双桥洞式的装配块(即装配块上开设有水平及竖直轴线的第二减重孔),双桥洞式装配块减重掏孔,该装配块在满足强度、刚度条件下进行了优化减重。底部左右两根支腿设计成开裆式结构,一方面满足了强度、刚度要求,另一方面达到减重效果,传力方式更加自然,结构更加紧凑。进一步的,双十字形支撑结构的竖筋两侧边位于两个装配块之间的部分固定有加强筋,且加强筋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装配块固定,同时,位于下方的装配块,其下部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连接的部位为圆弧过渡连接。上述结构对力的传递更有益处,传递效果更好。本技术设计科学,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美观大方,通用性强,并且重量轻、强度高,重量比原结构轻了 4.5kg,降低了 58.6%,强度比原结构增大了 5%。【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图一。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图二。图中:1-支架本体、1-1-顶部部分、1-2-上部部分、1-3-腹部部分、1-4-底部部分、2-折钩、3-第一减重孔、4-十字形支撑结构、5-装配块、6-第二减重孔、7-支撑板、8-斜筋、9-左支腿、10-右支腿、11-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如图1、2所示,一种新型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包括上窄下宽的支架本体1,支架本体I由上至下分为顶部部分1-1、上部部分1-2、腹部部分1-3和底部部分1-4,顶部部分1-1设有折钩2,上部部分1-2开设有第一减重孔3,其特征在于:腹部部分1-3为镂空设计,镂空结构为上下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 ;腹部部分1-3的两侧边为圆弧过渡设计;在支架本体I的其中一面上位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的两处交叉处分别设有一个装配块5,每个装配块5上沿其水平轴线及竖直轴线分别开设有第二减重孔6 ;在支架本体I的另一面上位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的下方垂直固定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的竖筋之间固定有斜筋8 ;支架本体I的底部部分1-4为开裆式结构,分为左支腿9和右支腿10。具体实施时,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的竖筋两侧边位于两个装配块5之间的部分固定有加强筋11,且加强筋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装配块5固定。同时,位于下方的装配块5,其下部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连接的部位为圆弧过渡连接。【主权项】1.一种新型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包括上窄下宽的支架本体(1),支架本体(I)由上至下分为顶部部分(1_1)、上部部分(1_2)、腹部部分(1-3)和底部部分(1-4),顶部部分(1-1)设有折钩(2),上部部分(1-2)开设有第一减重孔(3),其特征在于:腹部部分(1-3)为镂空设计,镂空结构为上下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腹部部分(1-3)的两侧边为圆弧过渡设计;在支架本体(I)的其中一面上位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的两处交叉处分别设有一个装配块(5),每个装配块(5)上沿其水平轴线及竖直轴线分别开设有减重孔(6);在支架本体(I)的另一面上位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的下方垂直固定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的竖筋之间固定有斜筋(8);支架本体(I)的底部部分(1-4)为开裆式结构,分为左支腿(9 )和右支腿(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其特征在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的竖筋两侧边位于两个装配块(5 )之间的部分固定有加强筋(11 ),且加强筋(11)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装配块(5)固定。【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新型驾驶室后悬置支架,解决了现有支架刚度及强度不足、装配困难、不适应车辆轻量化发展趋势等问题。本技术支架包括上窄下宽的支架本体,支架本体的腹部部分为上下双十字形支撑结构的镂空设计,双十字形支撑结构上固定有上下两个开设水平及竖直减重孔的装配块;支架本体的底部部分为开裆式结构,分为左支腿和右支腿。本技术设计科学,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美观大方,通用性强,并且重量轻、强度高,重量比原结构轻了4.5kg,降低了58.6%,强度比原结构增大了5%。【IPC分类】B62D33/10【公开号】CN204821756【申请号】CN201520599689【专利技术人】员江涛, 张敏 【申请人】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12月2日【申请日】2015年8月11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驾驶室后悬置支架,包括上窄下宽的支架本体(1),支架本体(1)由上至下分为顶部部分(1‑1)、上部部分(1‑2)、腹部部分(1‑3)和底部部分(1‑4),顶部部分(1‑1)设有折钩(2),上部部分(1‑2)开设有第一减重孔(3),其特征在于:腹部部分(1‑3)为镂空设计,镂空结构为上下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腹部部分(1‑3)的两侧边为圆弧过渡设计;在支架本体(1)的其中一面上位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的两处交叉处分别设有一个装配块(5),每个装配块(5)上沿其水平轴线及竖直轴线分别开设有减重孔(6);在支架本体(1)的另一面上位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的下方垂直固定有支撑板(7),支撑板(7)与双十字形支撑结构(4)的竖筋之间固定有斜筋(8);支架本体(1)的底部部分(1‑4)为开裆式结构,分为左支腿(9)和右支腿(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员江涛张敏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大运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