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965734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4-25 01: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气缸套安装孔;水套腔,布设在气缸套安装孔的顶部;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和气缸套过孔,气缸套过孔分为三层,由上到下分别为第一气缸套过孔、第二气缸套过孔和第三气缸套过孔,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分为两层;其中,第一气缸套过孔位于水套腔下部,第一层所述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布设在第一气缸套过孔和第二气缸套过孔之间,第二层所述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布设在第二气缸套过孔和第三气缸套过孔之间。该气缸套支撑结构刚性好、气缸套工作过程中不容易变形;重量轻、体积小,整机振动小、噪音低,且便于气缸套定位、密封和维护保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包括:气缸套安装孔;水套腔,布设在气缸套安装孔的顶部;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和气缸套过孔,气缸套过孔分为三层,由上到下分别为第一气缸套过孔、第二气缸套过孔和第三气缸套过孔,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分为两层;其中,第一气缸套过孔位于水套腔下部,第一层所述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布设在第一气缸套过孔和第二气缸套过孔之间,第二层所述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布设在第二气缸套过孔和第三气缸套过孔之间。该气缸套支撑结构刚性好、气缸套工作过程中不容易变形;重量轻、体积小,整机振动小、噪音低,且便于气缸套定位、密封和维护保养。【专利说明】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传统的大功率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体的气缸套支撑结构较为笨重,结构复杂,结构尺寸大,不紧凑,需要的材料也较多,不便于生产、装配,以及安装和维护。另外,过大的气缸套支撑结构也导致气缸体的整体刚性降低,承重能力变差,高负荷运行时容易引起气缸体的变形和整机振动,对于气缸套的定位、密封都会带来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紧凑,刚性好,重量轻、体积小,便于维护保养的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为达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包括:气缸套安装孔;水套腔,布设在气缸套安装孔的顶部;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和气缸套过孔,气缸套过孔分为三层,由上到下分别为第一气缸套过孔、第二气缸套过孔和第三气缸套过孔,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分为两层;其中,第一气缸套过孔位于水套腔下部,第一层所述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布设在第一气缸套过孔和第二气缸套过孔之间,第二层所述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布设在第二气缸套过孔和第三气缸套过孔之间。上述技术方案中,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为沿气缸套安装孔长度方向的内壁相对内收的框架,框架形成支撑空间。上述技术方案中,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包括:矩形波结构横边和矩形波结构纵边,及连接相邻的矩形波结构横边的圆弧支撑面。上述技术方案中,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还布设有加强筋。上述技术方案中,加强筋为直角三角形。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简单、紧凑,结构刚性好、气缸套工作过程中不容易变形;重量轻、体积小,整机振动小、噪音低,且便于气缸套定位、密封和维护保养,能够提高气缸体的整体刚性、承重能力变差,避免高负荷运行时引起的气缸体的变形和整机振动。【专利附图】【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气缸体本体,2-气缸套安装孔,3-水套腔,4-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1-矩形波结构横边,42-矩形波结构纵边,43-圆弧支撑面,44-加强筋,51-第一气缸套过孔,52-第二气缸套过孔,53-第三气缸套过孔,6-气缸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需要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的以下实施方式中所提及的“上”、“下”、“左”、“右”、“正面”和“反面”均以各图所示的方向为基准,这些用来限制方向的词语仅仅是为了便于说明,并不代表对本专利技术具体技术方案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简单、紧凑,结构刚性好、气缸套工作过程中不容易变形;重量轻、体积小,整机振动小、噪音低,且便于气缸套定位、密封和维护保养,能够提闻气缸体的整体刚性、承重能力变差,避免闻负荷运行时引起的气缸体的变形和整机振动。以下详细的描述通过举例但非限制的方式说明了本公开,应该明白的是本公开的各种方面可被单独的实现或者与其他方面结合的实现。本说明书清楚的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制造并使用我们相信为新的且非显而易见的改进,描述了若干实施例、变通方法、变型、备选方案以及系统应用,包括当前被认为是执行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专利技术原理的最好模式。当描述元件或特征和/或实施例时,冠以“一” “一个” “该”和“所述”旨在表示具有元件或特征中的一个或多个。术语“包括” “包含”和“具有”旨在为包括性的,并表示在那些具体描述的元件或特征以外还具有额外的元件或特征。如图1和图2所示,该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的具体结构包括:开设在气缸体本体I内部的气缸套安装孔2,以及间隔布设在气缸套安装孔2圆周侧的水套腔3、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和气缸套过孔,气缸套安装孔2用于安装气缸套。水套腔3用于冷却气缸套。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沿气缸套安装孔内壁内收,与气缸套过孔间隔布设在气缸套安装孔长度方向,使得气缸套在整个气缸套安装孔长度方向都有距离合适的支撑,使得该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结构刚性好、气缸套工作过程中不容易变形;重量轻、体积小,整机振动小、噪音低,且便于气缸套定位、密封和维护保养,能够提高气缸体的整体刚性、承重能力变差,避免高负荷运行时引起的气缸体的变形和整机振动。水套腔3布设在气缸套安装孔2的顶部,用于冷却气缸套。气缸套过孔分紧贴气缸套外壁,分为三层,由上到下分别为第一气缸套过孔51、第二气缸套过孔52和第三气缸套过孔53,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分为两层。其中,第一气缸套过孔51位于水套腔3下部,第一层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布设在第一气缸套过孔51下部,第一层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的下部为第二气缸套过孔52,第二层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布设在第二气缸套过孔52下部,而第三气缸套过孔53又位于第二层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下部,即第一层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布设在第一气缸套过孔51和第二气缸套过孔52之间,第二层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布设在第二气缸套过孔52和第三气缸套过孔53之间。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为沿气缸套安装孔长度方向的内壁相对内收的框架,该框架形成支撑空间,其具体结构包括:矩形波结构横边41和矩形波结构纵边42,及连接相邻的矩形波结构横边41的圆弧支撑面43,同时,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带有加强筋44做支撑强化处理,加强筋44为直角三角形。使得气缸套在整个气缸套安装孔长度方向都有距离合适的支撑,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使得该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结构刚性好、气缸套工作过程中不容易变形;同时,具有减重作用,使得该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重量轻、体积小;而且,矩形波结构横边41和矩形波结构纵边42具有防止气缸套安装孔2与气缸形成共振,降低了整机振动幅度和噪音低,并且便于气缸套定位、密封和维护保养。其中,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的框架宽度尺寸X与气缸套安装孔2的直径D比值介于0.75至0.85之间;矩形波结构横边41的厚度尺寸Y与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的框架宽度尺寸X比值介于0.06至0.07之间;圆弧支撑面43的半径尺寸R与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的框架宽度尺寸X比值介于0.65至0.75之间。如图3所示,气缸套6安装在气缸套安装孔2内,气缸套过孔分紧贴气缸套外壁,与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4间隔布设在气缸套安装孔长度方向,使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速船用柴油机气缸套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套安装孔;水套腔,布设在所述气缸套安装孔的顶部;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和气缸套过孔,所述气缸套过孔分为三层,由上到下分别为第一气缸套过孔、第二气缸套过孔和第三气缸套过孔,所述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分为两层;其中,所述第一气缸套过孔位于水套腔下部,第一层所述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布设在第一气缸套过孔和第二气缸套过孔之间,第二层所述矩形波气缸套支撑结构布设在第二气缸套过孔和第三气缸套过孔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捷李伟黄永仲王利乐蔡晓霞覃文韩义勇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玉柴机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