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2238294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3 20: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包括安装座、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安装座间隔设置,且安装座上安装有滑行轴,滑行轴上套装有支撑座,支撑座内侧安装有固定槽,外冷却管安装在固定槽内,且外冷却管内部设置有底座,外冷却管外侧开设有多个淬火液进入孔,且外冷却管内侧开设有多个外喷射孔,底座上方设置有冷却座,冷却座两端设置有导磁铁,导磁铁内部依次设置有绝缘圈和感应圈,且导磁铁上方设置有绝缘座,绝缘座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上,且绝缘座中部设置有电源,电源的正极与电源的负极之间设置有绝缘板,内冷却管依次穿过电源的正极、感应圈和电源的负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能、高效,易于控制操作,便于机械化、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缸套内孔表面进行热处理装置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要求越来越严格,导致对缸套的性能要求愈来愈高,为此我们对缸套内表面进行高频感应淬火来提高缸套性能和寿命,高频淬火缸套材料是C rCu合金铸铁,毛坯采用离心浇铸,组织比较细密,组织转变稳定性较差,石墨形态差异较大,进行高频淬火时容易产生畸变和开裂。因此感应圈的设计、感应圈与气缸套内表面之间的间隙、淬火温度的控制以及淬火冷却速度和均匀性的控制严重影响高频淬火的质量;高频淬火感应圈不均匀,感应圈高度不够;感应器在缸套内孔位置偏心;淬火后采用风冷方式等原因,导致我们经常在高频淬火后,遇到缸套内表面的硬度不足、有软带、一致性不好等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高频淬火感应圈不均匀,感应圈高度不够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包括安装座、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所述安装座间隔设置,且安装座上安装有滑行轴,所述滑行轴上套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侧安装有固定槽,所述外冷却管安装在固定槽内,且外冷却管内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外冷却管外侧开设有多个淬火液进入孔,且外冷却管内侧开设有多个外喷射孔,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冷却座,所述冷却座两端设置有导磁铁,所述导磁铁内部依次设置有绝缘圈和感应圈,且导磁铁上方设置有绝缘座,所述绝缘座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上,且绝缘座中部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正极与电源的负极之间设置有绝缘板,所述内冷却管依次穿过电源的正极、感应圈和电源的负极。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底座圆周上均布六组导向销,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对缸套内孔起导向作用;进一步,所述绝缘座圆周上均布六个防碰销,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避免感应圈在工作通电过程中,缸套内孔与感应圈接触,烧毁感应圈;进一步,所述绝缘座内部开有导向方孔,且绝缘座上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至少为三根,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确保淬火液从导向管流入冷却座内部的导向方孔;进一步,所述冷却座外侧四周均匀分布多个内喷射孔,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将淬火液喷射到缸套内壁上,将加热过的缸套内壁进行冷却淬火;进一步,所述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的顶部开有U型槽,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便于安装,同时调节与机床底座的同轴度;进一步,所述内喷射孔的轴线与电源的轴线成的角度为30°?50°,采用本步的有益效果是防止淬火液喷出时溅到还未完全加热的部位,更好地协调了淬火与冷却的时间间隔。本技术将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以及感应圈内部都设计有冷却水通道,感应圈通电后,冷却水从电源正极流入,经过感应圈,再从电源负极流出,冷却效果好,电源性能的稳定性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节能、高效,易于控制操作,便于机械化、自动化,且劳动条件好;2.本技术的淬火液冷却效果比风冷效果好,缸套内孔表面不易氧化脱碳,脆性小,变形小;3.本技术加热速度快,缩短组织转变时间,提高组织转变稳定性;4.本技术淬火液喷射角度合理,喷射压力稳定,均匀性好,冷却及时、可控性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的俯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安装座,2、外冷却管,3、内冷却管,4、滑行轴,5、支撑座,6、固定槽,7、底座,8、淬火液进入孔,9、外喷射孔,10、冷却座,11、导磁铁,12、绝缘圈,13、感应圈,14、绝缘座,15、电源,16、电源的正极,17、电源的负极,18、绝缘板,19、导向销,20、防碰销,21、导向方孔,22、导向管,23、内喷射孔,24、U型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包括安装座1、外冷却管2和内冷却管3,所述安装座I间隔设置,且安装座I上安装有滑行轴4,所述滑行轴4上套装有支撑座5,所述支撑座5内侧安装有固定槽6,所述外冷却管2安装在固定槽6内,且外冷却管2内部设置有底座7,所述外冷却管2外侧开设有多个淬火液进入孔8,且外冷却管2内侧开设有多个外喷射孔9,所述底座7上方设置有冷却座10,所述冷却座10两端设置有导磁铁11,所述导磁铁11内部依次设置有绝缘圈12和感应圈13,且导磁铁11上方设置有绝缘座14,所述绝缘座14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7上,且绝缘座14中部设置有电源15,所述电源的正极16与电源的负极17之间设置有绝缘板18,所述内冷却管3依次穿过电源的正极16、感应圈13和电源的负极17。所述底座I圆周上均布六组导向销19,所述绝缘座14圆周上均布六个防碰销20,所述绝缘座14内部开有导向方孔21,且绝缘座14上设置有导向管22,所述导向管22至少为三根,所述冷却座10外侧四周均匀分布多个内喷射孔23,所述电源的正极16、电源的负极17的顶部开有U型槽24,所述内喷射孔23的轴线与电源15的轴线成的角度为30°? 50。;本技术接通电源15,冷却水通过电源的正极16、感应圈13、电源的负极17,进行冷却;淬火液流入冷却座10内部的导向方孔21,再经过冷却座10的内喷射孔23喷射到缸套内壁上,将加热过的缸套内壁进行冷却淬;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包括安装座、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所述安装座间隔设置,且安装座上安装有滑行轴,所述滑行轴上套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侧安装有固定槽,所述外冷却管安装在固定槽内,且外冷却管内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外冷却管外侧开设有多个淬火液进入孔,且外冷却管内侧开设有多个外喷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冷却座,所述冷却座两端设置有导磁铁,所述导磁铁内部依次设置有绝缘圈和感应圈,且导磁铁上方设置有绝缘座,所述绝缘座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上,且绝缘座中部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正极与电源的负极之间设置有绝缘板,所述内冷却管依次穿过电源的正极、感应圈和电源的负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圆周上均布六组导向销。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圆周上均布六个防碰销。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座内部开有导向方孔,且绝缘座上设置有导向管,所述导向管至少为三根。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座外侧四周均匀分布多个内喷射孔。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的正极、电源的负极的顶部开有U型槽。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喷射孔的轴线与电源的轴线成的角度为30°?50°。【专利摘要】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缸套内孔高频淬火感应装置,包括安装座、外冷却管和内冷却管,所述安装座间隔设置,且安装座上安装有滑行轴,所述滑行轴上套装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内侧安装有固定槽,所述外冷却管安装在固定槽内,且外冷却管内部设置有底座,所述外冷却管外侧开设有多个淬火液进入孔,且外冷却管内侧开设有多个外喷射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冷却座,所述冷却座两端设置有导磁铁,所述导磁铁内部依次设置有绝缘圈和感应圈,且导磁铁上方设置有绝缘座,所述绝缘座通过螺栓安装在底座上,且绝缘座中部设置有电源,所述电源的正极与电源的负极之间设置有绝缘板,所述内冷却管依次穿过电源的正极、感应圈和电源的负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乃明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五亭桥缸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