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簧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9070746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8-22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塔簧减震器,包括方向柱、上联接板、下联接板、减震杆、塔簧和减震筒,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两端均对称固定穿接两减震筒,方向柱连接于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中间位置,减震筒上端通过螺栓连接于上联接板上,减震筒内腔设有导向杆,减震筒的底端经套接于减震杆上的塔簧弹性连接减震杆,减震杆与导向杆对应配合呈沿导向杆在减震筒内往复移动,减震杆下端设有的铰接孔。其抗冲击、减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减震器,尤其涉及一种三轮摩托车用塔簧减震器
技术介绍
随着摩托车技术发展,对摩托车驾驶的舒适性、安全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大多数摩托车均配置了前、后减震器,以减少路面不平引起的震动对摩托车及驾乘人员的影响。现有技术的摩托车减震器大多采用二轮摩托车的直筒式前减震,也即减震杆的上端固定安装在上下联接板的安装孔内,减震杆的下端插接在减震底筒内,减震杆内设有减震弹簧,减震筒和减震杆内设有减震油,减震筒的上端与减震杆之间设有密封圈和油封,采用内弹簧与液压阻尼相结合的方式,吸收和消耗摩托车行驶过程中的震动能量,以降低震动对摩托车和驾乘人员的影响。现有减震器与车架之间的联接长度短,减震杆的外径小,行驶过程中容易产生抖震,影响摩托车驾驶的安全性与舒适性,且抗冲击能力差,易弯曲变形产生安全事故,对称设置的减震杆间的间距较小,拆卸过程中实施空间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减震器存在的诸多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抗冲击、减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的三轮摩托车前减震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塔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柱、上联接板、下联接板、减震杆、塔簧和减震筒,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两端均对称固定穿接两减震筒,方向柱连接于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中间位置,减震筒上端通过螺栓连接于上联接板上,减震筒内腔设有导向杆,减震筒的底端经套接于减震杆上的塔簧弹性连接减震杆,减震杆与导向杆对应配合呈沿导向杆在减震筒内往复移动,减震杆下端设有的铰接孔。·所述减震杆的直径为50_70mm,优选55_65臟。所述两减震筒或两减震筒的中心距为220-300mm,优选240-280mm。所述导向杆与减震筒铰接点至减震杆上端的距离大于800mm,优选800_950mm。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本技术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导向杆与减震筒铰接点至减震杆上端的距离大于800mm,行驶过程中不容易产生抖震,增强了与车架之间的联接强度,提高驾驶者的可操控性;减震杆的直径为50-70mm,优选55_65mm,提高了减震器的抗冲击能力,不易发生因减震杆弯曲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两减震筒或两减震筒的中心距为220-300mm,优选240_280mm,加大了两减震杆之间的距离,方便前后轮的互换,同时提高了三轮摩托车的承载能力,车轮轴与两减震筒的铰接孔装配锁紧后,使整个减震器形成了一个坚固的长方形柜架,抗冲击性强。本技术减震器有效提高了摩托车前减震器的阻尼效果,以及摩托车行驶的舒适性和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方向柱1,上联接板2,下联接板3,减震杆4,塔簧5,减震筒6,铰接孔7。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所示,一种减震器包括方向柱1、上联接板2、下联接板3、减震杆4、塔簧5和减震筒6。上联接板2和下联接板3两端均对称固定穿接两减震筒6,方向柱I连接于上联接板2和下联接板3中间位置,减震筒6上端通过螺栓连接于上联接板2上,减震筒6内腔设有导向杆,减震筒6的底端经套接于减震杆4上的塔簧5弹性连接减震杆4,减震杆4与导向杆对应配合呈沿导向杆在减震筒6内往复移动,减震杆4下端设有的铰接孔7 ;两减震筒6的中心间距为220mm,减震杆4的直径为50mm,铰接点7至减震筒6上端的距离为800mm。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根据摩托车减震要求和负载要求,减震杆或减震筒经 铰接孔连接车轮轴可任意变换,减震杆上套接弹簧种类和数量可搭配变换。权利要求1.一种塔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柱、上联接板、下联接板、减震杆、塔簧和减震筒,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两端均对称固定穿接两减震筒,方向柱连接于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中间位置,减震筒上端通过螺栓连接于上联接板上,减震筒内腔设有导向杆,减震筒的底端经套接于减震杆上的塔簧弹性连接减震杆,减震杆与导向杆对应配合呈沿导向杆在减震筒内往复移动,减震杆下端设有的铰接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簧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减震杆的直径为50-70_。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簧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两减震筒或两减震筒的中心距为 220_3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塔簧减震器,其特征是:所述导向杆与减震筒铰接点至减震杆上端的距离大于80 0mm。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塔簧减震器,包括方向柱、上联接板、下联接板、减震杆、塔簧和减震筒,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两端均对称固定穿接两减震筒,方向柱连接于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中间位置,减震筒上端通过螺栓连接于上联接板上,减震筒内腔设有导向杆,减震筒的底端经套接于减震杆上的塔簧弹性连接减震杆,减震杆与导向杆对应配合呈沿导向杆在减震筒内往复移动,减震杆下端设有的铰接孔。其抗冲击、减震性能好、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文档编号B62K21/08GK203142925SQ20132010414公开日2013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7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7日专利技术者孔伟 申请人:江苏金泰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塔簧减震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方向柱、上联接板、下联接板、减震杆、塔簧和减震筒,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两端均对称固定穿接两减震筒,方向柱连接于上联接板和下联接板中间位置,减震筒上端通过螺栓连接于上联接板上,减震筒内腔设有导向杆,减震筒的底端经套接于减震杆上的塔簧弹性连接减震杆,减震杆与导向杆对应配合呈沿导向杆在减震筒内往复移动,减震杆下端设有的铰接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伟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金泰堡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