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热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淬火框。
技术介绍
为了提高铸造铝合金的强度、塑形及硬度,需要将铸造铝合金加热至450° 540°,然后将铸造铝合金(一般为铝合金棒材)置入淬火框内,连同淬火框放入淬火水箱内进行淬火热处理,淬火框广泛应用于油淬、风淬、回火等热处理工艺,传统淬火框的结构如Z1200920172145.4所示,包括底部及侧部,底部和侧部均设有矩形散热孔,底部与侧部的连接部存在一定的弧度,这种淬火框结构紧凑,耐用,但是也具有以下缺点: (I)在淬火前需要将铸造铝合金置入淬火框,但是由于淬火框的高度均与操作人员相等,因此需要操作人员爬上淬火框,并通过吊具或搬运的方式将铸造铝合金置入淬火框、费时费力,不仅降低了生产效率,还增加了企业成本。(2)上述传统淬火框在淬火过程中散热效果不好,变形量大,在淬火线内预热保温不均匀,位于淬火框中间位置的铝合金棒材其淬火效果交叉,硬度与其他铝合金棒材相比较低,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问题,进行了研究改进,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的淬火框。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淬火框,包括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淬火框,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由互为对称的第一框架(1)及第二框架(2)连接并形成四边形,位于所述框体的下部设置底框(7),于所述框体的内部,在底框(7)上还连接均热装置(3)。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淬火框,其特征在于:包括框体,所述框体由互为对称的第一框架(I)及第二框架(2)连接并形成四边形,位于所述框体的下部设置底框(7),于所述框体的内部,在底框(7)上还连接均热装置(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I)及第二框架(2)均由多根槽钢(4)及多根扁钢(5)围城的多个分格组成,所述第一框架(I)及第二框架(2)的每个分格内布置钢丝网格(6)填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框(7)由多根槽钢(4)纵横交错形成的多个分格组成,于互为相邻的、且纵向布置槽钢(4)之间还布置多根扁钢(5)。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淬火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均热装置(3)由多根纵向布置的扁钢(5)将同轴分布的,两个以上的圆环状扁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立军,高贵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亚太安信达铝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