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保险杠-吸能块装配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91764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7-07 00: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前保险杠-吸能块装配结构,包括:前保险杠,其纵面顶端向外折拐、延伸并形成突出部,其中含有孔洞;吸能块,其分为块前端、块后端,块前端位于前保险杠内部,与块后端之间含有凹陷的槽口;金属片,其一端贴合在突出部上表面上,其另一端绕过块前端,在槽口处向下折拐至钩状,反向贴合在槽口侧壁上;上格栅,其含有螺柱,卡接于突出部下方;自攻钉,其穿过孔洞后与上格栅固定卡紧。该结构在前保险杠与吸能块之间添加连接用金属片,通过自攻钉与上格栅的配合固定卡紧,从而提高了前保险杠-吸能块装配结构的稳定性和牢固程度,在进行安装或拆卸时,不会由于保险杠模块的整体扭动变形而导致吸能块与前保险杠蒙皮出现松脱现象。(*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保险杠-吸能块装配结构
技术介绍
保险杠(Bumper)是安装在机动车身前、后部以及车门内侧等位置的安全装置,用于吸收、缓和来自外界的冲击力。目前保险杠的制造材料以塑料为主。作为金属的替代材料,塑料保险杠(Plastic Bumper)除保证防护效果外,还在外观、减重等方面具有优势。塑料保险杠由外板、缓冲材料、横梁三部分组成,外板和缓冲材料附着在横梁上,横梁与车架纵梁构成可拆卸的螺栓连接。然而相关的前保险杠-吸能块装配结构在进行保险杠的安装或拆卸时,会由于保险杠模块的整体扭动、变形而引起吸能块与前保险杠蒙皮之间的卡接不牢,甚至造成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前保险杠-吸能块装配结构中保险杠与吸能块之间安装不牢固的上述缺陷和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吸能块与前保险杠蒙皮卡接牢固程度的前保险杠-吸能块装配结构。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前保险杠-吸能块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保险杠,其截面为L形,其纵面顶端向外折拐、延伸,形成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中含有纵向的孔洞;吸能块,其分为块前端、块后端,所述块前端位于前保险杠内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前保险杠?吸能块装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保险杠,其截面为L形,其纵面顶端向外折拐、延伸,形成突出部,所述突出部中含有纵向的孔洞;吸能块,其分为块前端、块后端,所述块前端位于前保险杠内部,与块后端之间含有向内凹陷的槽口;金属片,其位于突出部、块前端上方,其一端含孔,贴合在突出部的上表面上,其另一端绕过块前端,在槽口处向下折拐至钩状,反向贴合在槽口侧壁上;上格栅,其内部含有螺柱,卡接于突出部下方;自攻钉,其位于突出部上方,先后穿过金属片的孔和突出部的孔洞后与上格栅固定卡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北汽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