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伟铭专利>正文

一种无粮酿制的茶酒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858674 阅读:2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6-27 02: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无粮酿制的茶酒及其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一次发酵,将成品茶与水按重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均匀,有氧发酵5~10天,发酵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的发酵物在室温下厌氧发酵12~18天;三次发酵,按体积比为发酵物:酵母菌=100:2的比例至少两次地往二次发酵的发酵物中加入酵母菌,在发酵温度28~32℃之间的环境下厌氧发酵27~35天;蒸馏,将经过所述三次发酵的发酵物进行蒸馏处理,得到成品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茶酒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不能单纯以茶叶为原料酿制茶酒”的技术偏见;该茶酒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浓烈、饱满、回味甘醇、具有自然芳香、口感独特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茶酒及其制作工艺,特别是指一种无粮酿制的茶酒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存在的茶酒多是通过酒与茶汤勾兑,或者在使用粮食酿酒的过程中加入一定量的茶叶,使得酿制的酒具有轻微的茶香,后者制作方法多仅通过一道发酵工序即制得茶酒,其对茶叶中茶多酚、维生素、氨基酸等有益物质的提取量小,对茶叶的自然香味也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古人对茶酒有一个定义:“茶酒采茗酿之,自然发酵蒸馏,其浆无色,茶香自溢”,由该定义而言,上述两种方法制备的茶酒不能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茶酒。现有技术中存在着一个技术偏见,那就是“茶叶自身不含有淀粉、果糖,难以单纯以茶叶为原料来酿制茶酒”,现有技术酿酒对粮食的依赖性很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粮酿制的茶酒及其制作工艺,以克服现有的茶酒制作技术存在的“不能单纯以茶叶为原料酿制茶酒”的技术偏见,现有技术的酿制原料多以粮食为主原料,对粮食的依赖性很大,而所制得的酒不能算是严格意义的茶酒;对茶叶的有益物质提取量小、茶叶香味保留性差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粮酿制的茶酒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a.一次发酵:将成 品茶与水按重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均匀,有氧发酵5 10天,发酵温度控制在20 30°C之间; b.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的发酵物在室温下厌氧发酵12 18天; c.三次发酵:按体积比为发酵物:酵母菌=100:2的比例至少两次地往二次发酵的发酵物中加入酵母菌,在发酵室度28 32°C之间的环境下厌氧发酵27 35天; d.蒸馏:将经过所述三次发酵的发酵物进行蒸馏处理,得到成品酒。更为具体地, 上述步骤c中间隔3 4天即加入一次酵母菌,每次酵母菌的加入量按体积比为发酵物:酵母菌=100:2。上述成品茶为铁观音成品茶。上述步骤a中有氧发酵的时间为7天,发酵温度为25°C。上述步骤b中厌氧发酵的时间为15天。上述步骤c中厌氧发酵的时间为30天,发酵室度为30°C。一种由上述的无粮酿制的茶酒的制作工艺制作的茶酒。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的茶酒仅以成品茶、水和酵母菌为原料制作,它不需要粮食和酒曲等现有酿酒技术所必要的原料,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不能单纯以茶叶为原料酿制茶酒”的技术偏见,降低了酒类的生产对粮食的依赖性;该茶酒为无色透明液体,既有白酒的浓烈和饱满等特性,也有茶叶的回味甘醇和自然芳香等特点,对茶叶的自然香味保留性好,口感独特,使用铁观音茶制作的茶酒还具有铁观音茶所特有的韵味;另外,该茶酒富含茶多酚(包含茶单宁)、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等有益物质,饮用该茶酒能够很好地促进人体血液的微循环、软化血管,可预防冠心病。附图说明图1为茶酒的制作的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 本实施方式为优选实施方式。参照图1,一种无粮酿制的茶酒的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a.一次发酵:将铁观音成品茶与水按重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均匀,有氧发酵7天,发酵温度控制在25°C之间; b.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的发酵物移至透明的玻璃容器中,密封,在室温下厌氧发酵14天;二次发酵至关重要,因为茶叶中不含淀粉、果糖等物质,通过本次发酵能够产生少量的碳水化合物,这为三次发酵时,酵母菌的有效融入提供基础保障;二次发酵还有利于茶叶中的茶多酚、茶叶自身的自然芳香提取和保留; c.三次发酵:按体积比为发酵物:酵母菌=100:2的比例往二次发酵的发酵物中加入酵母菌,进行深度发酵,在发酵室度30°C之间的环境下厌氧发酵30天;每间隔3 4天即加入一次酵母菌,每次酵母菌的加入量按体积比为发酵物:酵母菌=100:2 ;最后产生的酒精来自于酵母菌和茶叶发酵产生的碳水化合物的相互作用产生的; d.蒸馏:将经过所述三次发酵的发酵物移至蒸馏塔中进行蒸馏处理,得到浓度高、无色、透明的成品白酒。一种由上述的无粮酿制的茶酒的制作工艺制作的茶酒。本专利技术的茶酒仅以成品茶、水和酵母菌为原料制作,它不需要粮食和酒曲等现有酿酒技术所必要的原料,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不能单纯以茶叶为原料酿制茶酒”的技术偏见,降低了酒类的生产对粮食的依赖性;该茶酒为无色透明液体,既有白酒的浓烈和饱满等特性,也有茶叶的回味甘醇和自然芳香等特点,对茶叶的自然香味保留性好,口感独特,使用铁观音茶制作的茶酒还具有铁观音茶所特有的韵味;另外,该茶酒富含茶多酚(包含茶单宁)、氨基酸以及维生素等有益物质,饮用该茶酒能够很好地促进人体血液的微循环、软化血管,可预防冠心病。实施方式二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存在不同的是制作工艺的工艺参数的不同,本实施方式的制作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a.一次发酵:将成品茶与水按重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均匀, 有氧发酵5天,发酵温度控制在30°C之间; b.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的发酵物在室温下厌氧发酵18天; c.三次发酵:按体积比为发酵物:酵母菌=100:2的比例往二次发酵的发酵物中加入酵母菌,在发酵室度28°C之间的环境下厌氧发酵35天;每间隔4天即加入一次酵母菌,每次酵母菌的加入量按体积比为发酵物:酵母菌=100:2。d.蒸馏:将经过所述三次发酵的发酵物进行蒸馏处理,得到成品酒。一种由上述的无粮酿制的茶酒的制作工艺制作的茶酒。实施方式三 本实施方式与实施方式一存在不同的是制作工艺的工艺参数的不同,本实施方式的制作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a.一次发酵:将成品茶与水按重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均匀,有氧发酵10天,发酵温度控制在20°C之间; b.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的发酵物在室温下厌氧发酵12天; c.三次发酵:按体积比为发酵物:酵母菌=100:2的比例往二次发酵的发酵物中加入酵母菌,在发酵室度32°C之间的环境下厌氧发酵27天;每间隔3天即加入一次酵母菌,每次酵母菌的加入量按体积比为发酵物:酵母菌=100:2。d.蒸馏:将经过所述三次发酵的发酵物进行蒸馏处理,得到成品酒。一种由上述的无粮酿制的茶酒的制作工艺制作的茶酒。 上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专利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行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粮酿制的茶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作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a.一次发酵:将成品茶与水按重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均匀,有氧发酵5~10天,发酵温度控制在20~30℃之间;b.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的发酵物在室温下厌氧发酵12~18天;c.三次发酵:按体积比为发酵物:酵母菌=100:2的比例至少两次地往二次发酵的发酵物中加入酵母菌,在发酵室度28~32℃之间的环境下厌氧发酵27~35天;d.蒸馏:将经过所述三次发酵的发酵物进行蒸馏处理,得到成品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粮酿制的茶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制作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 a.一次发酵:将成品茶与水按重量比为1:1的比例混合均匀,有氧发酵5 10天,发酵温度控制在20 30°C之间; b.二次发酵:将一次发酵的发酵物在室温下厌氧发酵12 18天; c.三次发酵:按体积比为发酵物:酵母菌=100:2的比例至少两次地往二次发酵的发酵物中加入酵母菌,在发酵室度28 32°C之间的环境下厌氧发酵27 35天; d.蒸馏:将经过所述三次发酵的发酵物进行蒸馏处理,得到成品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粮酿制的茶酒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c中间隔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铭
申请(专利权)人:李伟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