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伟铭专利>正文

一种肿柄菊无毒植物源农药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308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肿柄菊无毒植物源农药及其制作工艺,该制作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A.备料:采集肿柄菊的茎和叶,晒干;水;复合酶;B.一次发酵:将水注入窖池,复合酶溶解于水中,加入晒干的肿柄菊,使其全部浸润,有氧发酵5~10小时;同时,于发酵罐内加入水、红糖和酵母有氧发酵5~10小时;C.二次发酵:将窖池内的肿柄菊发酵物移入发酵罐内,26~28℃温度环境中厌氧发酵5~10天;D.脱水制粉即得产品;使用时,该农药溶解于水中并喷洒于植物叶面上,单方使用,使用更为方便。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农药驱虫无毒、高效,虫害难以产生抗体和耐药性,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能提高肿柄菊复合化合物有效部分20~30%的提取量和有效利用率。

A non-toxic botanical pesticide of swollen chrysanthemum and its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non-toxic botanical pesticide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and its preparation proces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in sequence: A. preparing materials: collecting the stems and leaves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and drying them; water; compound enzyme; B. one-time fermentation: injecting water into the cellar, dissolving the compound enzyme in water, adding the sun-dried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to soak them completely. Moisture, aerobic fermentation 5-10 hours; at the same time, adding water, brown sugar and yeast aerobic fermentation 5-10 hours; C. Secondary fermentation: the fermentation of Chrysanthemum tumefaciens pit into the fermentation tank, 26-28 degrees Celsius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anaerobic fermentation 5-10 days; D. dehydration powder is the product; when used, the pesticide dissolved in water and combined Spraying on the leaf surface of a plant is more convenient to use unilaterally. The pesticide insect repellent of the invention is non-toxic and efficient, and the insect pest is difficult to produce antibodies and drug resistance, and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of the invention can improve the extraction yield of 20-30% of the effective part of the composite compound of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and the effective utilization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肿柄菊无毒植物源农药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药及其制作工艺,特别是指一种肿柄菊无毒植物源农药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植物源农药源于自然,一般不会污染环境及农产品,环境和人体积累毒性的可能性不大,对人和牲畜相对安全,对害虫天敌伤害小,且虫害对植物源农药难以产生抗体。具有低毒、低残留的特点,能坚持农产吕的高品质,因此植物源农药具有广阔的市场。在长期观察中发现,肿柄菊从不遭虫害、食草动物从不食用肿柄菊。肿柄菊原产墨西哥属于亚热带、热带植物,肿柄菊自我保护的进化过程,形成叶、茎含有挥发油、氧化钾、倍半萜内酯,肿柄菊内酯,粗毛豚草素,6-2酸-2,2-二甲基-7-羟基色原烯、青蒿酸、青蒿素等。其特点是味苦、味臭。现有技术植物源农药、大多采用化学提取的次代谢化合物,主要缺点是:①低毒或微毒;②液态成品、不便运输、不易贮存;③生产成本高;④不能单一使用;⑤易挥发,造成低效;⑥资源有限;⑦不稳定性,不能制定产品的标准、无法量化生产等等。这些不足严重限制了植物源的创新和应用。此外,现有技术主要是将肿柄菊制作成肥料加以利用其有机营养物,肥料施加于植物种植的土壤内,增加肥料的肥力和肥效时间,而对其驱虫效用并未加以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肿柄菊无毒植物源农药及其制作工艺,以克服现有的植物源农药存在的制作工艺复杂,产品配方复杂、药效不稳定,生产成本高的问题,以及克服现有技术肿柄菊的利用较为局限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肿柄菊无毒植物源农药的制作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A.备料:采集肿柄菊的茎和叶,晒干;水及由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制成的复合酶;B.一次发酵:将水注入窖池,复合酶溶解于水中,加入晒干的肿柄菊,使其全部浸润;封盖窖池,有氧发酵5~10小时;同时,于发酵罐内加入水、红糖和酵母,有氧发酵5~10小时;C.二次发酵:将窖池内的肿柄菊发酵物移入发酵罐内,使得肿柄菊发酵物浸没;然后发酵罐进行密封,厌氧发酵5~10天,发酵罐放置于26~28℃温度环境中;发酵中,发酵物含有低度乙醇及酸类、酯类醇香物质;D.制粉:将发酵罐中的发酵物取出,进行高温烘干,然后将烘干物研磨成粉末即得到成品植物源农药。进一步改进地,步骤A中,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按1:0.8~1.1:0.9~1.2混合制备得到复合酶,肿柄菊干料与水和复合本酶的重量份比例为100:130~180:1.5~2.5。具体地,步骤A中,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按1:1:1混合制备得到复合酶,肿柄菊干料与水和复合本酶的重量份比例为100:150:2。步骤B中,窖池体积根据实际发酵需求设定,窖池高一米,内外墙体以及池底铺上瓷砖,清洗干净,使用前才用紫外线灯照射12小时消毒。步骤B中,将水加热到100℃,然后倒入窖池内,水温降到40~60℃时,然后加入所述复合酶;然后在窖池入口覆盖塑料膜,发酵8小时。进一步改进地,步骤B中,水、红糖、酵母的重量份比例为100:8~12:0.3~0.6,该发酵罐为大开口不锈钢罐。具体地,步骤B中,水、红糖、酵母的重量份比例为100:10:0.5。步骤B中,按重量份的100℃水加入发酵罐,然后加入红糖,搅拌至完全溶解;再等到水温降低至35℃以下时,加入酵母,搅拌后,在发酵罐开口处覆盖塑料膜,发酵7~8小时。进一步改进地,步骤C中,厌氧发酵时间为8天;步骤D中,发酵期满后,取出的发酵物装入烘干器内,在100℃温度下烘干,烘干完毕后,移到磨粉机、进行研成粉末,最后将粉末称重装入袋进行包装,肿柄菊植物源农药制作完成。酶法发酵(即窖池内肿柄菊与复合酶的发酵)、酵母菌培养发酵(即发酵罐内红糖与酵母菌的发酵)、酶法与酵母菌混合发酵(即发酵罐内的二次发酵),能提高肿柄菊复合化合物有效部分20~30%的提取量和有效利用率。而红糖的甜味在酵母菌的发酵作用下,红糖的甜味已经消失,转化成乙醇和醇香物质;通过乙醇的溶剂功能将肿柄菊中的有机有益成分更多地溶出,使得有益成分喷洒于植物叶面更容易被吸收,在叶面上遗留的驱虫成份份量越多,驱虫效用更为持久,驱虫效力能够提升20%以上;肿柄菊自有的苦味和臭味有效释出,与醇香物质混合后,能产生特殊的异味和苦味,特殊的异味和味苦感能够有效地驱虫、使害虫对农作物规避效果,且会这两种味道更为稳定和持久。而肿柄菊农药的复合化合物有效部分,害虫很难产生耐药性和抗体,肿柄菊的复合化合物,在农作物的叶面上能降解成有机肥料,直接给农作物叶面营养。一种肿柄菊无毒植物源农药,该农药由上述的一种肿柄菊无毒植物源农药的制作工艺制备得到。使用方法为:将水装入喷雾器中,然后加入肿柄菊农药、进行搅拌到溶化为止,最后喷洒到茶叶、果蔬、以及其它农作物的叶面上;水与肿柄菊农药的比例:水5L、肿柄菊农药粉末100g,喷洒周期为一星期喷洒一次。由上述对本专利技术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把肿柄菊制造成天然无毒农药就是利用其特点,天然无毒农药、并非要毒杀有害昆虫;而是让昆虫规避茶叶、果蔬等农作物、从而有效保护农产品、使我们的餐桌食品绿色无公害,安全健康,人与植物、昆虫和谐共存,驱虫无毒、高效,虫害难以产生抗体和耐药性,有效保护农作物。产品稳定、单方使用、无需复合添加;使用方便、按比例溶化于水,直接喷洒;残留时间长、能降解成有机肥料、直接给植物叶面营养。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制作工艺能提高肿柄菊复合化合物有效部分20~30%的提取量和有效利用率;产品制备原料资源十分丰富(除了大量的野生资源,肿柄菊的人工种植生长快、当年采收;成活率高、种植成本低)、生产流程简单,能标准化、量化生产、制作低成本、干状粉末便于贮存、便于运输、不产生工业污水、不产生工业残渣。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农药选择性好,与环境相容、无公害、作用机理独特,有效保护农作物、确保食品安全同时保护土壤、水源、昆虫的天敌,使我们的环境更生态。具体实施方式实施方式一肿柄菊无毒植物源农药的制作工艺,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首先,采集肿柄菊地上部份的茎和叶,然后自然晒干,接下来进行酶法破壁渥堆发酵,首先要搭建窖池,长方形或四方形,体积大小根据需求而设计,高一米,内外墙体以及池底铺上瓷砖,清洗干净,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12小时后投入使用。备好肿柄菊干料、水、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复合酶的比例(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1:1:1);肿柄菊干料与水和复合本酶的比例(肿柄菊干料:水:复合酶=100:150:2)。其次,将水加热到100℃,然后倒入窖池内,水温降到50℃时,加入复合酶,搅拌溶化后,加入肿柄菊干料,然后进行按压,直到全部浸湿为止,最后在窖池盖上塑料膜。防止尘土污染;发酵时间为八小时;本次酶法破壁渥堆发酵、主要目的是溶化肿柄菊细胞壁,能够提高肿柄菊化合物的有效部份,提高肿柄菊的臭味和苦味的释出。紧接着备好水、红糖、酵母(水、红糖、酵母的比例:100:10:0.5);采用大开口直筒不锈钢罐,先用100℃开水,倒入不锈钢罐内,加入红糖,进行搅拌到溶化为止,糖水溶液温度降到30℃时、加入酵母,进行搅拌、然披上塑料膜、防止蚊虫、尘土污染,发酵时间为七至八小时。接下来将窖池酵法发酵的肿柄菊发酵物,移入不锈钢罐内,然后进行按压,直到部分液体露出表面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肿柄菊无毒植物源农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A.备料:采集肿柄菊的茎和叶,晒干;水及由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制成的复合酶;B.一次发酵:将水注入窖池,复合酶溶解于水中,加入晒干的肿柄菊,使其全部浸润;封盖窖池,有氧发酵5~10小时;同时,于发酵罐内加入水、红糖和酵母,有氧发酵5~10小时;C.二次发酵:将窖池内的肿柄菊发酵物移入发酵罐内,使得肿柄菊发酵物浸没;然后发酵罐进行密封,厌氧发酵5~10天,发酵罐放置于26~28℃温度环境中;发酵中,发酵物含有低度乙醇及酸类、酯类醇香物质;D.制粉:将发酵罐中的发酵物取出,进行高温烘干,然后将烘干物研磨成粉末即得到成品植物源农药。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05 CN 20181011321711.一种肿柄菊无毒植物源农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的下述步骤:A.备料:采集肿柄菊的茎和叶,晒干;水及由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和果胶酶制成的复合酶;B.一次发酵:将水注入窖池,复合酶溶解于水中,加入晒干的肿柄菊,使其全部浸润;封盖窖池,有氧发酵5~10小时;同时,于发酵罐内加入水、红糖和酵母,有氧发酵5~10小时;C.二次发酵:将窖池内的肿柄菊发酵物移入发酵罐内,使得肿柄菊发酵物浸没;然后发酵罐进行密封,厌氧发酵5~10天,发酵罐放置于26~28℃温度环境中;发酵中,发酵物含有低度乙醇及酸类、酯类醇香物质;D.制粉:将发酵罐中的发酵物取出,进行高温烘干,然后将烘干物研磨成粉末即得到成品植物源农药。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肿柄菊无毒植物源农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按1:0.8~1.1:0.9~1.2混合制备得到复合酶,肿柄菊干料与水和复合本酶的重量份比例为100:130~180:1.5~2.5。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肿柄菊无毒植物源农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果胶酶按1:1:1混合制备得到复合酶,肿柄菊干料与水和复合本酶的重量份比例为100:150:2。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肿柄菊无毒植物源农药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铭
申请(专利权)人:李伟铭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