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动弯管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748110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30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加工螺旋形管件头、尾部的手动弯管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取放弯管方便,加工后的弯管端部与滚轮或内膜之间不易产生触碰,从而提高弯管加工质量的手动弯管加工模具。该种手动弯管加工模具,包括内膜、压块、凸轮、连杆、弹簧和带有滚轮的转盘,连杆依次穿过压块和内膜后连杆端部与凸轮铰接,弹簧套在连杆上并且设置在内膜与压块之间;该手动弯管加工模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压块的背面延伸出一连接部,所述转盘与该连接部铰接。优选地,当放入制件并压紧后,所述转盘与连接部之间的铰接点与内膜上的圆弧圆心重合。所述连杆在压块外部的穿出端上设有紧固螺母。(*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加工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加工螺旋形管件头、尾部的手动弯管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加工类似螺旋形管件的头部和尾部需要用专用的弯管加工模具,图1为螺旋形管件在加工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从图中可知,该管件的头部和尾部均加工弯折,以备使用。加工类似管件的弯管模具都是将装有滚轮或压槽的转盘的一端直接铰接于内模中心,也就是折弯圆心处,加工时,先将弯管夹固在内膜和压块之间,转动滚轮向下压弯管件头,从而实现转盘绕折弯圆心转动达到折弯的目的。这种连接方式取放制件时需要将制件从内膜与滚轮之间的狭小的空间抽出或穿入,操作极不方便,加工后的弯管头部容易与内膜或滚轮触碰产生二次弯折,影响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取放弯管方便,加工后的弯管端部与滚轮或内膜之间不易产生触碰,从而提高弯管加工质量的手动弯管加工模具。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一种手动弯管加工模具,包括内膜、压块、凸轮、连杆、弹簧和带有滚轮的转盘,连杆依次穿过压块和内膜后连杆端部与凸轮铰接,弹簧套在连杆上并且设置在内膜与压块之间;该手动弯管加工模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压块的背面延伸出一连接部,所述转盘与该连接部铰接。优选地,当放入制件并压紧后,所述转盘与连接部之间的铰接点与内膜上的圆弧圆心重合。优选地,所述连杆在压块外部的穿出端上设有紧固螺母。更优选地,所述内膜、压块和凸轮上均设有手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手动弯管加工模具,由于压块及滚轮与内膜之间不直接连接,压块及滚轮与内模之间有较大空间,制件(螺旋型管件)可直接取出或放入,无需像常见的此类弯管模那样从狭小空间抽出或穿入,模口空间大,取放制件极为方便,而且操作简单,效率较高。适用于加工中小批量,流动作业的手动弯管。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螺旋形管件在加工前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螺旋形管件加工之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手动弯管加工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手动弯管加工模具在加工前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手动弯管加工模具在放入螺旋形管件并加工后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地说明。结合图3至图6,本技术的一种手动弯管加工模具,包括内膜4、压块3、凸轮7、连杆1、弹簧9和带有滚轮5的转盘6,内膜4上部形成与螺旋形弯管弧度相应的圆弧面,下部设有底座或手柄,压块3形成有与螺旋形弯管弧度相应的内凹圆弧面,此外该压块的背面延伸出一个连接部31,所述转盘6与该连接部31通过销轴铰接。连杆I依次穿过压块3和内膜4后该连杆的端部与凸轮7铰接,另一端部上套设有紧固螺母12,弹簧9套在连杆上并且设置在内膜4与压块3之间。压块3和凸轮7上均设有可拆卸的手柄。该加工模具使用前的初始状态见图5所示:压块3、滚轮5与内模4之间有较大间隙,可顺利将制件(螺旋型管件)放入模口。工作时,先扳动手柄将凸轮7向下转动,通过连杆I带动压块3右移与内模4 一起夹紧制件,夹紧程度可通过螺母12调节,再扳动手柄将转盘6向下转动带动滚轮5向下滚压制件完成折弯,完成加工后的弯管如图6所示。最后依次抬起转盘6、凸轮7,在弹簧作用下连杆1、压块3、滚轮5、转盘6等返回,取出制件回复到初始状态。优选地,放入加工制件并压紧后,所述转盘6与连接部31之间的铰接点与内膜4上的圆弧面的圆心重合。即,压块3与转盘6的铰接处的销轴轴心与内模4的中心重合,相当于在工作时转盘带动滚轮是绕内模中心(折弯圆心)转动的。采用该种架构,加工出的制件,折弯处正处在制件圆心位置,弯折效果更好,加工品质更优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弯管加工模具,包括内膜(4)、压块(3)、凸轮(7)、连杆(1)、弹簧(9)和带有滚轮的转盘(6),连杆(1)依次穿过压块(3)和内膜(4)后连杆端部与凸轮(7)铰接,弹簧(9)套在连杆上并且设置在内膜(4)与压块(3)之间;该手动弯管加工模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压块的背面延伸出一连接部(31),所述转盘(6)与该连接部(31)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弯管加工模具,包括内膜(4)、压块(3)、凸轮(7)、连杆(I)、弹簧(9)和带有滚轮的转盘(6),连杆(I)依次穿过压块(3)和内膜(4)后连杆端部与凸轮(7)铰接,弹簧(9 )套在连杆上并且设置在内膜(4 )与压块(3 )之间; 该手动弯管加工模具的特征在于:所述压块的背面延伸出一连接部(31),所述转盘(6)与该连接部(31)铰接。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凤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