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管径圆管加工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2258773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10-28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小管径圆管加工模具,属于修造船技术领域。它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下方设置有腹板(2),所述腹板(2)中间设置有镂空部(3),所述镂空部(3)前侧设置有开口(4),所述开口(4)前端顶部通过销轴(6)设置有活动支撑杆(7),所述开口(4)前端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搭口(5),所述活动支撑杆(7)下端与支撑杆搭口(5)相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小管径圆管加工模具,它省略了以往小管径圆管加工过程中频繁拆卸上压头的步骤,提高了加工速度,使操作更加简单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因经常拆卸上压头而占用行车,减轻了内场起重设施的压力,同时还可很方便地对筒体椭圆度进行修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小管径圆管加工模具,属于修造船

技术介绍
车间在舾装件制作时,总是会碰到需要使用少量的小管径圆管,而这种特殊管径钢材库内往往没有现货,有的还不是标准件,市场上根本就没有。面对此种情况,车间只好用钢板加工成圆管。通常圆管加工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利用三星滚加工;另一种是利用油压机加工。在实际操作时三星滚只能满足大管径的加工,对于直径小于350毫米的就无法加工。而在选用油压机加工时,以往都是分两步进行,即先用普通模具加工圆弧,待板材的两端头碰到上压头时,拆下上压头,再用油压机的油缸头对筒体进行挤压,使两端头重合才算完成加工。这样操作时,无法对加工完成的筒体进行修正,且整个过程比较繁琐,效率不高,经常需要行车进行配合,给起重设施带来压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小管径圆管加工模具,它省略了以往小管径圆管加工过程中频繁拆卸上压头的步骤,提高了加工速度,使操作更加简单化,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因经常拆卸上压头而占用行车,减轻了内场起重设施的压力,同时还可很方便地对筒体椭圆度进行修正。r>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小管径圆管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下方设置有腹板(2),所述腹板(2)中间设置有镂空部(3),所述镂空部(3)前侧设置有开口(4),所述开口(4)前端顶部通过销轴(6)设置有活动支撑杆(7),所述开口(4)前端底部设置有支撑杆搭口(5),所述活动支撑杆(7)下端与支撑杆搭口(5)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管径圆管加工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顶板(1),所述顶板(1)下方设置有腹板(2),所述腹板(2)中间设置有镂空部(3),所述镂空部(3)前侧设置有开口(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利兵杨银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船澄西船舶修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