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肉制品具有抑菌保鲜活性的水溶性油橄榄多酚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741154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29 18: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对肉制品具有抑菌保鲜活性的水溶性油橄榄多酚制备方法,筛选新鲜油橄榄叶干燥,破碎成0.5cm以下的粉末。油橄榄干叶与不同提取溶剂固液比为1∶6~30,50~100℃,沸腾时间为10~60min,提取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再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固体粉未含水量低于10%,制备不同提取物;再经过树脂纯化和溶剂萃取,萃取物中加入1~5%水溶性β-环糊精,真空干燥,制备60%~90%油橄榄多酚粉未。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油橄榄叶提取物在1%~20%浓度下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平均值为1.5cm~3.50cm,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平均值为1.20cm~3.20cm;处理生鲜肉和卤肉,油橄榄提取物与肉制品质量比为0.1%~5%,在空气中保鲜的货架期在0~15℃下延长3~5天,在真空包装下保鲜的货架期在0~15℃下延长10~30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生物医药和食品应用领域。
技术介绍
国际微生物学会(IAMS)研究提出,优良的食品用防腐剂具有以下特性:①不仅仅抑制微生物生长和繁殖,最好能将其杀灭。如果添加后防腐剂能分解更佳具有抑制微生物的作用,若能残存而延续其作用至食品被消费之前或第二次加工之前亦可用与加热处理同时使用者,应具有对热的抵抗性;④其适应条件与在同样条件下食品可生长的微生物一致。目前很少有在PH5 7范围有效的防腐剂;⑤在其适用条件下,应同时对食物中毒病原性细菌及腐败性细菌均具有抑制效果;⑥为取代热处理的全部或一部分而使用的防腐剂应有如一般热处理一样的防制肉毒杆菌的安全措施;⑦不与食品产生反应以致消失,不因食品中相反作用的药剂而失去活性,在实际浓度下,不会被可能增殖到一定数量的微生物或其代谢物所破坏;⑧食品用防腐剂不应促进抗药性微生物的生长,能促进的应限用于这些抗药性微生物无法侵入的食品中。这两种情形应考虑互抗性用于药品中或饲料添加物中的防腐剂,应排除其使用于食品中。我国对防腐剂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定,明确防腐剂应该符合以下要求:①限量内合理使用对人体健康无害;②不影响消化道菌群在消化道内可降解为食物的正常成分;④不影响药物抗菌素的使用对食品热处理时不产生有害成分。目前有不少天然防腐剂开发利用并投放市场,但目前使用的大部分都是粗制品,其有效成分含量常随季节和地理环境而改变,有些天然防腐剂中到底是何种物质起作用还不甚清楚,更不用说分离出纯品进行毒理学评价。另外,各种防腐剂的作用机理、抗菌谱和可应用的范围等研究得也不够深刻。而且,天然防腐剂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很多问题,某些天然防腐剂用量少时达不到防腐效果,用量大时可能影响食品的风味和品质,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例如黄酮类作为防腐剂使用时,质量分数过高会使人感到苦涩味,还会由于氧化而使食品变色。部分现已开发的天然防腐剂普遍存在抗菌谱较窄的缺点,仅使用某一种不能完全抑制所有病菌的生长,同时使用多种,也可能对人体产生毒害等等,以上都是制约天然防腐剂开发利用进程的主要因素。现在市场上的防腐剂大多是合成的防腐剂而天然防腐剂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橄榄叶中主要含有裂环烯醚萜及其苷、黄酮及其苷、低分子单宁等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很好的防腐杀菌能力,是理想的天然防腐剂及食品添加剂。橄榄多酚能与蛋白质、生物碱、多糖结合,与多种金属离子发生络合或静电作用,具有还原性和捕捉自由基活性等,具有抗氧化、抗高血压、降血糖、加强免疫系统以及抑菌等作用。本专利从油橄榄叶中提取分离多酚类抑菌物质,经过改善其溶解性、耐热耐酸性、增效剂配伍、色泽与风味,从而成为广泛应用于食品及其它工业的廉价天然防腐剂,取代部分目前常用的合成防腐剂。
技术实现思路
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了,由以下步骤组成:第一步,原料预处理筛选新鲜油橄榄叶低温干燥,破碎成0.5cm以下的粉末;第二步,不同油橄榄提取物制备A水提取物:油橄榄干叶与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 15 30,90 100°C提取2 4小时,提取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固体粉未含水量低于10% ;B醇提取物:油橄榄干叶与醇溶剂质量比为1: 6 20,70 80°C提取2 4小时,提取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固体粉未含水量低于 10% ;C碱水提取物:油橄榄干叶与pH9 12碱水溶液质量比为1: 15 30,90 100°C提取2 4小时,提取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固体粉未含水量低于10% ;D碱性醇提取物:pH8 10醇-水质量百分浓度为30 80%,油橄榄干叶与pH8 10醇-水溶液质量比为1:1: 6 20,提取温度为50 85°C,提取真空度300 740mmHg,沸腾时间为10 60min,浸提次数I 3次,过滤,合并碱性醇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固体粉未含水量低于10% ;第三步,树脂精制用碱调节第二步中不同油橄榄提取液至pH8 9,在5000转/分以上离心机离心过滤,滤液经过树脂吸附,用30 80%醇溶液解附,收集橄榄多酚洗脱部位,低温真空浓缩,回收醇溶剂,得到橄榄多酚浓缩液;第四步,溶剂萃取用乙酸乙酸等体积萃取橄榄多酚浓缩液I 4次,合并有机层,低温真空浓缩,回收有机溶剂,得到橄榄多酚萃取液;第五步,水溶性油橄榄多酚粉E未制备在第四步油橄榄多酚萃取液中加入I 5%水溶性β -环糊精,真空干燥,制备60% 90%油橄榄多酚粉未,在水中溶解度10 40%油橄榄叶中含有大量多酚、黄酮等抗氧化多酚化合物。本专利技术首先用不同提取溶液,如水、乙醇和ΡΗ9 11碱水,热回流提取,固液比1: 10 30,提取温度75°C 100°C,时间2 4小时,提取2次,水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的平均值为1.5761mg.g—1,多酚含量平均值为0.1584mg.g-1 ;醇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的平均值为4.7181mg.g_S多酚含量平均值为0.1257mg.g—1 ;碱水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的平均值为1.395mg.g_S多酚含量平均值为0.2703mg.g'结果表明,不同提取液中黄酮和多酚含量存在差异,主要含有大量的杂质,黄酮和多酚的提取率10% 30%。为了提高油橄榄叶黄酮和多酚的提取率,本专利技术采用减压沸腾碱性提取方式,提取方式为热提取、超声波提取和微波提取中任一种。热回流提取温度50°C 95°C,优选50°C 85°C,超声波提取功率300W 3KW,温度40V 70°C,优选50°C 65°C,微波提取功率200 1000 ,提取剂为醇-水质量百分浓度为30 80%提取溶液,所选用的醇为甲醇、乙醇中任一种,也可以用30 80%丙酮提取溶液,提取温度50 60°C,提取真空度300 700mmHg,沸腾时间为10 60min,提取2 3次,在减压沸腾状态下制备碱性醇提取物中黄酮含量的平均值为12.5724mg.g_S多酚含量平均值为32.3388mg.g—1 ;多酚和黄酮提取率大于90%。与A、B和C提取方式相比,D提取方式黄酮提取率提高3倍,多酚提取率提高4倍。为了制备60% 90%油橄榄多酚粉未,本专利采用树脂精制和溶剂萃取工艺,由于油橄榄叶含有大量的有机酸和酚酸类成分,本专利技术创新性用碱调节提取液PH8 9,所用的碱为为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氨水中任一种。但提取液中含有大量水溶性蛋白、多糖、单宁等杂质,用碱调节提取液PH8 9,产生大量絮状沉淀物,用大于5000r/min离心机离心,分离沉淀,得到清液。本专利采用树脂吸附多酚,树脂为氧化铝、大孔吸附树脂、聚酰胺等中任一种。大孔吸附树脂优选D101、D201、D730、D130、AB-8、XAD-7等中任一种。解附所用的洗脱液用脂肪族低级醇和水的混合溶剂,醇与水的比例为10% 80%,优选乙醇。解附后的溶液进行浓缩,其中固溶物为10% 40%,5000转/分以上离心机离心,得到橄榄多酚水溶液;用乙酸乙酸等体积萃取橄榄多酚水溶液I 4次,合并有机层,低温真空浓缩,回收有机溶剂,浓缩液为水溶性油橄榄多酚。目前国际市场上油橄榄多酚提取物含量低于60%,尤其是水溶性不好。为了提高多酚的纯度和改善油橄榄多酚提取物中水中的溶解度,本专利在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肉制品具有抑菌保鲜活性的水溶性油橄榄多酚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步骤组成:第一步,原料预处理筛选新鲜油橄榄叶低温干燥,破碎成0.5cm以下的粉末;第二步,不同油橄榄提取物制备A水提取物:油橄榄干叶与去离子水质量比为1∶15?30,90?100℃提取2?4小时,提取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固体粉未含水量低于10%;B醇提取物:油橄榄干叶与醇溶剂质量比为1∶6?20,70?80℃提取2?4小时,提取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固体粉未含水量低于10%;C碱水提取物:油橄榄干叶与PH9?12碱水溶液质量比为1∶15?30,90?100℃提取2?4小时,提取2次,过滤,合并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固体粉未含水量低于10%;D碱性醇提取物:PH8?10醇?水质量百分浓度为30?80%,油橄榄干叶与PH8?10醇?水溶液质量比为1∶1∶6?20,提取温度为50?85℃,提取真空度300?740mmHg,沸腾时间为10?60min,浸提次数1?3次,过滤,合并碱性醇提取液,减压浓缩,浓缩液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固体粉未含水量低于10%;第三步,树脂精制用碱调节第二步中不同油橄榄提取液至PH8?9,在5000转/分以上离心机离心过滤,滤液经过树脂吸附,用30?80%醇溶液解附,收集橄榄多酚洗脱部位,低温真空浓缩,回收醇溶剂,得到橄榄多酚浓缩液;第四步,溶剂萃取用乙酸乙酸等体积萃取橄榄多酚浓缩液1?4次,合并有机层,低温真空浓缩,回收有机溶剂,得到橄榄多酚萃取液;第五步,水溶性油橄榄多酚粉未E制备在第四步油橄榄多酚萃取液中加入1~5%水溶性β?环糊精,真空干燥,制备60%~90%油橄榄多酚粉未,在水中溶解度10~4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成章叶建中吉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