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的连铸连轧机用的结晶轮(铸轮)的制造工艺。结晶轮(铸轮)是连铸连轧机的关键部件。由于生产电线、电缆的熔融的铜(铅)液流经并在结晶轮中成型,结晶轮长期处于高温高热环境下运行,极易损坏并需经常更换。而国内结晶轮的生产工艺落后,产品质量差,目前大量依赖进口,生产成本十分昂贵。国内外常见的制造工艺有铸造和锻造两种。前者是采用纯紫铜材料,经离心铸造成园环形状,再经机械加工切削成所需形状,国内采用此方法生产结晶轮的厂家有齐齐哈尔重机厂、上海有色金属冶炼厂等。这种方法制造的结晶轮,内部组织疏松,热传导性差,且在铸造结晶轮坯件时,因紫铜纯度不高、含氧量高等都较大地影响了结晶轮的质量,甚至在使用初期几个小时内即出现熔化损坏现象,生产产品50吨内就需要换,导致生产成本很高。国外生产结晶轮通常是采用锻造方法,即将铜合金材料经铸造成环后,再采用普通锻造方法锻造,后经机械切削成型。而锻造方法又分成轴向和径向锻造两种,因而造成制造的结晶轮要么轴向热性能很差,要么径向热性能差,两者难以兼顾,可见其综和的热传导性能及抗热疲劳性能并不理想,由于上述锻造方法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生产电线、电缆的连铸连轧机用的结晶轮(铸轮)的制造工艺,其特征在于: a、先将经过热处理且出炉时的自身温度为840℃+10℃、其横截面为矩形的环状结晶轮坯1出炉后立即搬运至滚压机的滚锻位置,此时结晶轮坯的温度不得低于820℃; b、启动滚压机,将转动着的、由外槽模2和内环模3构成的定形模轻轻接触结晶轮并夹持带动其转动,逐渐同时加大外槽模和内环模对结晶轮的静压力,当内外模的滚压工作部位完全接触结晶轮时,对结晶轮坯施加最大压力,直至滚压到结晶轮坯的外圆直径D↓[1]时,立即将内外模退出; c、将上述已滚压成型的结晶轮坯迅速从滚压机上卸下,并放入砂箱中覆 ...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