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线束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包括:一端活动连接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另一端为卡扣锁合。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能够将线束外形限制为扁平形状,或者根据汽车部分区域的特定需要限制为特定的较扁的形状,降低了线束的厚度尺寸,与传统的圆柱形线束相比,扁平形状的线束能够提高线束的安装布置特性,易于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排布,能够改善线束与周围零部件的干涉问题。另一方面,本装置成本低廉,易于制作,应用范围广,安装操作方便,且扣合可靠,对线束外形的限制效果良好,同时能够保证线束易于弯折,与安装面(如地板钣金)的贴合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线束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线束外形限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汽车的设计开发过程中,全车线束在整车上的安装方式与路径布置是整车电器布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线束通常采用捆绑的方式匝成圆柱形,随着汽车功能越来越多,整车电路越来越复杂,导致线束不断增粗,线束与边界零部件之间的安装空间也越来越有限。参见图1,现有线束捆绑成圆柱形。在一些情况下,例如仪表台内部线束的布置受到仪表台本体、风道、管梁、转向管柱、空调控制系统、空调系统、仪表以及音响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影响,可供线束布置的安装路径非常狭窄。又例如,在很多乘用车,比如轿车的设计过程中,线束经常需要从驾驶室内的地板上贴着地板钣金表面进行线束路径布置,如果线束比较粗,例如地板过渡线束、接电子控制单元(Electronic Control Unit, EOJ)线束,贝Ij会影响副仪表台的安装,或者由于线束捆太粗导致地毯不平整,地毯铺装后有明显的线束凸痕,影响美观,同时由此引发的干涉现象也对整车品质造成不良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一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降低线束的厚度,使线束尽量扁平,以改善线束与周围零部件的干涉问题。( 二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包括:一端活动连接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另一端为卡扣锁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朝向下固定板方向的分隔筋,或者,下固定板上设置有朝向上固定板方向的分隔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分隔筋的顶端设有分隔卡头,所述分隔卡头呈外端窄内端宽的箭头状分隔卡头所指向的上固定板或者下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分隔卡头位置、大小均对应的卡孔。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卡孔的宽度比分隔卡头的最宽部位窄。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固定板的一端通过连接筋与下固定板的一端活动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固定板远离连接筋的一端设有扣合卡座或扣合凸块,所述下固定板远离连接筋的一端设有与所述扣合卡座或扣合凸块配合的扣合凸块或扣合卡座。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为长方平板。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为弧形板。再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为L形板。(三)有益效果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能够将线束外形限制为扁平形状,或者根据汽车部分区域的特定需要限制为特定的较扁的形状,降低了线束的厚度尺寸,与传统的圆柱形线束相比,扁平形状的线束能够提高线束的安装布置特性,易于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排布,能够改善线束与周围零部件的干涉问题。另一方面,本装置成本低廉,易于制作,应用范围广,安装操作方便,且扣合可靠,对线束外形的限制效果良好,同时能够保证线束易于弯折,与安装面(如地板钣金)的贴合性好。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线束的截面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在未扣合状态下的立体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在未扣合状态下的主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在扣合状态下的主视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在未扣合状态下的另一立体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在扣合状态下的立体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在扣合状态下的另一立体图;图8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在未扣合状态下的线束排列示意图;图9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在扣合状态下的线束排列示意图;图10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在未扣合状态下的线束排列立体图;图11是采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在扣合状态下的线束排列立体图;图12是同时使用多个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上固定板;2:下固定板;3:分隔筋;4:分隔卡头;5:连接筋;6:扣合卡座;7:扣合凸块;8:卡孔;9:线束。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2-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包括:上固定板1、下固定板2、分隔筋3、连接筋5、扣合卡座6和扣合凸块7。其中,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2的一端活动连接,具体地,通过连接筋5连接,连接筋5用于实现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2的张开与扣合的转动变形。下固定板2上设置有两条分隔筋3,分隔筋3朝向上固定板I的方向,分隔筋3所隔成的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2之间的空间用于排布线束9。分隔筋3的顶端为分隔卡头4。分隔卡头4呈外端窄内端宽的箭头状。上固定板I上对应于分隔筋3的位置开设有卡孔8,卡孔8的数量和位置均与分隔筋3的数量和位置相适应。卡孔8的宽度稍小于卡头4的最宽部分,由于卡头4为塑料材质,具有一定的弹性,因此卡头4能够容易的卡入卡孔8,而且由于卡头4的最宽部分的宽度大于卡孔8的宽度,因此卡头4能够牢固的卡固在卡孔8中而不会轻易退出。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2远离连接筋5的一端为卡扣锁合,具体地,分别设置有扣合卡座6和扣合凸块7,其中扣合凸块7可以为具有凸起的结构,扣合卡座6上具有与凸起结构相适应的孔或者缺口结构,扣合凸块7和扣合卡座6用于实现当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2扣合时其远离连接筋5的一端的接合。扣合凸块7也可以位于上固定板I上,相应地扣合卡座6位于下固定板2上。扣合卡座6和扣合凸块7的设计有助于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2之间更为牢固的接合。本实施例的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2为长方体平板,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作成圆弧形或者异形(如L形)等,以适应汽车中不同区域的需要。本专利技术所说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闭合状态下两者所围成的空间为条状,其中“条状”并不限于是长方形,也可以是环形的一部分,比如,当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2均为朝向同一侧的圆弧时,两者围成的空间就是环形的一部分,其也属于本专利技术所说的条状。上固定板I和下固定板2的长度、分隔筋3的个数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制作。另外,作为上述实施例的简化,也可以不设置分隔筋,只是在不设置分隔筋时不便于不同种类线缆的分开设置。此外,很显然分隔筋也并不限于设置到下固定板上,也可以设置到上固定板上或者上下固定板上均设置分隔筋,相应的,卡孔也可以设置到下固定板上或者上下固定板上均设置,只要保证分隔筋和卡孔相对应即可。而且,也可以取消卡孔的设置,这样分隔筋就只起到分隔空间的作用,而没有了连接上、下固定板的作用。由以上实施例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能够将线束外形限制为扁平形状,或者根据汽车部分区域的特定需要限制为特定的较扁的形状,降低了线束的厚度尺寸,与传统的圆柱形线束相比,扁平形状的线束能够提高线束的安装布置特性,易于在狭小空间内进行排布,能够改善线束与周围零部件的干涉问题。另一方面,本装置成本低廉,易于制作,应用范围广,安装操作方便,且扣合可靠,对线束外形的限制效果良好,同时能够保证线束易于弯折,与安装面(如地板钣金)的贴合性好。以上所述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活动连接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另一端为卡扣锁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端活动连接的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上固定板和下固定板另一端为卡扣锁合。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固定板上设置有朝向下固定板方向的分隔筋,或者,下固定板上设置有朝向上固定板方向的分隔筋。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筋的顶端设有分隔卡头,所述分隔卡头呈外端窄内端宽的箭头状,分隔卡头所指向的上固定板或者下固定板上设有与所述分隔卡头位置、大小均对应的卡孔。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束外形限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孔的宽度比分隔卡头的最宽部位窄。5.按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守宁,石林琳,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