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散热制动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79745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8 2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散热制动鼓,包括本体,本体的外壁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第一加强层的顶部开有数条贯穿至底部的通风槽,第二加强层的外壁设有数条散热孔组,通风槽与散热孔组位置相对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本体的外壁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防止在高强度的工作时导致本体破裂,通风槽可以使得空气对流,结合散热孔可以有效的提高了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动鼓,尤其涉及一种通风散热制动鼓
技术介绍
制动鼓就是鼓式刹车系统的一部份,刹车时,活塞对两对半月型的刹车蹄片施加压力,使其贴紧鼓室内壁,从而产生摩擦来停止车轮的旋转,其在机车传动和制动时起着关键的作用,现有的制动鼓由于与刹车蹄摩擦后容易产生较高的温度,所以制动鼓的散热问题成为了当今需要克服的问题,现有的制动鼓在高强度的工作时,极容易破裂,这将会带来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风散热制动鼓。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风散热制动鼓,包括本体,本体的外壁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第一加强层的顶部开有数条贯穿至底部的通风槽,第二加强层的外壁设有数条散热孔组,通风槽与散热孔组位置相对应。作为优选,散热孔组由数个散热孔组成,散热孔沿第二加强层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作为优选,通风槽与散热孔组均匀分布。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体的外壁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防止在高强度的工作时导致本体破裂,通风槽可以使得空气对流,结合散热孔可以有效的提闻了散热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 图2为图1的A-A面剖视图。图中:1、本体;21、第一加强层;22、第二加强层;3、通风槽;4、散热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方式,参阅图1和图2,本专利技术包括本体1,本体I的外壁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加强层21和第二加强层22,第一加强层21的顶部开有数条贯穿至底部的通风槽3,第二加强层22的外壁设有数条散热孔4组,通风槽3与散热孔4组位置相对应。散热孔4组由数个散热孔4组成,散热孔4沿第二加强层22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通风槽3与散热孔4组均匀分布。当人们正常使用时,本体I的外壁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加强层21和第二加强层22,防止在高强度的工作时导致本体I破裂,通风槽3可以使得本体I周围空气对流,同时结合与通风槽3相对应的散热孔4可以有效的提高了散热的效果,满足整体长时间工作于高强度的环境。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专利技术。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或范围内的情况下,在其他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专利技术将不会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散热制动鼓,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壁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的顶部开有数条贯穿至底部的通风槽,所述第二加强层的外壁设有数条散热孔组,所述通风槽与散热孔组位置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通风散热制动鼓,包括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的外壁从内到外依次设有第一加强层和第二加强层,所述第一加强层的顶部开有数条贯穿至底部的通风槽,所述第二加强层的外壁设有数条散热孔组,所述通风槽与散热孔组位置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智宽于晓晖胡正东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酷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