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下部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8706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2 03: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地将包括偏移碰撞和斜向碰撞在内的前面碰撞或后面碰撞的载荷吸收、分散并传递到车身底部的车身下部结构。所述车身下部结构具备:车身底部(12),其上直立设置有车厢前壁下部(24)、下后部(26),所述车厢前壁下部(24)和所述下后部(26)从地板部(22)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端起直立设置;悬架梁(50),其以车辆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且以面接触于车厢前壁下部(24)的前表面的状态而被结合在车身底部(12)上;前EA部件(16),其以车辆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且被结合在悬架梁(50)的前壁(50F)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备如下的车身底部的车身下部结构,所述车身底部上直立设置有立壁,所述立壁从地板部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端起直立设置。
技术介绍
已知一种如下的前部车身下部结构,所述前部车身下部结构使被输入至前纵梁的前面碰撞的载荷经由内抗扭箱而向通道构件分散,并且经由外抗扭箱而向摇杆导轨(rocker rail)分散(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5-162144号公报)。此外,已知一种如下的车辆前部结构,在所述车辆前部结构中,将俯视观察时的截面形状为格子状的中空结构体作为冲击吸收用构件而配置在左右前纵梁之间,从而降低相对于前面碰撞时的冲击吸收性能的、对前纵梁的依赖度(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9-51250号公报)。而且,已知一种如下的汽车的制造方法,在所述汽车的制造方法中,将车身下部框架划分为前、中、后,并在将功能部件组装于各个框架上之后,对整体进行结合(例如,参照日本特开平5-246349)。此外,已知一种如下的车身框架结构,所述车身框架结构结合于包括前悬架在内的前框架组件以及包括后悬架在内的后框架组件(例如,参照日本特开2006-111076号公报)。此外,还已知一种如下的结构,所述结构将组装有加速踏板、制动踏板等的散热器水箱组件,从发动机舱组装于车身上(例如,参照日本特表2001-50081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通过左右一对前纵梁来承接前面碰撞的载荷的结构中,在例如偏移碰撞或斜向碰撞时,难以有效地向反碰撞侧传递碰撞载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获得一种能够有效地将包括偏移碰撞和斜向碰撞在内的前面碰撞或后面碰撞的载荷吸收、分散并传递到车身底部的车身下部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车身下部结构具备车身底部,其上直立设置有立壁,所述立壁从地板部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端起朝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直立设置;载荷传递部件,其以车辆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并且以相对于至少一个所述立壁中的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的面而面接触或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线接触了的状态,被结合于所述车身底部;冲击吸收部件,其以车辆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并且被结合于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中的、与所述车身底部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相反侧。根据上述的方式,车身底部的前侧及后侧中的至少一方上结合有载荷传递部件,且在该载荷传递部件上结合有冲击吸收部件。当冲击吸收部件上被输入有碰撞载荷时,该载荷将经由载荷传递部件而被传递到车身底部的立壁上。此处,由于冲击吸收部件和载荷传递部件均以车辆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因此在吸收冲击碰撞能量时,冲击吸收部件不会产生在前后方向上折弯的这种变形模式,而是在前后方向上被稳定地压缩(轴压缩稳定)。而且,载荷传递部件被设为,相对于车身底部的立壁而面接触或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线接触了的状态。因此,碰撞载荷将在不依赖于车辆宽度方向上的输入位置和输入角度的条件下,在车辆宽度方向上有效地被分散并被输入到车身底部。以此方式,在上述的方式所涉及的车身下部结构中,能够有效地将包括偏移碰撞和斜向碰撞在内的前面碰撞或后面碰撞的载荷吸收、分散并传递到车身底部。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S卩,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由悬架支承部件构成,所述悬架支承部件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外端侧对悬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支承,所述悬架装置对车轮进行悬架。根据上述的方式,对悬架装置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支承的载荷传递部件在其功能方面被设定为高刚性。由于以此方式将作为高刚性的部件的载荷传递部件结合于车身底部,因此能够有效地将碰撞载荷传递到车身底部侧。此外,能够通过载荷传递部件的结合来提高车身底部自身的刚性(对车身底部进行加固)。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S卩,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为,以能够在对所述悬架装置整体进行支承的状态下安装于所述车身底部上的方式而构成的所述悬架支承部件。根据上述的方式,悬架装置整体被支承在作为载荷传递部件的悬架支承部件上。换言之,悬架装置以能够独立于其他的车身结构部件而发挥功能的方式被支承在载荷传递部件上。因此,提高了悬架的组装精度。此外,将悬架组装在车身上时的作业变得容易。在上述的方式中,也可以采用如下的结构,S卩,在所述车身底部的地板部上,形成有以车辆前后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前后框架部,在所述车身底部中的所述立壁的至少车辆上下方向上的下端侧,形成有封闭截面部,所述封闭截面部以车辆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并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设置有所述载荷传递部件及冲击吸收部件侧的端部处连接于所述前后框架部,且在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呈封闭截面,所述冲击吸收部件相对于所述前后框架部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侧偏移配置,所述封闭截面部及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中的至少一方具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以车辆上下方向的下侧与上侧相比在车辆前后方向上位于所述前后框架部件侧的方式而倾斜。根据上述的方式,从冲击吸收部件经由载荷传递部件而被传递至立壁的载荷,在车身底部经由被形成于立壁的下端侧的封闭截面部而被传递到前后框架部。虽然冲击吸收部件相对于前后框架部向上方偏移,但是也能够通过载荷传递部件和/或封闭截面部的倾斜部,而使载荷良好地从上下偏移了的冲击吸收部件侧被传递到前后框架部侧。专利技术效果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车身下部结构具有如下的优异效果,S卩,能够有效地将包括偏移碰撞和斜向碰撞在内的前面碰撞或后面碰撞的载荷吸收、分散并传递到车身底部。附图说明图1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侧剖视图。图2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下部结构的俯视图。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4为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前部放大表示的立体图。图5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前悬架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6为表示从背面侧观察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前悬架组件时的立体图。图7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后悬架组件的分解立体图。图8为沿着图2的8-8线的剖视图。图9为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前悬架组件的第一改变例的立体图。图10为表示构成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下部结构的前悬架组件的第二改变例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根据图1 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车身下部结构10进行说明。另外,图中适当标注的箭头标记FR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方,箭头标记UP表示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箭头标记W表示车辆宽度方向。在以下的说明中设定为,当在无特殊说明的条件下使用前后、上下的方向时,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在图1中,通过侧剖视图而对应用了车身下部结构10的汽车V进行了图示。此外,在图2中,通过俯视图而图示了车身下部结构10,在图3中,图示了车身下部结构10的分解立体图。如这些图所示,车身下部结构10以车身底部12、前悬架组件14、前能量吸收部件(以下,称为“前EA部件”)16、后悬架组件18、后能量吸收部件(以下,称为“后EA部件”)20为主要部分而构成。(车身底部的结构)车身底部12被构成为,包括地板部22,其在俯视观察时呈大致矩形形状;车厢前壁下部24,其作为从地板部22的前端起朝向上方直立设置的立壁;下后部26,其作为从地板部22的后端起朝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车身下部结构,具备: 车身底部,其上直立设置有立壁,所述立壁从地板部中的车辆前后方向上的两端起朝向车辆上下方向的上方直立设置; 载荷传递部件,其以车辆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并且以相对于至少一个所述立壁中的朝向车辆前后方向的外侧的面而面接触或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线接触了的状态,被结合于所述车身底部; 冲击吸收部件,其以车辆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并且被结合于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中的、与所述车身底部侧在车辆前后方向上的相反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中, 所述载荷传递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由悬架支承部件构成,所述悬架支承部件在车辆宽度方向的外端侧对悬架装 置的至少一部分进行支承,所述悬架装置对车轮进行悬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下部结构,其中, 所述载荷传递部件为,以能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外山祥崇池田光希稻森茂关一裕岩本宏明小野匡弘前田翔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