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前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181513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6-12-13 20: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身前端结构,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包括并排布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以及于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的左立梁和右立梁;在所述上横梁上设有发动机罩锁安装部,在所述左立梁和右立梁靠近于所述上横梁的一端分别设有机舱立柱连接部,在所述左立梁和右立梁靠近于所述下横梁的一端分别设有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部,于所述机舱立柱连接部和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部之间,在所述左立梁和右立梁上还分别设有机舱纵梁连接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可保证结构本体与机舱总成间的连接刚度,从而可提高车身前端结构自身,以及车身前部的刚度,可提升车身前端结构的模态,避免振动,而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

Front end structur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front end of the car body structure, including the body structure, the upper beam and the lower beam of the structure body comprises a side-by-side arrangement, and between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beam respectively, Zuo Liliang and the right connecting vertical beam; a hood lock is arranged in the upper beam. At the end of the Zuo Liliang and the right upright beam near the upper bea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cabin column connecting part in the Zuo Liliang and the right upright beam end near to the lower crossbeam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longitudinal reinforcing plate is connected under the cabin, the cabin is connected to the column and beam reinforcing plate connection under the cabin between the Zuo Liliang and the right vertical beams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cabin stringer. The front end of the car body structure of the utility model can ensure the connection structure between the body and the engine assembly stiffness, which can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the front end of the car body, and front body stiffness, can improve the modal structure, the front end of the car body to avoid vibration, and has a good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车身
,特别涉及一种车身前端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汽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购买汽车时,汽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动力性及耐久性是人们考虑的主要因素,因而在汽车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因素。车身前端结构作为汽车车身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车身结构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现有的车身前端结构多采用钣金件,其存在着零件集成度低,质量大的问题。而且现有的车身前端结构与车身立柱、纵梁等结构间的连接也较为薄弱,导致车身前部刚度较弱,车身前端结构的模态降低,在实际使用中容易引起振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车身前端结构,以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车身前端结构,包括结构本体,所述结构本体包括并排布置的上横梁和下横梁,以及于所述上横梁和下横梁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的左立梁和右立梁;在所述上横梁上设有发动机罩锁安装部,在所述左立梁和右立梁靠近于所述上横梁的一端分别设有机舱立柱连接部,在所述左立梁和右立梁靠近于所述下横梁的一端分别设有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部,于所述机舱立柱连接部和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部之间,在所述左立梁和右立梁上还分别设有机舱纵梁连接部。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罩锁安装部为设于所述上横梁上的发动机罩锁安装
孔。进一步的,所述机舱立柱连接部为设于所述左立梁及右立梁上的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机舱立柱连接孔。进一步的,在所述左立梁及右立梁上,于所述机舱立柱连接孔的周侧设有呈“X”形布置的第一加强筋。进一步的,所述机舱纵梁连接部为设于所述左立梁及右立梁上的呈四边形布置的四个机舱纵梁连接孔。进一步的,所述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部为设于所述左立梁及右立梁上的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孔。进一步的,在所述左立梁与上横梁之间连接有左加强梁,在所述右立梁和上横梁之间连接有右加强梁,所述左加强梁和右加强梁呈“八”字形布置。进一步的,在所述上横梁、下横梁、左立梁、右立梁,以及左加强梁和右加强梁至少之一上设有呈“V”形的第二加强筋。进一步的,在所述结构本体上设有格栅装饰板安装孔、前组合灯安装孔、散热器安装孔、前保险杠安装孔及线束安装孔中的至少一个。进一步的,所述结构本体由塑料注塑一体成型。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本技术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通过设置机舱立柱连接部、机舱纵梁连接部,以及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部,可保证结构本体与机舱总成间的连接刚度,从而可提高车身前端结构自身,以及车身前部的刚度,可提升车身前端结构的模态,避免振动,而有着较好的使用效果。(2)采用安装孔及各连接孔结构,其结构简单,便于设计制造。(3)设置第一加强筋可保证机舱立柱连接孔处的连接强度。(4)设置加强梁结构可进一步保证结构本体具有较好的刚度。(5)设置第二加强筋可提高结构本体整体的刚度。(6)在结构本体上设置各安装孔可使车身前端结构具有较高的集成度,有利于汽车的装配。(7)结构本体由塑料注塑一体成型可降低车身前端结构的重量,也可使车身前端结构的零件集成度提高。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横梁,2-下横梁,3-左立梁,4-右立梁,5-左加强梁,6-右加强梁,7-机舱立柱连接孔,8-机舱纵梁连接孔,9-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孔,10-发动机罩锁安装孔,11-第一加强筋,12-第二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实施例涉及一种车身前端结构,其包括连接设置于车身前部的结构本体,如图1中所示,该结构本体具体包括并排布置的上横梁1和下横梁2,以及在上横梁1和下横梁2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的左立梁3及右立梁4。在上横梁1上设置有用于发动机罩锁安装的发动机罩锁安装部,在左立梁3和右立梁4上靠近于上横梁1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和机舱立柱连接的机舱立柱连接部,在左立梁3和右立梁4靠近于下横梁2的一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和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的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部,而位于机舱立柱连接部和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部之间,还在左立梁3和右立梁4上分别设置有用于和机舱纵梁连接
的机舱纵梁连接部。本实施例的车身前端结构通过在结构本体的左立梁3和右立梁4上设置机舱立柱连接部、机舱纵梁连接部,以及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部,可保证结构本体与机舱总成之间的连接刚度,从而可提高车身前端结构自身,以及车身前部的刚度,以能够提升车身前端结构的模态。本实施例中,设置于上横梁1上的发动机罩锁安装部为开设于上横梁1上的发动机罩锁安装孔10,发动机罩锁安装孔10设置为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以能够实现发动机罩锁的可靠连接。本实施例中机舱立柱连接部为分别设置于左立梁3及右立梁4上的同样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机舱立柱连接孔7,且为了提高结构本体与机舱立柱之间的连接强度,本实施例中如图2中所示,在各机舱立柱连接孔7的周侧也形成有呈“X”形布置的第一加强筋11。本实施例中机舱纵梁连接部为分别设置于左立梁3和右立梁4上的呈四边形布置的四个机舱纵梁连接孔8,而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部则为分别设置于左立梁3和右立梁4上的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孔9,机舱纵梁下加强板9分别于左立梁3和右立梁4上各设置一个即可。此外,为提高结构本体与机舱纵梁及机舱纵梁下加强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当然也可在机舱纵梁连接孔8和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孔9处设置加强筋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三个机舱立柱连接孔7,四个机舱纵梁连接孔8,以及一个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孔9的设置,可在左立梁3和右立梁4上分别形成八个与机舱总成其它结构间连接的连接点,从而可充分保证结构本体于车身前部的连接刚度,并可提高车身前部整体的刚度。本实施例中为进一步提高结构本体的整体刚度,在左立梁3和上横梁1之间还连接有左加强梁5,而在右立梁4和上横梁1之间也连接有右加强梁6,且左加强梁5和右加强梁6之间呈八字形布置。此外,为提高结构本体中构件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在左加强梁5和右加强梁6上还设置有呈“V”形的第二加强筋12。第二加强筋12的具体结构如图3中所示,本实施例中设置于左加强梁5和右加强梁6上的第二加强筋12可进一步设置为连续排列而成连贯设计,以能够更好的提高结构本体各构件的结构强度。本实施例中除了在左加强梁5及右
加强梁6上设置第二加强筋12,当然在上横梁1、下横梁2、左立梁3及右立梁4也可设置第二加强筋12,且第二加强筋12同样可为连贯设计,或者也可根据各构件的具体结构而进行第二加强筋12的适配性布置。本实施例中,在结构本体上还进一步设置有格栅装饰板安装孔、前组合灯安装孔、散热器安装孔、前保险杠安装孔及线束安装孔中的一个或多个,以可在结构本体上集成多个零部件,而便于车辆的装配。此外,本实施例中结构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车身前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身前端结构,包括结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包括并排布置的上横梁(1)和下横梁(2),以及于所述上横梁(1)和下横梁(2)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的左立梁(3)和右立梁(4);在所述上横梁(1)上设有发动机罩锁安装部,在所述左立梁(3)和右立梁(4)靠近于所述上横梁(1)的一端分别设有机舱立柱连接部,在所述左立梁(3)和右立梁(4)靠近于所述下横梁(2)的一端分别设有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部,于所述机舱立柱连接部和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部之间,在所述左立梁(3)和右立梁(4)上还分别设有机舱纵梁连接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前端结构,包括结构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构本体包括并排布置的上横梁(1)和下横梁(2),以及于所述上横梁(1)和下横梁(2)的两端之间分别连接的左立梁(3)和右立梁(4);在所述上横梁(1)上设有发动机罩锁安装部,在所述左立梁(3)和右立梁(4)靠近于所述上横梁(1)的一端分别设有机舱立柱连接部,在所述左立梁(3)和右立梁(4)靠近于所述下横梁(2)的一端分别设有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部,于所述机舱立柱连接部和机舱纵梁下加强板连接部之间,在所述左立梁(3)和右立梁(4)上还分别设有机舱纵梁连接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罩锁安装部为设于所述上横梁(1)上的发动机罩锁安装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舱立柱连接部为设于所述左立梁(3)及右立梁(4)上的呈三角形布置的三个机舱立柱连接孔(7)。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身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立梁(3)及右立梁(4)上,于所述机舱立柱连接孔(7)的周侧设有呈“X”形布置的第一加强筋(11)。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松史强汪永健李增喜张林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