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库及其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653075 阅读:2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9: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库及其构建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库由下述步骤构建得到:(1)无菌采集人体脂肪;(2)油脂的去除;(3)胶原酶消化;(4)红细胞的裂解;(5)扩大培养;(6)冻存。人脂肪间质干细胞是脂肪组织中一类多能性干细胞,能诱导分化形成脂肪、骨、软骨、肌肉等组织类型细胞。脂肪组织来源广泛、取材容易、不涉及伦理问题、便于自体移植、给患者带来的痛苦较小;而且与骨髓等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相比,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快,分离效率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细胞库及其构建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
技术介绍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是干细胞家族的重要成员,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和外胚层。间充质干细胞最初在骨髓中发现,因其具有多向分化潜能、造血支持和促进干细胞植入、免疫调控和自我复制等特点而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内或体外特定的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脂肪、骨、软骨、肌肉、肌腱、韧带、神经、肝、心肌、内皮等多种组织细胞,连续传代培养和冷冻保存后仍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可作为理想的种子细胞用于衰老和病变引起的组织器官损伤修复。间充质干细胞最早在骨髓中发现,随后还发现其存在于人体发生、发育过程的许多种组织中。目前,我们能够从骨髓、脂肪、滑膜、骨骼、肌肉、肺、肝、胰腺等组织以及羊水、脐带血中分离和制备间充质干细胞,用得最多的是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但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存在以下问题:随着年龄的老化,干细胞数目显著降低、增殖分化能力大幅度衰退;制备过程不容易质控;移植给异体可能引起免疫反应;取材时对患者有损伤,患者有骨髓疾病时不能采集,即使是健康供者,亦不能抽取太多的骨髓。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1)无菌采集人体脂肪;(2)油脂的去除:将脂肪剪碎,收集于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剧烈震荡后室温静置分层,收集上层部分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涤;(3)胶原酶消化:加入等体积的胶原酶消化;加入等体积的含10%血清的DMEM?LG终止消化,充分混均后室温静置10min分层;去掉上层,离心,收集下层部分;(4)红细胞的裂解:加入2倍体积的红细胞裂解液重悬3?min,离心,弃上清;用PBS液清洗,40μm滤膜过滤后,向所得细胞中加含10%血清的DMEM?LG培养液,离心收集细胞,并于100U/mL青霉素/链霉素、10%?血清的DME...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库的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 (1)无菌采集人体脂肪; (2)油脂的去除:将脂肪剪碎,收集于离心管中,加入等体积的磷酸盐缓冲液,剧烈震荡后室温静置分层,收集上层部分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涤; (3)胶原酶消化:加入等体积的胶原酶消化;加入等体积的含10%血清的DMEM-LG终止消化,充分混均后室温静置IOmin分层;去掉上层,离心,收集下层部分; (4)红细胞的裂解:加入2倍体积的红细胞裂解液重悬3min,离心,弃上清;用PBS液清洗,40 μ m滤膜过滤后,向所得细胞中加含10%血清的DMEM-LG培养液,离心收集细胞,并于100U/mL青霉素/链霉素、10%血清的DMEM-LG中培养,即获得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5)扩大培养:对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进行扩大培养; (6)冻存:收集扩大培养后的人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于冻存液中,置液氮冷冻,按AB0/RH分型和HL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文峰列浦昌佘志勇方海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爱菲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