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扩增纯化培养方法及培养基技术

技术编号:8449155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21 0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干细胞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纯化培养方法,以及在培养过程中所用的细胞培养基。本发明专利技术所用细胞培养基组成如下:bFGF8~12μg/L,EGF8~12μg/L,PDGF-BB8~12μg/L,胎牛血清10%,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mg/L,溶剂为基础培养基;所述基础培养基为DMEM培养液、F12培养液或其混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早期更换细胞培养液、细胞贴壁传代和培养液中联合添加细胞因子(bFGF、EGF和PDGF-BB)相结合的方法,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纯度高,体外增殖能力强,并且具有较好的向成骨细胞分化的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扩增纯化培养方法及培养基
本专利技术要求保护一种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纯化培养方法,以及在培养过程中所用的细胞培养基。
技术介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适当的条件刺激下可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等细胞类型,而且易于分离培养,具有较强的自我更新、分化能力和免疫抑制等优点,使其在组织器官缺损性疾病、组织器官退行性疾病以及细胞治疗和组织工程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近来有众多的国内外研究探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和培养方法,主要有贴壁分离、密度梯度离心和细胞分选等方法,结果显示通过贴壁传代分离的细胞纯度低,梯度离心和细胞分选可获得较高纯度的细胞,而细胞活力相对较低,且所需骨髓量较大,影响后续的研究和应用。而且通过这些方法获得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传代培养过程中逐渐失去增殖分化能力。近来有文献报道将一些细胞因子应用于干细胞相关的研究中,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一定的生物学效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一种利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成骨细胞分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扩增纯化培养方法,以及在培养过程中所用的细胞培养基。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扩增纯化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取骨髓细胞,经筛网过滤后的单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皿中进行贴壁培养,初始接种密度2~5×106个/mL细胞培养基,培养3~5小时后首次更换细胞培养基,此后每隔8~15小时再次更换细胞培养基,直到接种后60~80小时,然后再每隔3天更换细胞培养基继续培养,直到细胞长至80%~90%融合,以胰酶消化,消化时间不超过2分钟,细胞传代继续培养,获得纯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述细胞培养基终浓度组成如下:bFGF?8~12?μg/L,EGF?8~12?μg/L,PDGF?BB?8~12?μg/L,胎牛血清10%,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mg/...

【技术特征摘要】
2012.11.13 CN 201210454433.51.一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扩增纯化培养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取骨髓细胞,经筛网过滤后的单细胞悬液接种于培养皿中进行贴壁培养,初始接种密度2飞X IO6个/mL细胞培养基,培养3飞小时后首次更换细胞培养基,此后每隔8 15小时再次更换细胞培养基,直到接种后6(Γ80小时,然后再每隔3天更换细胞培养基继续培养,直到细胞长至809Γ90%融合,以胰酶消化,消化时间不超过2分钟,细胞传代继续培养,获得纯化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所述细胞培养基终浓度组成如下bFGF 8 12 μ g/L,EGF 8 12 μ g/L, PDGF-BB 8 12μ g/L,胎牛血清10%,青霉素100U/mL,链霉素100mg/L,溶剂为基础培养基;所述基础培养基为DMEM培养液、F12培养液或其混合物。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胞培养基终浓度组成如下bF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静周国顺戴利成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