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置在轨道交通车辆扭杆轴上的防窜动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1369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设置在轨道交通车辆扭转轴上的防窜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结构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配合连接结构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的卡箍结构,该防窜动结构能够防止抗侧滚扭杆轴在车辆横摆时发生相对支撑座组件的横向窜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防窜动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设置在轨道交通车辆扭杆轴上的防窜动固定结构,用于防止支撑座轴向窜动。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目前我国的铁路、地铁以及轻轨等轨道交通发展迅速,轨道交通车辆的安全性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如图1其所示,由于轨道交通车辆在轨道上运行时,车辆会发生振动,车辆的振动主要有六个方向的自由度x方向的伸缩振动、Y方向的横摆振动、Z方向的浮沉振动、绕Y轴的点头振动、绕Z轴的摇头振动、绕X轴的侧滚振动。普通的车辆都需要设置抗侧滚扭杆组成装置,主要用于起到调节车辆侧滚刚度、控制车辆侧滚振动的作用。当抗侧滚扭杆组成装置安装在轨道交通车辆上,车辆在做侧滚运动时,其扭杆轴扭转变形而产生侧滚刚度,并与其它部件一同提供车辆安全运行所需的侧滚刚度,以此来满足车辆动力学性能的要求,确保车辆的安全运行。但是抗侧滚扭杆组成装置在同车体侧滚刚度的同时,需适应车辆在做其它运动时对抗侧滚扭杆组成装置的影响,如Y方向的横摆运动。当车辆横摆时,车体相对构架的横向摆动通过连杆组件传递到扭转臂上,再通过扭转臂与扭杆轴的固定连接转换为扭杆轴的轴向窜动力。将抗侧滚扭杆组成装置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设置在轨道交通车辆扭杆轴上的防窜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结构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部件(A)和第二部件(B),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配合连接结构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的卡箍结构,该防窜动结构能够防止抗侧滚扭杆轴在车辆横摆时发生相对支撑座组件的横向窜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设置在轨道交通车辆扭杆轴上的防窜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固定结构为分体式结构,包括:第一部件(A)和第二部件(B),该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通过配合连接结构相互连接形成环状的卡箍结构,该防窜动结构能够防止抗侧滚扭杆轴在车辆横摆时发生相对支撑座组件的横向窜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窜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配合连接结构为榫卯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窜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轴向上,第一部件(A)和第二部件(B)的形成的环状结构依次为圆环状和圆台环状结构连接形成,圆环状的一端与圆台环状的小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窜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榫卯结构包括突起部和凹槽部,所述突起部设置在第一部件(B)上,相应的所述凹槽部设置在第二部件(B)上,所述突起部具有头部和颈部,头部通过颈部与第一部件(A)连接,所述突起部设置在所述凹槽部中,两者形状相配合形成连接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窜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截面为圆形结构,上述圆形的直径大于所述颈部的最大宽度。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放窜动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部的截面为梯形或倒梯形形状与颈部连接,颈部的宽度与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方孟王亚平刘文松李鹏邹敏佳聂清明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