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列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1370 阅读:2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撞列车,其由车体、设于车体头部和尾部的磁极相同的电磁体、测距雷达和轨道识别器组成。当轨道识别器识别到前方或后方列车在相同轨道,且相聚距离达到设定值时,电磁体开始期启动工作,当列车靠近时设于前列列车尾部的电磁体和设于后列列车头部的电磁体因磁性相同产生巨大的排斥力,加上列车自身的制动系统,可避免相同轨道上的两列列车相撞。本发明专利技术在高铁项目以及特大城市轨道交通上具有广泛运用的意义,可避免列车碰撞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轨道列车,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新型的防撞列车
技术介绍
温州动车事故、上海地铁10号线追尾事故,2011年两起特大交通事故人们都记忆犹新,事故的原因基本在于轨道交通信息系统的问题或缺陷,但我们不能将特大交通工具的安全仅仅依赖于信息系统或调度人员的准确无误上,因为一辆列车上载着成百上千的乘客,安全绝不容小视,就列车自身如何防止在相同轨道上的前后列车相撞的技术也应有所突破,让轨道交通的安全加上一道“双保险”,目前就列车自身如何防止碰撞的技术基本停留在列车自身的制动系统,比较落后,难以较好的避免列车相撞的事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有效防止相撞或追尾事故发生的新型的防撞列车。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防撞列车,其包括车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的头部和尾部各设有磁极相同的电磁体,所述车体上设有测距雷达和轨道识别器。本专利技术的有意效果在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防撞列车,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非常有效的杜绝列车相撞或追尾事故发生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车体2电磁体3—测距雷达4—轨道识别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一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防撞列车,其包括车体I,所述车体I的头部和尾部各设有磁极相同的电磁体2,所述车体I上还设有测距雷达3和轨道识别器4。使用时,首先由轨道识别器4识别前后列车是否在同一轨道上,如果在通一轨道上,则启动测距雷达3,测出前后列车与本车的距离,如果距离在设定的距离范围以内,则启动电磁体2,当列车靠近时设于前列列车尾部的电磁体2和设于后列列车头部的电磁体2因磁性相同产生巨大的排斥力,加上列车自身的制动系统,可有效避免相同轨道上的两列列车相撞。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等优点,尤其在动车、高铁项目以及各大城市的轨道交通上具有及其广泛运用的意义,可有效避免列车碰撞和追尾事故的发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撞列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头部和尾部各设有磁极相同的电磁体(2),所述车体(1)上设有测距雷达(3)和轨道识别器(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撞列车,包括车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I)的头部和尾部各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业斐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静安区第二中心小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