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65120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5-01 15:37
一种充气轮胎,具有胎体(6)、带束层(7)和胎肩带状层(9)。配置在胎面(2)上的胎面橡胶(2G)包括:位于所述胎肩带状层(9)的轮胎径向外侧的一对胎肩着地部(11);以及位于该胎肩着地部(11)之间的胎冠着地部(12)。所述胎肩着地部(11)外表面的轮廓,相比于将所述胎冠着地部(12)外表面的轮廓假想地向轮胎轴向外侧延长的延长轮廓而处于轮胎径向外侧0.5~1.5mm。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抑制胎肩着地部的不均匀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胎面橡胶的不均匀磨损予以抑制的充气轮胎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车辆的高性能化,对于充气轮胎也要求更好的高速耐久性。因此,提供有这样一种轮胎:在胎面部设置将径向构造的胎体予以箍紧的带束层,提高胎面部的刚性和耐久性,由此应对高性能化的要求。但是,这种径向轮胎会有这样的问题:在高速行驶时产生带束层的轮胎轴向的两端上浮的脱层(英文:lifting),容易产生胎面分离。对于上述这样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在带束层的轮胎轴向外端部设置胎肩带状层、对带束层的脱层予以抑制的充气轮胎(例如下述专利文献I)。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 - 241720号公报但是,在上述那样的充气轮胎中,带束层的端部被胎肩带状层过分紧固,因此,由于轮胎的内压充填及行驶时的离心力,胎冠着地部(日文^々 > 陸部)的鼓出与胎肩着地部(日文3 &夕''一陸部)的鼓出相比相对变大。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如图4所示,在地面接触面的形状中,胎肩着地部A的轮胎周向的最大地面接触长度a小于轮胎赤道C中的轮胎周向的地面接触长度b,胎冠着地部与胎肩着地部的地面接触压力不均匀,例如在胎肩着地部产生不均匀磨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具有:胎体,该胎体从胎面部经侧壁部至胎唇部;带束层,该带束层由配置在该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且其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倾斜15~45°的带束层片材构成;以及包含带状层片材的一对胎肩带状层,该带状层片材配置在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轮胎轴向的两端部上、且其带状层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以5°以下的角度排列有带状层帘线,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在轮辋组装于标准轮辋上且充填有标准内压的无负载的标准状态下的包含轮胎旋转轴的子午线截面中,配置在所述胎面部上的胎面橡胶包含:位于所述胎肩带状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一对胎肩着地部;以及位于该胎肩着地部之间的胎冠着地部,所述胎肩着地部外表面的轮廓位于比将所述胎...

【技术特征摘要】
2011.10.26 JP 2011-2352781.一种充气轮胎,具有:胎体,该胎体从胎面部经侧壁部至胎唇部; 带束层,该带束层由配置在该胎体的轮胎径向外侧且其带束层帘线相对于轮胎赤道倾斜15 45°的带束层片材构成;以及 包含带状层片材的一对胎肩带状层,该带状层片材配置在所述带束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轮胎轴向的两端部上、且其带状层帘线相对于轮胎周向以5°以下的角度排列有带状层帘线,该充气轮胎的特征在于, 在轮辋组装于标准轮辋上且充填有标准内压的无负载的标准状态下的包含轮胎旋转轴的子午线截面中, 配置在所述胎面部上的胎面橡胶包含:位于所述胎肩带状层的轮胎径向外侧的一对胎肩着地部;以及位于该胎肩着地部之间的胎冠着地部, 所述胎肩着地部外表面的轮廓位于比将所述胎冠着地部外表面的轮廓假想地向轮胎轴向外侧延长而成的延长轮廓靠轮胎径向外侧0.5 1.5mm。2.如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圭介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橡胶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