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2330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涉及充气轮胎及其制造方法,所述充气轮胎包括多孔吸音材料,该多孔吸音材料通过密封胶层粘贴在内衬内侧表面上,所述密封胶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丁基橡胶,含有100至400重量份的聚异丁烯、10至100重量份的无机添加剂和1至15重量份的硫化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充气轮胎,不必担心吸音材料与轮胎之间发生的剪应变,通过分散在轮胎内部产生共鸣的原因的噪声能量,或者改变发生频率,从而能够减少轮胎内部噪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更具体地说,不必担心降噪用吸音材料与轮胎之间发生的剪应变,通过分散在轮胎内部产生共鸣的原因的噪声能量或者改变发生频率,能够减少轮胎内部噪声的。
技术介绍
轮胎内部的共鸣音作为在轮胎内部产生的噪声,最近,汽车和轮胎生产厂家非常关注该噪声。充气轮胎的情况,行驶在不平路面时,由于路面不平整导致的轮胎内部的压力变化,作为这种噪声的原因之一,通过车体传递,从而在车内产生具有尖峰的音,带给驾驶员不舒服感和降低乘车舒适度。随着汽车上安装的轮胎尺寸低扁平化和大尺寸化,这种轮胎内部的共鸣噪声更加突出。 为了减少这种轮胎内部的共鸣噪声,以往提出了各种减少噪声的轮胎。具体地,韩国特许公开第2006-125502号(专利文献I)公开了在轮胎内部表面上安装具有吸音性能的特殊海绵的方法,韩国特许公开第2005-102110号(专利文献2)公开了在轮胎内部或轮辋上设置环状体,以改变内部空间,或者在车轮表面上粘贴毛皮等,从而减少轮胎内部共鸣引起的噪声的技术。另外,作为其它方式,日本特许公开第2002-240507号(专利文献3)公开了在轮胎内部以未固定状态内置40mm至IOOmm的球形吸音材料,从而减少轮胎共鸣噪声的技术。所述方法适用于轿车用轮胎,为了防止发热不粘贴,但是在轮胎内部以未固定状态旋转时,可能发生球形体形状变形或不平衡问题等。此外,韩国特许公开第2009-18418号(专利文献4)公开了在轮胎内部的内衬外表面上粘贴具有1/4或1/8轮胎圆周长大小的吸音材料,从而减少轮胎噪声的方法。此时,存在需要粘贴两次以上吸音材料的麻烦。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韩国特许公开第2006-125502号(公开日2006. 12. 6)专利文献2 :韩国特许公开第2005-102110号(公开日2005.10.25)专利文献I :日本特许公开第2002-240507号(公开日2002. 8. 28)专利文献I :韩国特许公开第2009-18418号(公开日:2009. 2. 20)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气轮胎,不必担心降噪用吸音材料与轮胎之间发生的剪应变,通过分散成为轮胎内部产生共鸣的原因的噪声能量,或者改变发生频率,从而能够减少轮胎内部噪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工艺制造所述充气轮胎的制造方法。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充气轮胎,包括多孔吸音材料,该多孔吸音材料通过密封胶层粘贴在内衬内侧表面上,所述密封胶(Sealant)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丁基橡胶,含有100至400重量份的聚异丁烯、10至100重量份的无机添加剂和I至15重量份的硫化剂。所述聚异丁烯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为1000至3000g/mol。所述无机添加剂可以从炭黑、二氧化硅、碳酸钙、硅酸钙、氧化镁、氧化铝、硫酸钡、滑石、云母及其混合物组成的组中选择。所述密封胶层的厚度可以为Imm至5mm。所述密封胶层与多孔吸音材料的厚度之比可以为I :1至I :3。所述多孔吸音材料可以从海绵、聚酯无纺布及两者的层叠体组成的组中选择。 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轮胎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制造多孔吸音材料、密封胶层及防粘纸依次层叠的降噪用吸音构件的步骤;然后,从所述降噪用吸音构件去除防粘纸之后,以使密封胶层面向轮胎的内衬内侧表面的方式将吸音构件粘贴在内衬内侧表面上的步骤;所述密封胶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丁基橡胶,含有100至400重量份的聚异丁烯、10至100重量份的无机添加剂和I至15重量份的硫化剂。制造所述降噪用吸音构件的制造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混合丁基橡胶、聚异丁烯、无机添加剂和硫化剂制备密封胶形成用组合物的步骤;将所述密封胶形成用组合物涂覆在多孔吸音材料的一表面上而形成密封胶层的步骤;然后,在所述密封胶层上层压防粘纸的步骤。所述密封胶层可以在140°C至180°C的温度下使密封胶形成用组合物进行交联反应而制备。所述防粘纸可以是涂布有聚乙烯或硅防粘剂的纸或者聚酯薄膜。下面的详细说明包括其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具体事项。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包括通过密封胶层粘贴在内衬内侧表面上的多孔吸音材料,从而能够有效地减少车辆轮胎内部的共鸣和振动引起的噪声。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包括密封胶,该密封胶是基于丁基橡胶的组分加入硫磺被交联的,所以在高温下粘度变化也不显著,不会发生由于轮胎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导致密封胶偏移或展开的现象。另外,具有强粘合性和温度稳定性,在轮胎行驶时不变形。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包括最佳厚度的密封胶层,所以对轮胎与吸音材料之间的剪应变的缓冲作用优秀,可对钉子或突起等外部冲击引起的漏气实施自我修补。另外,本专利技术的充气轮胎制造方法,通过利用降噪多孔吸音材料、密封胶层和防粘纸依次层叠形成的降噪用吸音构件,能够容易制备具有多孔吸音材料的充气轮胎。附图说明图I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充气轮胎的侧剖视图。图2是概略示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涉及的制造充气轮胎时所利用的降噪用吸音构件的结构的结构图。图3是表示在实验例I中观察到的实施例中制备的轮胎防止共鸣噪声效果的结果的曲线图。图4a是表示在实验例2中观察到的对实施例中制备的轮胎进行突起物通过(Cleat impact)实验时轮胎抗垂直压力的结果的曲线图。图4b是表示在实验例2中观察到的对实施例中制备的轮胎进行突起物通过实验时轮胎抗切线力的结果的曲线图。附图标记I :轮胎2 :密封胶层3 :吸音材料层4:防粘纸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参照有关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以使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容易实现。但是,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各种不同形式实现,并不仅限于在此说明的实施例和附图。通常,在轮胎内部安装降噪用吸音材料时,利用过氧化氢系粘合剂、挥发性粘合剂等进行粘合固定。但是,所述过氧化氢系粘合剂或者挥发性粘合剂,由于行驶时粘合部位的弯曲或产生的热量,频繁发生容易脱离的情况。对此,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发现,在由胎面部、胎侧部、胎圈部和内衬等构成的充气轮胎中,利用粘合性非常强的密封胶,将降噪用吸音材料粘贴在轮胎的内衬内侧表面上,则能够有效地减少汽车轮胎内部的共鸣和振动引起的噪声,同时缓冲降噪用吸音材料与轮胎之间发生的剪应变,从而完成了本专利技术。图I是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涉及的充气轮胎的侧剖视图。参照图1,本专利技术涉及的充气轮胎I包括通过密封胶层2粘贴在内衬内侧表面上的多孔吸音材料3。所述多孔吸音材料3用于减少在轮胎内部空间产生的共鸣噪声,由多孔部件构成,通过粘合性非常强的密封胶层2牢固粘合。作为所述多孔吸音材料3可以使用作为吸音材料使用的常规多孔部件。具体地,可以使用从海绵、聚酯无纺布、聚苯乙烯无纺布及由这些层叠体组成的组中选择的任一个。优选所述吸音材料厚度为Imm至15mm,相对于轮胎胎面部的宽度,具有100%至120%的宽度(幅度)。所述密封胶层2含有丁基橡胶、聚异丁烯、无机添加剂和硫化剂,还可以选择性地含有其它添加剂。优选所述聚异丁烯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至3000g/mol。另外,所述聚异丁烯,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丁基橡胶,可含有100至400重量份。当聚异丁烯的含量小于100重量份时,可能降低温度稳定性,当超过400重量份时,可能降低密封胶的粘合效果和缓冲效果。具体地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充气轮胎,包括多孔吸音材料,该多孔吸音材料通过密封胶层粘贴在内衬内侧表面上,所述密封胶层,相对于100重量份的丁基橡胶,含有100至400重量份的聚异丁烯、10至100重量份的无机添加剂和1至15重量份的硫化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东炫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轮胎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