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程比例控制阀和行程比例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591713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4: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程比例控制阀和行程比例控制装置,该控制阀包括进油口(P)、第一泄油口(L1)和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阀体(10)内的先导推杆(2)和动力杆(5),先导推杆上具有密封段(M)并插入动力杆(5)的容纳腔中,该密封段(M)能够通过先导推杆(2)和动力杆(5)的相对移动而在容纳腔的中转油腔(503)中选择性地处于居中密封位置或偏置密封位置,使得动力杆(5)能够跟随先导推杆(2)的移动行程。行程比例控制装置中的操纵阀与行程比例控制阀相连,动力杆(5)的外端抵靠于操纵阀的阀杆(14)的端部以推动该阀杆沿轴向移动。从而使得阀杆(14)获得与作用到先导推杆(2)上的控制信号成比例的相应行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程比例控制阀及其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在工程机械操作过程中,人们希望各个机械动作都可以非常平滑的加速或者降速,因此开发出了电液比例阀、比例手控操作机构等比例操纵元件。但这些元器件大多是自身输出比例信号,但执行器件是否严格按照比例关系执行则难以控制。以液控操纵阀阀杆的行程控制而言,即使给其成比例的先导控制油,但是由于外界力对阀杆作用,如阀杆与阀体间的静摩擦力、动摩擦力、液压油流动时产生的液动力等,这些不确定因素都会致使阀杆的最终行程的不确定,因此也就导致了最终的机械动作的状态不确定性。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常见的一种行程比例控制阀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阀体40上设有第一工作油口 A和第二工作油口 B以及进油口 P。当先导比例电磁阀30通电时,先导比例电磁阀30根据输入电流值成比例的输出相应油压的先导油,先导油作用于阀杆50的右端面上,给阀杆50向左的一个推力,并且这个推力与输入的电流值应当也是成比例的,阀杆50向左移动过程中压缩弹簧。根据胡克定律,弹簧对阀杆的反作用力的大小和阀杆的行程是成比例的。如果仅考虑这些因素,阀杆50移动的行程应该和先导比例电磁阀I的通电电流呈线性比例关系。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阀杆50与阀体40之间的摩擦力是一个不确定的变量,而且,阀杆50还会受到第一工作油口 A、第二工作油口 B以及进油口 P之间的油路中的动力油的影响,这些不确定因素将会导致阀杆50的最终行程并不能与先导比例电磁阀30的输入电流成线性比例。可见,在阀杆50行程的控制中,由于其它不确定因素的影响,阀杆50的实际行程与输入信号并不能成比例。因此,现有比例控制方式只是提供相应的单纯的成比例输入信号,但是执行器件是否与输入信号成比例执行则难以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行程比例控制阀和行程比例控制装置,使得操纵阀的输出行程能根据控制信号完全成比例地执行。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行程比例控制阀,该控制阀包括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阀体内的先导推杆和动力杆,所述阀体上设有进油口和第一泄油口,并且阀体内设有用于顶推所述动力杆的动力油腔,所述动力杆位于该动力油腔中的内端上形成有容纳腔,该容纳腔中设有分别与所述进油口、动力油腔和第一泄油口相连的中转油腔;其中,所述先导推杆的一端插入所述动力杆的容纳腔内且插入杆段上形成有密封段,该密封段能够通过所述先导推杆和动力杆的相对移动而在所述中转油腔中选择性地处于居中密封位置或偏置密封位置,在该居中密封位置,所述密封段的两端同时密封所述中转油腔与所述进油口和第一泄油口之间的油路,在所述偏置密封位置,所述密封段的一端密封所述进油口和第一泄油口中的一者与所述中转油腔之间的油路,另一者经由所述中转油腔连通所述动力油腔。优选地,所述动力杆的容纳腔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输入油道、中转油腔和输出油道,所述进油口与所述输入油道连通,所述第一泄油口与所述输出油道连通,所述中转油腔通过返通油道与所述动力油腔连通;其中,所述输入油道、密封段和输出油道的横截面相同并且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中转油腔,所述先导推杆的所述插入杆段在所述输入油道的一端密封该输入油道与所述动力油腔,在另一端通过所述密封段密封或连通所述输入油道与中转油腔,并且所述插入杆段在所述输入油道的两端之间的部分的横截面面积小于该输入油道。优选地,所述阀体内形成有环绕所述动力杆的外周部设置的进油环腔和回油环腔,所述输出油道与第一泄油口之间设有泄油油腔,所述进油环腔分别与所述进油口和输入油道相连通,所述回油环腔分别与所述第一泄油口和泄油油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密封段处于所述居中密封位置时,该密封段的两端分别插入式密封所述输入油道和输出油道并且密封长度分别为第一封段距离和第二封段距离,该第一封段距离和第二封段距离均不大于2mm (范围适当扩大,可以降低加工要求,便于实际应用)。优选地,所述输入油道和/或输出油道上靠近所述中转油腔的部分形成有与该中转油腔间隔开的辅助中转油腔,该辅助中转油腔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输入油道和输出油道;所述先导推杆的所述插入杆段在对应于所述辅助中转油腔的位置上形成有与所述密封段的横截面相同的辅助密封段,该辅助密封段形成为在所述密封段处于所述居中密封位置时能够插入式密封相应的所述输入油道或输出油道。优选地,所述辅助密封段和相应的辅助中转油腔均为多个,当所述密封段处于所述居中密封位置时,所述密封段和辅助密封段分别插入式密封所述输入油道的密封长度均为所述第一封段距离,和/或所述密封段和辅助密封段分别插入式密封所述输出油道的密封长度均为所述第二封段距离。优选地,所述先导推杆的一端为所述插入杆段,另一端为活塞端,所述阀体内形成有先导腔,该先导腔与所述动力油腔通过间隔壁隔开,所述插入杆段穿过所述间隔壁和动力油腔插入所述动力杆的容纳腔内,所述活塞端与所述先导腔的横截面相同并且能够在该先导腔中移动。优选地,所述先导腔内设有第一复位弹簧,该第一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先导推杆上并且两端偏压在所述活塞端与间隔壁上。优选地,该控制阀包括用于顶推所述先导推杆的手控操作机构,该手控操作机构包括手柄端和推杆端,该推杆端插入所述先导腔内且抵靠于所述先导推杆的活塞端上。优选地,该控制阀包括比例电磁阀,该比例电磁阀连接并控制所述先导推杆的移动。优选地,所述阀体上设有控制油口,该控制油口连通所述先导腔以通过液压油推动所述先导推杆移动。优选地,所述阀体上设有连通至所述先导腔内的第二泄油口,该第二泄油口和控制油口分别连通至所述先导腔内的所述活塞端两侧的腔室。优选地,所述控制油口包括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该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分别连通至所述先导腔内的所述先导推杆的所述活塞端两侧。优选地,所述先导腔内还设有第二复位弹簧,在所述先导腔内,所述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分别设置在所述先导推杆的所述活塞端两侧。优选地,所述阀体上设有调节螺杆,该调节螺杆插入所述先导腔内并顶触于所述先导推杆的所述活塞端上。优选地,该控制阀包括弹簧腔,该弹簧腔内设有第三复位弹簧,该第三复位弹簧套设在所述动力杆上以推动该动力杆的内端朝向所述动力油腔的方向复位。优选地,所述第三复位弹簧设置为在所述进油口不通动力油时通过所述第三复位弹簧对所述动力杆的作用而使得所述密封段处于所述偏置密封位置,在该偏置密封位置,所述密封段密封所述输出油道,所述输入油道与所述中转油腔连通。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行程比例控制装置,该装置包括轴向相连的操纵阀和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的行程比例控制阀,该行程比例控制阀的所述动力杆的外端抵靠于所述操纵阀的阀杆的端部以推动该阀杆沿轴向移动。优选地,所述操纵阀的一端与所述行程比例控制阀相连,另一端设有第四复位弹簧,该第四复位弹簧弹性作用于所述阀杆上以通过该阀杆推动所述动力杆的内端朝向所述动力油腔的方向复位。优选地,所述操纵阀的轴向两端分别连接有所述行程比例控制阀,两个所述行程比例控制阀的所述动力杆分别抵靠于所述操纵阀的阀杆的两端。优选地,两个所述行程比例控制阀的阀体上均设有分别连通至所述先导腔内的所述先导推杆的活塞端两侧的第一控制油口和第二控制油口,所述两个行程比例控制阀中,其中一个行程比例控制阀的所述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行程比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包括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阀体(10)内的先导推杆(2)和动力杆(5),所述阀体(10)上设有进油口(P)和第一泄油口(L1),并且阀体(10)内设有用于顶推所述动力杆(5)的动力油腔(102),所述动力杆(5)位于该动力油腔(102)中的内端上形成有容纳腔,该容纳腔中设有分别与所述进油口(P)、动力油腔(102)和第一泄油口(L1)相连的中转油腔(503);其中,所述先导推杆(2)的一端插入所述动力杆(5)的容纳腔内且插入杆段上形成有密封段(M),该密封段(M)能够通过所述先导推杆(2)和动力杆(5)的相对移动而在所述中转油腔(503)中选择性地处于居中密封位置或偏置密封位置,在该居中密封位置,所述密封段(M)的两端同时密封所述中转油腔(503)与所述进油口(P)和第一泄油口(L1)之间的油路,在所述偏置密封位置,所述密封段(M)的一端密封所述进油口(P)和第一泄油口(L1)中的一者与所述中转油腔(503)之间的油路,另一者经由所述中转油腔(503)连通所述动力油腔(102)。

【技术特征摘要】
1.行程比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该控制阀包括可轴向移动地设置在阀体(10)内的先导推杆(2)和动力杆(5),所述阀体(10)上设有进油口(P)和第一泄油口(LI),并且阀体(10)内设有用于顶推所述动力杆(5)的动力油腔(102),所述动力杆(5)位于该动力油腔(102)中的内端上形成有容纳腔,该容纳腔中设有分别与所述进油口(P)、动力油腔(102)和第一泄油口(LI)相连的中转油腔(503); 其中,所述先导推杆(2)的一端插入所述动力杆(5)的容纳腔内且插入杆段上形成有密封段(M),该密封段(M)能够通过所述先导推杆(2)和动力杆(5)的相对移动而在所述中转油腔(503)中选择性地处于居中密封位置或偏置密封位置,在该居中密封位置,所述密封段(M)的两端同时密封所述中转油腔(503)与所述进油口(P)和第一泄油口(LI)之间的油路,在所述偏置密封位置,所述密封段(M)的一端密封所述进油口(P)和第一泄油口(LI)中的一者与所述中转油腔(503)之间的油路,另一者经由所述中转油腔(503)连通所述动力油腔(1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程比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杆(5)的容纳腔包括沿轴向依次连接的输入油道(501)、中转油腔(503)和输出油道(504),所述进油口(P)与所述输入油道(501)连通,所述第一泄油口(LI)与所述输出油道(504)连通,所述中转油腔(503)通过返通油道(502)与所述动力油腔(102)连通; 其中,所述输入油道(501)、密封段(M)和输出油道(504)的横截面相同并且横截面积小于所述中转油腔(503),所述先导推杆(2)的所述插入杆段在所述输入油道(501)的一端密封该输入油道(501)与所述动力油腔(102),在另一端通过所述密封段(M)密封或连通所述输入油道(501)与中转油腔(503),并且所述插入杆段在所述输入油道(501)的两端之间的部分的横截面面积小于该输入油道(5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程比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10)内形成有环绕所述动力杆(5)的外周部设置的进油环腔(103)和回油环腔(104),所述输出油道(504)与第一泄油口(LI)之间设有泄油油腔(505),所述进油环腔(103)分别与所述进油口(P)和输入油道(501)相连通,所述回油环腔(104)分别与所述第一泄油口(LI)和泄油油腔(505)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程比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段(M)处于所述居中密封位置时,该密封段(M)的两端分别插入式密封所述输入油道(501)和输出油道(504)并且密封长度分别为第一封段距离(S7)和第二封段距离(S8),该第一封段距离(S7)和第二封段距离(S8)均不大于2mm。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行程比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油道(501)和/或输出油道(504)上靠近所述中转油腔(503)的部分形成有与该中转油腔(503)间隔开的辅助中转油腔(503’),该辅助中转油腔(503’)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输入油道(501)和输出油道(504); 所述先导推杆(2)的所述插入杆段在对应于所述辅助中转油腔(503’)的位置上形成有与所述密封段(M)的横截面相同的辅助密封段(M’),该辅助密封段(M’)形成为在所述密封段(M)处于所述居中密封位置时能够插入式密封相应的所述输入油道(501)或输出油道(504)。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行程比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密封段(M’)和相应的辅助中转油腔(503’)均为多个,当所述密封段(M)处于所述居中密封位置时,所述密封段(M)和辅助密封段(M’)分别插入式密封所述输入油道(501)的密封长度均为所述第一封段距离(S7),和/或所述密封段(M)和辅助密封段(M’)分别插入式密封所述输出油道(504)的密封长度均为所述第二封段距离(S8)。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程比例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先导推杆(2)的一端为所述插入杆段,另一端为活塞端,所述阀体(10)内形成有先导腔(101),该先导腔(101)与所述动力油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文渊何丽妍居梦雄廖启辉
申请(专利权)人:常德中联重科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