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电液控制阀,包括:带有基座的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上的调节阀、蓄能阀、换向电磁阀、变速阀、换档电磁阀和节流孔;工作油路通过节流孔后并联连接调节阀输入口、换向电磁阀输入口和换档电磁阀输入口;调节阀输出口与蓄能阀输入口通过工作油路连接;换向电磁阀两个输出口分别通过工作油路连接变速阀两个输入口;换挡电磁阀和变速阀尾端输入口通过工作油路连接;变速阀四个输出口分别通过工作油路接入前进一档液压离合器、前进二档液压离合器、后退一档液压离合器、后退二档液压离合器。本方案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增强驾驶员工作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控制阀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电液控制阀。
技术介绍
传统的5-10吨牵引车用控制阀有五个档位,即前进一档、前进二档、后退一档、后退二档和空档组成。目前国内牵引车行业生产的5-10吨牵引车大都采用液压机械进行手动操纵换向换档,反应迟钝,操纵频繁时劳动强度大,且已不适合行业未来发展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变速电液控制阀,能够降低劳动强度,增强驾驶员工作舒适感。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变速电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变速电液控制阀包括:带有基座的阀体和设置在阀体上的调节阀、蓄能阀、换向电磁阀、变速阀、换档电磁阀和节流孔;工作油路通过所述节流孔后并联连接所述调节阀输入口、所述换向电磁阀输入口和所述换档电磁阀输入口;所述调节阀输出口与所述蓄能阀输入口通过工作油路连接;所述换向电磁阀两个输出口分别通过工作油路连接所述变速阀两个输入口;所述换挡电磁阀和所述变速阀尾端输入口通过工作油路连接;所述变速阀四个输出口分别通过工作油路接入前进一档液压离合器、前进二档液压离合器、后退一档液压离合器、后退二档液压离合器。优选的,所述阀体为活塞式腔体结构。优选的,所述换向电磁阀为三位四通常闭式结构。优选的,所述换挡电磁阀为二位三通常闭式结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自动变速电液控制阀,通过在自动变速电液控制阀中集成换向电磁阀和换挡电磁阀,从而通过控制换向电磁阀和换挡电磁阀的线圈通电控制工作油路的流通,使油路流入对应的液压离合器,达到控制车辆的变速和换向的效果,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增强驾驶员工作舒适感。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自动变速电液控制阀的油路系统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其中,1-阀体;2-调节阀;3-蓄能阀;4-换向电磁阀;5-变速阀;6-换档电磁阀;7-节流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磁降速的手动控制阀油路系统示意图,包括:带有基座的阀体1和设置在阀体1上的调节阀2、蓄能阀3、换向电磁阀4、变速阀5、换档电磁阀6和节流孔7;工作油路分两路,一路连接换档电磁阀6进油口P2;一路进节流孔7;通过节流孔7的油路再分成三路,一路与调节阀2进油口D接通;一路与调节阀2进油口C接通,蓄能阀3进油口G与调节阀2出油口E接通;一路经过过滤网8与换向电磁阀4进油口P接通,换向电磁阀4出油口A连接变速阀5输入口M,换向电磁阀4出油口B连接变速阀5输入口H。当换向电磁阀4左端线圈通电时,进油口P打开,与出油口A接通,油路通过出油口A,进入变速阀5输入口M,从出油口I出,于是进入前进一档液压离合器(F1),带动叉车低速向前移动。当换档电磁阀6通电时,进油口P2打开,与出油口A2接通,油路通过出油口A2,进入变速阀5尾端输入口,变速阀5阀杆向右移动,变速阀5输入口M与出油口I切断,与出油口J接通,同时出油口I与回油口接通,前进一档液压离合器(F1)油压卸荷,输入口M油路从出油口J出,于是进入前进二档液压离合器(F2),带动叉车高速向前移动。当换向电磁阀4右端线圈通电时,进油口P打开,与出油口B接通,油路通过出油口A,进入变速阀5输入口M,从出油口K出,于是进入后退一档液压离合器(R1),带动叉车低速向后移动。当换档电磁阀6通电时,进油口P2打开,与出油口A2接通,油路通过出油口A2,进入变速阀5尾端输入口C,变速阀5阀杆向右移动,变速阀5输入口M与出油口K切断,与出油口L接通,同时出油口K与回油口接通,后退一档液压离合器(R1)油压卸荷,输入口M油路从出油口L出,于是进入后退二档液压离合器(R2),带动叉车高速向后移动。当系统油压上升时,油路通过调节阀2到达蓄能阀3,蓄能阀3活塞移动,吸收部分油压,从而消除车辆换档瞬间冲击现象。当油压继续上升时,油压大于调节阀2弹簧压力,活塞向右移动,进入蓄能阀3油路被切断,调节阀2出油口E与F口接通,蓄能阀3油压通过调节阀3F口到油箱卸荷,蓄能阀3活塞回位,为下一动作做准备。如图2和图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出的自动变速电液控制阀的主视图和沿主视图A-A线的剖视图。调节阀2、蓄能阀3、和变速阀5集成在阀体1上,换向电磁阀4和换档电磁阀6插接在阀体1上。其中,阀体1为活塞式腔体结构,从而可以将调节阀2、蓄能阀3、变速阀5、换向电磁阀4和换档电磁阀6的阀腔进行集成化设计,优化油路结构,加工工艺简单,从而能够广泛应用于大批量生产。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换挡电磁阀为二位三通常闭式电磁阀。其中,二位是指油路打开和关闭,三通是进油口P、出油口A和回油口T,常闭状态下,进油口P关闭,油路不通,出油口A与回油口T相通,通电后进油口P与出油口A相通,同时回油口T关闭。车辆处于一档时,油路无法通过换挡电磁阀回油口T流到油箱卸荷,从而二位三通常闭式电磁阀可以保证车辆在一档时的油压。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至少可以实现如下效果: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出的自动变速电液控制阀,通过在自动变速电液控制阀中集成换向电磁阀和换挡电磁阀,从而通过控制换向电磁阀和换挡电磁阀的线圈通电控制工作油路的流通,使油路流入对应的液压离合器,达到控制车辆的变速和换向的效果,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劳动强度,增强驾驶员工作舒适感。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换挡电磁阀为二位三通电磁阀,从而车辆处于一档时,油路无法通过换挡电磁阀回油口T流到油箱卸荷,从而二位三通常闭式电磁阀可以保证车辆在一档时的油压,使车辆在一档低速时爬坡有力。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当系统油压上升时,油路通过调节阀到达蓄能阀,蓄能阀活塞移动,吸收部分油压,从而可以消除车辆换档瞬间冲击现象。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由于阀体为活塞式腔体结构,腔体式结构的产品体积小,各阀腔可以进行集成化设计;油路结构简单清晰,加工工艺简单,从而能够广泛应用于大批量生产。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动变速电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基座的阀体(1)和设置在阀体(1)上的调节阀(2)、蓄能阀(3)、换向电磁阀(4)、变速阀(5)、换档电磁阀(6)和节流孔(7);工作油路通过所述节流孔(7)后并联连接所述调节阀(2)输入口、所述换向电磁阀(4)输入口和所述换档电磁阀(6)输入口;所述调节阀(2)输出口与所述蓄能阀(3)输入口通过工作油路连接;所述换向电磁阀(4)两个输出口分别通过工作油路连接所述变速阀(5)两个输入口;所述换挡电磁阀(6)和所述变速阀(5)尾端输入口通过工作油路连接;所述变速阀(5)四个输出口分别通过工作油路接入前进一档液压离合器、前进二档液压离合器、后退一档液压离合器、后退二档液压离合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变速电液控制阀,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基座的阀体(1)和设置在阀体(1)上的调节阀(2)、蓄能阀(3)、换向电磁阀(4)、变速阀(5)、换档电磁阀(6)和节流孔(7);工作油路通过所述节流孔(7)后并联连接所述调节阀(2)输入口、所述换向电磁阀(4)输入口和所述换档电磁阀(6)输入口;所述调节阀(2)输出口与所述蓄能阀(3)输入口通过工作油路连接;所述换向电磁阀(4)两个输出口分别通过工作油路连接所述变速阀(5)两个输入口;所述换挡电磁阀(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继周,童心,仲勇,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协力液压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