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过载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583542 阅读:2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5 0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保护一种过载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液压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直控式过载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要点是:在阀芯的与弹簧相抵的另一端部外壁加工为一圆锥面,阀体内孔的圆环形端面与阀芯的轴心线垂直,并套于该圆锥面上与之形成一个圆形的接触线,使位于接触线之外的圆锥面形成一个阀芯的受压面;相对于该受压面处的阀体上均布有10个Φ2mm的压力油入口,P腔即压力油腔通过该压力油入口与阀芯的受压面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各项性能指标接近先导式过载水平,其可靠性、安全性和体积均优于先导式过载阀,同时也克服了原阀针式直控式过载阀不能调低压、噪音大的缺陷,启闭特性达到85%。(*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液压阀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的直控式过载阀
技术介绍
过载阀是在各类液压系统中起二级或多级安全保护作用的重要液压元件,也可做成插装式过载阀装插在各种多路阀中组成优化的集中油路,安全可靠,经久耐用,是起重、运输、冶金、矿山、工程机械、环卫机械等液压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帮手。当今,国内外先进的先导式过载阀是液压系统中的主流,但先导式过载阀存在着抗污染能力不强,安全性可靠性不高的缺陷。传统的直控式过载阀对于那些恶劣环境和要求安生性极高的系统中也是不可少的,但传统的直控式过载阀存在着通流量小、启闭特性差、体积大噪音大的缺陷。例如配置在多路阀上的传统阀针式直控式过载阀,在高于12Mpa压力以上可以起过载保护作用,但由于流量大小的变化对其压力的大小有很大的差别,在公称流量范围工况下,低于12Mpa以下,就无法满足性能要求了,根本无法释放系统的大溢流量,而且在12Mpa压力以上启闭特性差、噪音也大,在要求较高的液压系统中就无法工作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改进型的直控式过载阀。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方案一该过载阀,包括阀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载阀,包括阀体,阀芯,安装于阀体内位于阀芯一端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另一端部外壁加工为一圆锥面,阀体内孔的圆环形端面与阀芯的轴心线垂直,并套于该圆锥面上与之形成一个圆形的接触线,使位于接触线之外的圆锥面形成一个阀芯的受压面;相对于该受压面处的阀体上均布有10个Φ2mm的压力油入口,P腔即压力油腔通过该压力油入口与阀芯的受压面连接;相对于阀芯与弹簧相抵处的阀体上设有回油口;阀芯中部外圆与阀体内圆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置于调压套内并与之相抵,调压套的一段螺纹连接于阀体内,调压套的另一段伸出于阀体外并螺纹连接有盖帽,在盖帽与阀体的端部之间设有密封圈和垫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载阀,包括阀体,阀芯,安装于阀体内位于阀芯一端的弹簧;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另一端部外壁加工为一圆锥面,阀体内孔的圆环形端面与阀芯的轴心线垂直,并套于该圆锥面上与之形成一个圆形的接触线,使位于接触线之外的圆锥面形成一个阀芯的受压面;相对于该受压面处的阀体上均布有10个Φ2πιπι的压力油入口,P腔即压力油腔通过该压力油入口与阀芯的受压面连接;相对于阀芯与弹簧相抵处的阀体上设有回油口 ;阀芯中部外圆与阀体内圆接触面之间设置有密封圈;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置于调压套内并与之相抵,调压套的一段螺纹连接于阀体内,调压套的另一段伸出于阀体外并螺纹连接有盖帽,在盖帽与阀体的端部之间设有密封圈和垫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外圆直径为11mm,与阀芯圆锥面配合的阀体内孔的直径为9. 5_,其受压面积为O. 24平方厘米;所述弹簧的刚度为47.1N 或是 103. 8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载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意杰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瑞龙液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