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物及该引物检测BCR/ABL融合基因ABL激酶区耐药突变位点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590094 阅读:4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4-18 03: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引物及该引物检测BCR/ABL融合基因ABL激酶区耐药突变位点的方法,包括(1)提取RNA;(2)RNA反转录合成cDNA;(3)以cDNA为模板,分别以BCR(p210)-F和ABL(p210)-R为上下游引物,BCR(p190)-F和ABL(p190)-R为上下游引物进行第一轮PCR扩增,获得扩增产物;(4)以ABLKinase-F和ABL?Kinase-R为上下游引物进行第二轮PCR扩增;(5)扩增产物测序。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利用巢式PCR获得BCR/ABL融合基因中ABL激酶区片段,再利用特异性引物进行测序的方法,在一个反应体系中可以检测所有常见的BCR/ABL融合基因ABL激酶区耐药突变,降低了实验的成本,极大的提高了基因测序结果的准确性和灵敏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生物
,具体来说是引物及该引物检测BCR/ABL融合基因ABL激酶区耐药突变位点的方法
技术介绍
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myeloid leukemia, CML)细胞有 t (9 ;22) (q34 ;qll)易位形成的费城染色体(Ph chromosome)和BCR/ABL融合基因,它们在血液病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发现Ph染色体后的30多年里,临床广泛用细胞遗传学方法检测Ph染色体做CML的诊断和疗效监测。尤其近十余年,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BCR/ABL融合基因的应用逐渐普及。甲磺酸伊马替尼(别名格列卫,imatinib)是针对BCR/ABL融合蛋白设计的十分有效的药物,近几年在CML和Ph+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acute lymphocyticleukemia, ALL)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多,但是部分患者最终出现耐药,耐药相关的BCR/ABL融合基因ABL激酶区突变检测备受重视。BCR/ABL融合基因见于95%以上CML患者,也见于20% 25%成人ALL和2% 4%儿童ALL患者,约6%成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cute myeloblast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引物,包括扩增引物和测序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引物序列如下:BCR_p210?F:5’?TGACCAACTCGTGTGTGAAACTC?3’、ABL_p210?R:5’?TCCACTTCGTCTGAGATACTGGATT?3’、BCR_p190?F:5’?ACCGCATGTTCCGGGACAAAAG?3’、ABL_p190?R:5’?ACAGCATTCCGCTGACCATCAATAAG?3’、所述测序引物序列如下:ABL?Kinase?F:5’?TGGTTCATCATCATTCAACGGTGG?3’、ABL?Kinase?R:5’?AGACGTCGGACTTGATGGAGAACT?3’。

【技术特征摘要】
1.引物,包括扩增引物和测序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扩增引物序列如下BCR_p2IO-F:5, -TGACCAACTCGTGTGTGAAACTC-3,、ABL_p210-R :5’ -TCCACTTCGTCTGAGATACTGGATT-3’、BCR_pl90-F:5, -ACCGCATGTTCCGGGACAAAAG-3,、ABL_pl90-R :5’ -ACAGCATTCCGCTGACCATCAATAAG-3’、所述测序引物序列如下ABL Kinase-F :5’ -TGGTTCATCATCATTCAACGGTGG-3’、ABL Kinase-R :5’ -AGACGTCGGACTTGATGGAGAACT-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物序列是向扩增引物或测序引物的5’端或/和3’端延长的序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引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引物序列是和扩增引物或测序引物同源性大于85%的序列。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青孙黎陈然叶贵李金欢郝玮梁超韩韬涂赞兵方国伟陈贵黄士昂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康圣达医学检验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